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荆天办”赋能,荆门民营经济扶摇直上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如风 湖北日报 时间:2025-02-19 13:00:11

“荆天办”赋能,荆门民营经济扶摇直上

——探析荆门营商环境优化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道

荆门以打造“荆天办”营商环境品牌为抓手,构建“1+5+3”政策体系,强化信用建设与法治保障,优化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题,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推动“荆门造”走向全球。未来,荆门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瞄准工业增加值增长12%等目标,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当下的荆门,正在以一场深刻的营商环境变革,撬动民营经济的质变。(一)

探“道”之前,先来看一份成绩单——2024年,荆门实有民营市场主体48.97万户,同比增长25%,占全市市场主体数量的99%,其中民营企业13.62万户,同比增长66%,占全市企业类市场主体数量的97%。2024年,荆门民营企业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占全市重大技术成果转化总数的90%以上。格林美、亿纬动力等5家高企入围2023年度省高企百强,30家企业入选省科创“新物种”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达到324家、208家。2024年,荆门民营企业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60%以上。民间投资增长9.6%,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2.1%。

格林美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料图片)

2024年,荆门格林美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格林美、新洋丰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6家企业入围“2024湖北民营企业100强”,8家企业入围“2024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入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3位。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格林美在荆门从零起步,谱写了覆盖全国、走向世界的绿色发展传奇;长城汽车在新冠疫情期间落子荆门,年营收增长迅速,三年超300亿元,“坦克400”“坦克500”畅销全球;荆门福耀玻璃成为全集团综合效益最好的基地,创造了全市亩均效益最高的奇迹;亿纬锂能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产业基地,恩捷、科达利、百杰瑞、大族激光等链条头部在荆门抱团发展,成为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典范。以发展动能之“新”,谋城市能级之“跃”。2024年,荆门民营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逆势上扬,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创新活力,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二)

荆门深知,营商环境是“气候”,企业是“候鸟”,唯有以“厚道”培土、以政策施肥、以法治护根、以金融“活水”浇灌,方能育出民营经济的参天森林。2024年以来,荆门以“荆天办”营商环境品牌为核心,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群众获得感最强”目标,多维度精准发力,为民营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畅通工程·“荆”天办》节目现场 (资料图片)聚焦“政策体系强基行动”,构建“1+5+3”政策体系,整合产业扶持资金超百亿元,设立科技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五大政策包,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荆门全市智慧企业服务平台政策库汇集政策1.2万余条,企业库涵盖市场主体40余万家,3400余家“四上企业”入驻,惠及企业8万家,精准推送惠企政策27万多次。发布第五批次“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清单,政策项目已达56项,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推出《惠企政策直播间》,线上、线下多立体宣传,惠企政策智能匹配,“免申即享”直达快享。2024年,全市兑现惠企政策22.94亿元,其中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兑现1.12亿元。楚人季布一诺,在荆门传承了千年,作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厚道荆门诚信气质直抵人心。在全省率先开展“信用荆门建设行动”,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平台,将行政许可、处罚等数据纳入企业信用画像,实现“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2024年,“新官不理旧账”、招商引资承诺不兑现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改,信用监测排名跃居全省第二。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凭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资质,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得贷款5000万元,解了扩产燃眉之急。

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片)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荆门创新“金融服务保障行动”,采取“整体授信”“分时电价”“一行一品”“一县一品”等措施,全市组织银企对接活动201次,投放贷款96.2亿元,履约率达95.9%。格林美公司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年省电费超3000万元,湖北固润科技凭借“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获得低息贷款1.2亿元,推动光引发剂技术国产化突破。荆门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线后,提供“产业交易+物流协同+金融增信”一站式服务。巨邦石化通过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对接武汉工程大学,攻克高纯均三甲苯生产技术,新增税收1600万元。司法护航,让企业安心经营。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与8部门签署《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协议》,构建“执法互助+信息共享”机制。出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加强人性化执法方式运用,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建立多个“法院+”解纷模式,创新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市、县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调解成功案件4344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

每年11月1日举办“企业家日”活动(资料图片)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荆门深化“五办”改革(集成办、跨域办、承诺办、免申办、智能办),实现170项政务服务指标全省一流,“一窗通办”覆盖市、县、乡三级,“一网通办”率达99%。东宝区推出“安家计划”,企业员工购房享成本价、每月补贴300元,助力永创鑫电子等多家民营企业留住技术骨干超千人。泰康保险在京山打造的京山农场项目,通过平台快速解决用地审批问题,带动农产品销售2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创新推出企业家日、“政企早餐会”、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搭建政企“零距离”沟通桥梁。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不仅是监管者,更是服务者、同行者。”(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荆门以“荆天办”营商环境品牌为笔,以民营企业活力为墨,正在书写一幅“近者悦、远者来”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亿纬超级工厂(一期)建成投产(资料图片)

荆门“4211”现代产业体系初具规模:以亿纬动力为龙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长城汽车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洋丰引领的绿色磷化工产业集群年产值均过百亿。荆门高新区跻身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成为全省工业重要增长极。低空经济“一飞冲天”,漳河新区依托605所建设航空智能制造科技园,打造“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全市百亿企业达到6家,其中400亿级企业2家、300亿级企业2家,数量居全省前列。荆门推动城市形象、人才集聚、开放能级全面升级,让民营经济在更广阔舞台上“乘风破浪”。实施“大学生留荆计划”,“陕西学子荆门行”“接您回家”等活动靶向引才,2024年引进高校毕业生3.65万人,人口回流4.9万人。设立科技人才“专项编”,引进院士团队,建成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荆楚科创城与武汉离岸中心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荆门”的协同创新模式。

与高铁合影(资料图片)

荆荆高铁通车使荆门融入全国高铁网;中欧班列“长城专列”每周两列直达莫斯科,锂电池出口欧洲每箱运费省3000元;开通“印尼拉博塔港—武汉阳逻港”江海直达航线,为相关企业年节省物流成本1.5亿元。荆门国际内陆港升级为铁运始发站,物流业增加值首破百亿,立体交通网助力“荆门造”走向全球。以“厚道”为魂、以创新为脉,荆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交响乐中奏响强音。2025年,荆门瞄准“七个重点突破”,将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2%、新增规上企业100家,向着“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全力进发。

跨越发展中的荆门(资料图片)

长江谷文明,荆楚新门户。未来,荆门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要素,以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荆门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