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讯(记者 沈述红)2025年,港股市场延续了2024年的反弹势头,震荡中“小步快跑”。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14.54%,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更是达26.21%。
仅在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便达224亿港元,创近四年来单日新高,多只港股主题基金净值也迎来强有力地上涨。
以被动产品为例,多只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单日净值涨幅近3%。从年内的情形看,富国、易方达、华宝、博时旗下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今年以来回报均达到了30%上下。
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也吃到了这波泼天的“富贵”。截至2月18日,共有9只含“港”量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净值超过20%。表现最好的产品——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年内涨幅已有27.53%。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业绩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部分产品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提前加仓了港股,如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汇丰晋信沪港深、富国蓝筹精选、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等。
在多家基金公司看来,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市场具有较高性价比。不过,随着指数大涨,部分止盈资金在ETF上已经开始做减法。有公募人士提醒,后续的港股市场大概率会是在震荡中消化一些乐观预期,并等待后续的催化剂。
谁是行情主力军?
2月18日,港股大幅反弹,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达224亿港元,创近四年来单日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均上涨1.8%。
个股方面,多只港股被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其中,阿里巴巴净买入额为33.91亿港元;小米集团被净买入6亿港元;腾讯控股被净买入5.07亿港元;中国移动被净买入3.89亿港元。在此背景下,小米大涨7.2%再创历史新高,快手大涨9.6%,阿里巴巴涨超3%,网易、美团、腾讯、百度股价皆有不同程度上涨。
气势如虹的涨幅之下,南向资金和部分交易型资金无疑成为了此轮行情的主力军。与之相反的是,一向被作为海外资金主力的长线外资依然在流出,整体仓位仍然较低。
多只港股主题基金近期净值也迎来了强有力地上涨。以被动产品为例,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兴银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等产品在2月18日的单日净值增长率均接近3%。
从年内的情形看,富国、易方达、华宝、博时旗下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0.27%、29.97%、29.89%、29.41%,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年内涨幅亦分别有29.45%、29.08%。
哪些主动权益基金接到“泼天富贵”
和“吃饱喝足”的港股主题ETF相比,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相对逊色,但依旧有不少产品吃到了这泼天的“富贵”。
据记者统计,截至2月18日,共有9只含“港”量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净值超过20%。表现最好的产品为王贵重和王鑫晨共同管理的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该产品年内涨幅已有27.53%。
从持仓上看,上述产品在2024年四季度大幅加仓了电子行业,持有权重从5.26%提升至19.37%,不少重仓股受益于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
武志骁执掌的中邮沪港深精选和闫思倩掌舵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年内净值增长率分别有25.42%、24.38%。此外,曲少杰管理的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俞瑾管理的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吴国清和叶嘉共同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姚炜和时奕共同管理的中海沪港深价值优选、梁勤之管理的国联沪港深大消费、郑剑和孙悦共同管理的创金合信港股互联网3个月持有等,年内回报均在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业绩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部分产品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提前加仓了港股,如宁君管理的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在去年四季度大幅提升港股仓位40个点。今年以来,该产品收益为12.46%。
去年四季度,该产品降低了高股息防御板块的仓位,增加了成长板块的仓位,新进泡泡玛特、网易云音乐、美团为前十大持仓,减持腾讯、巨子生物、中国移动、小米等股。
提前“上车”港股的,还有汇丰晋信沪港深、富国蓝筹精选、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它们去年四季度港股仓位均提升逾20个点;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万家港股通精选、华安沪港深通精选等产品增持港股仓位的比重也都在15%以上。
这些产品年内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正收益,其中,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年内回报为15.27%,万家港股通精选年内回报为12.67%。
阶段新高之下的“减法”和“加法”
在华安基金看来,恒生指数近期大幅上涨的背后,是恒生科技和港股红利的双重主线带来的结构性行情。
一方面,DeepSeek的极致性价比再度点燃了AI应用的发展,也引发了中国AI产业链的重估,恒生科技囊括了从硬件、算力到模型、应用的AI全产业链,在本轮科技投资热潮中尤为受益。
另一方面,港股红利仍是长期的投资方向,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策略性价比凸显,且中长期资金入市有望利好红利板块的资金面,近期港股红利也走出了较平稳的上涨行情。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态度也出现反转。“在外资投资者看来,Deepseek点燃了中国科技股复兴的希望。海外机构如高盛、德意志银行等积极看多中国股票,认为港股估值具有优势,吸引了国际资金流入。”华夏基金称。
“国内货币宽松、财政、地产、化债等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有助于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的企稳;美债利率阶段性回落有利于减轻港股分母端压力。”博时基金指出。
虽然港股市场情绪逐渐回暖,但多家机构认为,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市场具有较高性价比。同时,优质互联网公司投资性价比提升,港股市场中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创新商业模式,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不过,随着指数大涨,止盈资金在ETF上开始做减法,这一方面是止盈资金获利离场,另外,按照惯例,资金在回本阶段亦有离场的现象。
“想要在这一位置继续上行,一方面需要以更为乐观假设为前提,另一方面也需要承担更多的波动风险。”华东一家基金公司提醒道,后续的港股市场大概率会是在震荡中消化一些乐观预期,并等待后续的催化剂。
(记者 沈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