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我国新能源轻卡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跃迁。2024年,我国新能源轻卡累计销售99280辆,同比大涨120%,这背后,是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支撑。免购置税政策、地方路权优先政策,以及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补贴,共同构筑了行业发展的黄金三角。
2025年新能源轻卡市场预测
预测,2025年新能源轻卡渗透率有望达到30%以上。这一进程得益于"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因素的组合效应:国补政策虽逐步退坡,但依旧延续,快充桩覆盖率持续提升,叠加用户TCO敏感度从单纯购车成本向运营成本转移,电动轻卡较燃油车的经济性优势愈发凸显。
从市场趋势来看,主要呈现出两大关键方向:
其一,为高效化,电驱桥技术和高能量密度电池成为核心竞争要素,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化,提升产品的效率和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能产品的需求。
其二,为"模块化平台+场景化配置",如针对快递行业开发货箱容积达22m³的极效装载车型,为生鲜冷链配备-25℃深冷机组,城际运输车型标配120kWh以上电池组,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问题,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技术路线来看,增程式混动、燃料电池车型有所发展,但纯电动车型继续主导,占据85%以上的市场份额。并且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及规模化生产,纯电轻卡价格将进一步下探,与传统燃油车形成直接竞争。
中国重汽的突围与产品矩阵
在这轮产业升级浪潮中,中国重汽于2024年增强发力,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35%。其市场突围的路径有两条,纵向深耕珠三角、川渝、京津冀等战略市场,强化终端客户的开发,横向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新能源轻卡租赁销售,既激活渠道盈利潜能,又实现市场渗透率的增长。
产品布局方面,中国重汽通过精准定位物流、城市配送等场景,打造HOWO轻卡新能源产品,由中德研发团队基于百万级工况数据联合开发,围绕地库、城配、城际三大平台,打造场景化产品矩阵。
优质三电破解运营痛点
电池方面,中国重汽HOWO轻卡新能源产品可匹配63-165kWh电量,最高覆盖500km的续航需求,充分满足中短途城际运输需求。配合快速补能的充电特性,从20%至80%电量,充电仅需20分钟,有效破解城配、城际物流"多拉快跑"的运营痛点。
动力方面,车辆采用中国重汽自研的电驱桥,匹配100-190kW功率大马力电机,强劲动力满足山区路况需求。应用首创的两挡电驱桥技术,在确保高速巡航经济性的基础上,通过动力线性输出增强了复杂城区路况的适应性,可在70km/h以上工况实现行业最优能耗表现。
同时,车辆的电控系统也实现了深度自研。搭载载重识别陀螺仪,配备经济/动力/爬坡三模切换与四档能量回收,可实现更极致的能耗管理。
可靠品质+服务保障
得益于全正向研发的整车架构和底盘,通过科学轻量化设计,HOWO轻卡新能源产品的底盘质量<2550kg,更加节能的同时,实现合规多拉。并且底盘集成度高、布局更加合理,配合长跨度板簧与后倾悬架,实现震动抑制与操控稳定双重提升。
安全性方面,HOWO轻卡新能源产品应用欧洲技术驾驶室,采用高强钣金架构,配合复合材料骨架,实现强大的防撞能力。车辆集成EPB电子手刹+自动驻车系统,进一步保障安全性。
车辆底盘采用重汽3/5+3H高承载板簧,"十年不变形"车架设计,且整车防水等级IP68,关键部件IP6K9K,最深可满足1.2米水下运行的需求,提高了新能源车型在多种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且车辆应用高度集成的多合一控制器,可靠性提升20%。
除此之外,中国重汽新能源轻卡的服务体系同步完善,推出电池8年/40万公里超长质保,配套免费救援与不停车服务,构建起从产品到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条。
中国重汽的优势解析
从2024年新能源轻卡的行业竞争格局观察,新能源轻卡赛道已步入产品同质化竞争阶段,在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前,将继续保持这一态势。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商用车巨头凭借数多年整车制造积淀,能够更迅速地构建起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并依托直营经销网络实现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从而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还能够通过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保障真实运营场景中产品的可靠性。
中国重汽等商用车头部企业通过核心部件自主化生产与战略供应商生态共建,能够形成"成本管控+交付保障"双轮驱动,同步搭建补能网络、金融解决方案、智慧维保服务的生态闭环,真正实现从“单一产品”交付向“全生命周期价值”输出的升级。
当下,新能源轻卡竞争已进入"全要素竞合"新阶段。中国重汽依托六十余年商用车制造积淀,在新能源轻卡赛道构筑起了"技术筑基+场景深耕+服务护航"的三维价值体系,随着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深度转型,这种生态闭环能力将成为头部企业制胜未来的核心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