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政策密集落地、技术多点突破、资本持续加码
一、政策与规划
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时间:2025年2月17日
核心内容:明确到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重点推动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十大技术方向,要求全行业设备智能化覆盖率超80%,并提出“储能+数字孪生”融合发展规划。
政策亮点:首次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纳入强制要求,倒逼企业绿色转型。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案》碳足迹声明正式生效
时间:2025年2月18日
影响分析: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需额外承担10%-15%的碳关税成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通过绿电自供已将碳排放强度降至25kg CO₂/kWh(国际标准为50kg),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浙江省出台全国首个电网侧储能补贴政策
时间:2025年2月18日
补贴细则:对电网侧储能项目按装机容量每千瓦补贴200元,工商业储能项目最高补贴30%,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提升至3GW。
河南省明确2025年新能源装机80GW目标
时间:2025年2月18日
配套措施:要求新增风光项目按15%/4小时配置储能,推动全省独立储能项目规模突破5GW。
二、重大项目进展
河南全球最大飞轮储能项目开工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技术参数:单机功率5MW,响应速度毫秒级,可降低区域电网弃风率30%以上,年收益预计超2亿元。
河北公示37个独立储能项目(总装机6.4GW)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技术分布:磷酸铁锂占比65%,固态电池试点1.2GW,重力储能首次纳入省级规划。
商业模式:试点“共享储能”分时租赁,降低新能源企业配储成本40%。
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复工
时间:2025年2月18日
规划目标:2025年浙江抽水蓄能装机达799万千瓦,年调峰能力提升至120亿千瓦时。
内蒙古批复580万千瓦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
时间:2025年2月18日
项目构成:风电320万千瓦、光伏260万千瓦,配套储能规模1.2GWh,全部采用液冷技术。
广东启动10GWh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
时间:2025年2月17日
创新模式:探索“峰谷套利+需求响应+容量租赁”三重收益机制,预计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年。
三、企业动态与合作
特斯拉联合国电投建10GWh储能工厂
时间:2025年2月17日
国产化进程:Megapack系统国产化率超90%,目标成本降至0.8元/Wh(较进口降低33%),主攻西北风光大基地市场。
宁德时代发布极寒储能电池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技术突破:-40℃环境下充放电效率保持90%,循环寿命超12000次,适配高原、沙漠等极端场景。
阳光电源中标澳大利亚500MWh光储项目
时间:2025年2月18日
系统方案:液冷储能+1500V直流耦合技术,可在50℃高温下满功率运行,项目IRR(内部收益率)达12%。
比亚迪推出新一代电网级液流电池
时间:2025年2月17日
成本优势:度电成本0.25元,较2024年下降35%,已获甘肃、青海等地2GWh订单。
华为数字能源发布AI储能预警系统
时间:2025年2月18日
技术参数:误报率低于0.01%,支持毫秒级故障隔离,已通过UL9540A安全认证。
四、技术创新与突破
全球最大全钒液流电池(100MWh)并网运行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技术指标:循环寿命超20000次,电堆效率提升至85%,配套西北风光基地减少弃电率25%。
中科院攻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量产难题
时间:2025年2月18日
商业化进展:千吨级生产线落地,2026年将配套蔚来ET9车型,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全球首套压缩空气+熔盐储热混合系统投运
时间:2025年2月17日
运行数据:储能效率72%,储热时长12小时,度电成本0.15元,适用于工业余热利用场景。
飞轮储能响应速度突破0.1毫秒
时间:2025年2月18日
应用场景: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电网一次调频,较传统铅酸电池寿命提升10倍。
五、资本市场与投资
储能板块单日市值飙升800亿元
时间:2025年2月17日
资金动向:宁德时代、阳光电源获北向资金净买入超10亿元,电池ETF(159755)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高瓴资本20亿元投资虚拟电厂企业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技术路径:AI算法聚合10万+分布式储能单元,电力现货市场套利效率提升25%。
红杉中国领投钠离子电池企业C轮融资
时间:2025年2月18日
技术进展:钠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60Wh/kg,成本较磷酸铁锂低30%,2026年量产。
六、国际行业动态
美国加州储能火灾事故引发标准升级
时间:2025年2月17日
事故原因:三元锂电池BMS系统过充导致热失控,涉事企业被重罚2.3亿美元。
行业影响:多国拟强制要求加装气溶胶灭火装置,中国防火方案获欧美订单。
韩国SK Innovation宣布全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时间:2025年2月18日
量产目标:2026年产能达10GWh,能量密度500Wh/kg,主攻电动汽车高端市场。
德国通过《储能安全法》草案
时间:2025年2月16日
核心条款:要求储能系统必须配备火灾自动隔离舱,2026年起未达标产品禁止上市。
行业趋势总结
政策驱动:中国“补贴+碳约束”双轨并行,欧盟碳壁垒加速行业洗牌,中小企业面临转型阵痛。
技术分化:
短时储能(锂电池)拼成本:磷酸铁锂价格跌破0.45元/Wh;
长时储能(液流/压缩空气)拼寿命:全钒液流电池循环次数突破2万次。
资本逻辑:一级市场聚焦“储能+AI”(虚拟电厂、智慧运维),二级市场押注龙头企业出海能力。
安全升级:全球储能安全标准趋严,中国“浸没式消防+AI预警”方案抢占国际市场。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新能源储能产业资讯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新能源产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