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现在卖掉房子,是“愚蠢”还是“明智”?王健林一语道破,明白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万公子 时间:2025-02-19 06:00:10

重庆地区二手房挂牌量超20万套,令人震惊!

随着二手房市场抛售潮的出现,各地挂牌量出现了激增的情况,如今,全国15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0万套。

网传甚至上海的挂牌量也超过了15万套,三四线城市的情况就更加夸张。

房东们跟商量好了似的,纷纷抛货,这背后的原因是啥?

咱们就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并看看王健林对于大家眼下最为关注的卖房问题,又是怎么说的。

01、

当年楼市狂热,无数人扎堆涌入城市买房囤房。

然而在大家还在疯狂跟进买房时,王健林学校名下70多家万达酒店全部卖掉。

这一决策不得不说老王有先见之明,因为当初依旧坚持房价会一直涨的跟风者,却因这一错误判断,纷纷面临着巨额亏损。

包括当初接手老王资产的富力地产和融创集团,都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可见老王当初预测之准确!

而伴随着2024年抛售潮的出现,防止市场的调整也变得愈发明显。

尽管十月以后出现了销售回暖,但价格方面,依旧保持着下行趋势。

如截止到去年底,百城二手房均价已经是连续30多个月下跌。

为“救市”,这几年的利好措施也在不断加码,如到目前为止,国内房贷利率已经降到历史低点,各地首付门槛也只要15%。

另外,为了助力市场回暖,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重启,新一轮拆迁户买房潮或来。

02、

调整愈发明显,但利好消息又一茬接一茬,那么,现在卖掉手上多余的房子,究竟是“愚蠢”还是“明智”?

很多人觉得房价已经跌到底部,这个时候抛售,显然是倒在了黎明前。

对此,此前王健林就已经一语道破:

全世界没有哪个地方的房地产,能够一直保持繁荣超过50年。一般来说,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了,无论是房屋供应还是购买力,都已经到了顶峰,开发空间越来越小。

这话怎么理解?

我国98年房改至今,房子一路猛涨了20多年。

如今,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老百姓也无力再承受高房价了。

未来深入调整或不可避免,加之居民和房企都要逐步降低杠杆率,所以,未来房价还将回归到合理区间。

所以如果手上有多余的房子,尤其是劣质房,如郊区的房子,三四线线人口外流加剧区域的房子,与其拿着手上持续贬值,不如及时回笼资金更为明智。

03、

三个现实,卖掉更明智

第一,市场已经出现严重过剩了

且不说住建部已经透露,国内总共有六亿栋楼,就拿一些专家经推算预估的1.45亿套空置房,就足以断定,当前已经建成的房子已经完全够全国人居住了。

有人说,这房子也不是突然蹦出来的,为啥以前不觉得房子太多呢?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以前主要是炒房客把房子当成了投资筹码,现在投资功能越来越弱,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以后国盛的房子就显现出来了。

而且市场逻辑一旦供给过剩,价格就必然会出现下跌。

其次,老百姓兜里没啥铜板了

以前大家敢借助高杠杆买房,除了手上有几个铜板以外,大家对于未来收入及工作的稳定性预期还是比较好的。

除了认为房价会一直涨下去以外,也觉得自己的收入也会跟随物价的上涨而上涨。

但是现在呢?两个预期都打破了!

房子只涨不跌的预期跌落神坛,未来的工作及收入只会越来越稳定,增长的预期,也被打破。

如此一来,即使降低首付门槛,大家能够上车,但也担心未来还贷难以持续,陷入法拍。

所以,借债就更谨慎,跟风买房的人也越来越少。

需求上不去,价格就会继续维持“稳中有降”,逐步让高房价实现“软着陆”。

所以,现在卖掉手中多余的房子肯定是“明智”之举。

最后,居民债务太高了。

98年房改至今,房价一路涨了20几年,而居民的负债率也从最初的5%一路涨到现在的72%左右。

居民赚的100块钱当中,起码有70块都得用于还贷,剩余收入还得应对日常开销,赡养老人,养育子女。

说白了,很多人在经历收入下降以后,已经出现入不敷出,难以维持生存,拿什么支持加杠杆?

再加上房价现在依旧不便宜。就拿北上深来说吧,房价排名全球前五,广州也排名前十。

价格泡沫太大,没买的人都不敢去做接盘侠,买了的人整天都在后悔中度过。

这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未来价格还将稳中有降,尤其是三四线,没产业、没人做支撑,房子都卖不出去,更别说涨价。

所以,如果现在卖掉手中多余房子,很可能就避免了将来房子市值缩水的苦恼。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