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蓝鲨消费 魏 强
2月15日,微信悄悄在搜索功能里接入DeepSeek(以下简称DS)-R1模型,但还处于小范围灰度测试中。部分用户可在微信搜索框中点击“AI搜索”,并选择“深度思考”模式,便可获得由R1提供的更全面回答。
作为一个月活超13亿,全球排名第五的社交媒体,微信的搜索引擎接入DS-R1有标杆意义。
再加上此前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宣布文小言(文心一言)开源,且接入DS;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平台360集团其创始人周鸿祎更是在2025年春节期间就力挺DS,且早早宣布接入被他称为“天才级企业”做的DS,让360集团市值暴涨了超100亿元。
以上各大主流搜索引擎集中接入DS,一方面是因为DS是开源的,另一方面其推理成本极低,如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所言,大模型推理成本每年降低90%,DS就以一己之力实现了这一目标,其训练预算仅需550万美元。
各大平台接入开源且成本低廉的DS,除了让DS能利用这些平台的算力资源,降低成本外,当然也可以让DS的用户飙升(最短时间实现超1亿用户)。但在蓝鲨消费看来,目前国内各大大模型公司除了继续PK模型(论文、跑分等)和吸引用户外(如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和大模型独角兽企业月之暗面的kimi2024年大规模投流获客),以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零一万物等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已开始在营销端进行深度探索。大模型训练成本的大规模降低,意味着AI在营销领域的渗透进一步加深。
大模型让营销无所不能?
2月6日,美妆品牌上美股份创始人吕义雄在一个有171人的工作群中提到“用AI替代人工”,尤其提到了客服95%的人要淘汰,只留下5%会用AI的人;新品创新中心70%的人要淘汰,只留下30%能用AI的人以及工艺把控的人。
从市场营销的4P理论来说,营销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在现代以社媒种草、短视频+直播带货割草为核心的营销模型里,产品和客服(意味着用户满意和复购)是核心环节。
拥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知名美妆品牌的上美股份是营销大户,是抖音、淘宝天猫等平台的大金主——2024年上半年,上美股份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同期的8.51亿元增加至20.17亿元,同比增长137.02%。
如果上美股份如此大手笔地引入大模型去替代人力,那么大模型会给营销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营销是各大消费零售企业最核心的支出,阿里巴巴等各大平台和头部AI企业纷纷瞄准它们,推出相应的产品。
(公开资料)
2月13日,阿里妈妈商业化运营中心总经理树羊在“AI赢新·高质增长开年计划发布会”直播上透露,希望2025年商家增长的驱动力来自于AI,通过AI更好地理解消费群体,多维度、全渠道还原其生活场景,构建出明确的、可以投放的行为与能力,识别新机会。同时AI要像商家的经营咨询师/战略陪伴师,能帮商家做经营的优化、建议、洞察,以及提效。
事实上,早在2023年12月,在蓝鲨消费主办的消费产业独角兽峰会上,AI头部企业商汤科技数字文娱事业部副总裁李星冶就演示了AI跟服装、美妆等行业的结合,推出了AI试衣、试鞋、试眼镜等应用,并帮助名人和企业创始人等(2024年企业家做IP很火)做虚拟数字人,让其实现24小时无人直播,同时还能用大模型的文生视频能力生成广告片和短剧等片段等,降低广告和短剧制作成本。
2024年12月,由李开复创办的“"AI六小虎"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祁瑞峰,来到2024消费产业独角兽峰会现场分享了AI在消费零售领域的突破。零一万物给零售门店提供如意数字人直播方案,一名运营人员能支持20路真人或数字人主播,把成本降到极限——数字人直播日成本可控制在100元以内,无人直播更是不到50元。私域运营上,零一万物的营销短视频生成产品,能够将大模型转化为营销视频的高效工厂,以每个视频几毛钱的成本,每天为1万个社群精准产出 1 万个优质营销视频。在招聘、入职、培训等门店人员管理上,借助零一万物的大模型可打造智能客服系统、智能培训体系,为每个门店和每个店长的运营工作配备超级智能助手,降本增效。
(2024消费产业独角兽峰会现场PPT)
据悉,零一万物的AI营销方案已服务了孩子王、百胜中国(肯德基)等头部企业。
AI营销会迅速“水化”吗?
AI的进步为营销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首先是AI带来的营销自动化与规模化——AI能够自动生成图文视频等内容,能够协助人规模管理社交媒体账号(比如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更高效地分析用户行为,更有效率地做私域管理等,这使得企业要用AI来做“水军”行为更容易规模化。例如,AI可以快速生成大量评论、点赞或转发,模拟真实用户的互动。如零一万物可以“以每个视频几毛钱的成本,每天为1万个社群精准产出 1 万个优质营销视频。”
(AI制图)
大家可还记得,央视315曝光的分众无线在功能手机时代利用群发功能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那是非智能时代的疯狂,如同邮件群发,只能简单重复去轰炸消费者,博取一定概率的回复。
后来央视315曝光的“刷”量、刷单等行为,背后的模式大同小异——每个刷单公司有一个手机矩阵,通过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上模仿人的点赞、转发等动作完成刷单,诱导不明所以的消费者跟风下单,赚取暴利。
以最常见的电话销售为例,很多电话营销公司,雇佣大量销售人员,给其设定KPI——营销话术是什么,每天打通多少通电话……机械重复,电话易被挂断且被标注为骚扰电话,要求销售人员有强大的心力,不怕被拒绝。而AI生成的电话营销助手,完全可以在标准话术基础上,根据不同用户信息,模拟电话销售人员进行呼出,既不怕被拒绝,还能根据用户的反馈秒级调用不同话术互动,增加通话时长和销售转化率。理论上,AI电话营销助手任何时间都能外呼,效率必然提高,但对消费者的“打扰”可能会肆无忌惮——成本太低了。
还比如AI生成的数字人主播,只要电脑不断电,就能一直播下去。一开始数字人主播形象明显有点假,但随着AI算力和推理能力的进步,其对人的语言、声音、形象、动作等模拟会更逼真,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如果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充斥满这种数字主播,以及由TA构成的相应短视频、直播内容,必然会让平台内容迅速“水化”。2024,抖音被质疑低质内容泛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进行公开声讨。在2月13日上午字节跳动举行的新一年全员会上,字节跳动CEO梁汝波表示,抖音和今日头条要打击无底线搏流量的行为。
显然,梁汝波看到了AI时代虚假信息给平台带来的信任危机,如果放任商家为了卖货等目的,滥用AI生成的数字人、图文笔记、短视频内容等AI营销,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必然会加剧消费者对营销内容的不信任,进而影响平台和品牌的声誉。
当然,要打击“水化”的AI营销,需要平台具备强大的AI能力,即便如字节等有数以万人计的内容审核团队,但面对数以亿计算的AI生成的图文、视频等内容,AI巡查、检测、识别能力至关重要,如此才能遏制AI营销“水军化”的趋势。
除了用“魔法打败魔法”外,其实要应对AI营销的“水化”,还需要建立AI营销的基本伦理,比如搜索营销时代,在谷歌上做搜索广告,跳出来的广告内容,一定标明是AD(广告)字样,提醒消费者注意。信息流时代,今日头条、抖音等都抛弃了这种传统,让内容和广告难分。同样的,抖音、快手等平台如能判定某个卖货的主播、短视频是用AI生成的,也要强制标注“AI生成”字样。
同时蓝鲨消费提醒各大消费零售品牌,企业若依赖AI“水军”或AI生成虚假信息,可能会面临法律和道德风险。比如利用AI生成大量图文、视频内容等恶意诋毁竞争对手,进行不正当竞争,恐招来牢狱之灾。央视315即将到来,谁会成为AI营销的反面镜子?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