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分化加剧:私域崛起、名酒分化、次高端“塌陷”……,这个春节“有点乱”!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如风 酒眼观酒 时间:2025-02-19 02:00:17

文丨团队

“(今年春节),我们还可以啊,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几,而且推的是高客单价的。”

“与去年同期相比,我们今年(春节)预计下降一半左右,300-1000价位产品销量骤降。”

“销售额、毛利率双降趋势不改,老酒销量下滑,大部分商家应该在30%打底,差劲的-50%以上。”

分化,是团队在今年春节旺季调研中看到的最大特征。或许,白酒行业的沙汰潮真的来了。扛不住的厂商,无论大小、强弱,在这一轮史上最强的深度调整中,认知不足、应对不当或者的措施不力的,都将沦为中国酒业前进车轮上的尘埃。

旺季,是中国酒业的晴雨表,这一个月左右的市场变化,能够很直观地映射出行业所处的现状,以及发展进程中的趋势。

今年这个春节,或许也是白酒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它太特殊了!

01、8%大幅增长 VS 15%大幅下滑,行业分化已势不可挡!

今年春节,比想象中要好,比预期的要差。

按照每年都开展的旺季调研管理,腊月十五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团队都会组织力量对春节旺季的动销情况进行调研。今年的调研覆盖酒企、渠道、终端、消费等多个群体,但主要以渠道、终端为主。

今年春节的旺季调研,除四川、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湖南等主流酒类消费市场外,我们还对重庆、云南、甘肃、新疆、北京、辽宁、黑龙江、福建、江西、广西、海南等二线省级市场进行了调研,参与的各类酒商总数达到了117人,基本涵盖了核心酒类市场。

在接受调研的117名酒商中,经销商45人,占38%;二批商10人,占8%;分销商23人,占20%;团购商8人,占7%;终端零售商31人(含餐饮、烟酒店、直播电商等),占26%。

据调研团队统计,酒商们对春节旺季动销表示较为满意的为49人,满意率约为42%;另有约31%的酒商表示,同期库存出现了上升,动销情况并不理想。

“(动销)不用说,(今年)都比以前差的多!虽然情况相比中秋时有所改善,但(酒商层面)远没达到(能够)止渴的地步。”安徽酒商潘总如此表示。

销量方面,有45位酒商表示自己的销量有所增长或略有增长,占参与调研人数的38%。

其中,增长超过40%的有6人,占5%;增长30%的有4人,占3%;增长超过20%的有10人,占9%;增长超过10%的有11人,占10%;增长幅度低于10%的有14人,占11%。

另有18人表示销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占15%。下滑低于5%、增长低于5%的酒商,均被统计到了这个人群中。据观察,在这一部分人群大部分都是营运能力较强的酒商,凭借过硬的人脉和资源,硬生生在春节期间把业绩拉了上来。

但是,统计结果显示,仍有47%的酒商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与2024年中秋旺季65%的下滑面相比,虽然有所收窄,但下滑的比例仍然接近半数,说明渠道的基本面仍然并未有太大改变,大多数酒商依旧处于承压状态。

与2024年春节36%的下滑率相比,2025年春节下滑的酒商人数上升了11%。同时,2025年春节参与采样的酒商总人数也增加了27%,渠道、终端未能因旺季而实现解压。相反地,压力更大了。

2024年春节,渠道、终端动销的下滑幅度主要在集中在10%—20%之间。但是,今年这47%的下滑人群中,下滑幅度超过30%的便达到了17人,占总下滑人数的31%,占总调研人数的15%;下滑幅度在20%—30%之间的有11人,占总下滑人数的20%,占总调研人数的9%。

今年春节,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的酒商占调研人数的8%,增长超过20%的为9%;而销售下滑超过30%的人数为15%,下滑在20%—30%的为9%,“分化”一词跃然纸上,显得十分刺眼。

去年春节,下滑的核心酒商人群以烟酒店、团购商为主。今年春节,团购商的下滑面持续扩大,以团购为主要业务形态的渠道商,下滑面已经超过了50%,团购业务亟待调整。

与此同时,团队对酒商的利润情况进行了调研。

同时,团队重点关注了酒商层面的利润问题。调研结果显示,今年春节旺季对利润表示满意的酒商仅有10人,占总调研人数的8.5%;较为满意的为12人,占总调研人数的10%;认为利润还“过得去”的有5人,占总调研人数的4%;对利润不满意的高达90人,占总调研人数的77%。

调研结果显示,在接受调研的酒商中,名酒(含区域名酒)的经销商、二批商、分销商共45人,占总人数的38%,综合毛利从2024年春节的5.5%—12.5%之间,下滑到了3%—8.5%(取调研所得最高值与最低值);

名酒系列酒代理商、分销商共12人,占总人数的10%,综合毛利从2024年春节的10.5%—21.8%下滑到了今年的9%—16.5%。

区域名酒及地产强势品牌代理商27人,占总人数的23%,综合毛利从去年的8%—17.5%,下滑到了5%—11%;普通中小品牌代理商2人,占总人数的2%,综合毛利从2024年春节的15%下滑到了9%。

此次调研,我们还重点关注了部分持有自有品牌的总经销商和名酒的开发商,这部分人群的的利润稍高,但销量并不乐观。

“我这以小众产品为主,不求大量,保证大家相对高的利润率,基本还算稳定。”有华东一手握自主开发产品的大商向表示。

他指出,现阶段,白酒的利润和销量有点呈反比的趋势,销量高的利润上不去,利润高的销量上不来,他的策略是要保证自己的客户有钱赚。

总体来看,今年春节,在渠道、终端层面,各类酒商是几家欢喜更多家发愁。大幅增长者有之,大幅下滑者更甚,堪堪持平者也有,近几年中国经济的特点,在酒商阶层体现得淋漓尽致。

世道的确变了!

02、数据背后看趋势:五大趋势浮出水面,白酒2025难言平静!

从各项核心数据来看,“分化”一词已经成为了白酒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同时,在此次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五大较为突出的趋势,处于调整深水区中的白酒行业,在细分领域还有许多发展的可能性。

趋势一:私域崛起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今年春节销售增长超过40%的有6人中,有3人与私域、社群有关。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私域、社群在现代商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些年便深入私域、社群领域的酒商,在今年春节这个旺季尝到了甜头。

湖南长沙王总公司的销量,在今年春节期间增长了40%,他谈到了他们能够实现增长的两个原因。

“我们为什么能增长?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以客为尊,第二个我们找的是私域,私域的打法跟传统的模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另一名在私域领域颇有建树的郭总,今年春节也实现了30%+的增长。近几年他以经营圈层为主,自己还投资了一个私人会所,传统渠道的占比已经十不存一,新模式、新路径让他在变革中找到新的着力点。

但是,经营私域、圈层的也未必就全是增长的。“(我们的)私域(方面)下降了50%左右,批发业务没有下降,相对比较稳定。”华东某酒商反馈了他在私域方面的情况。

可见,新模式、新路径也存在问题,经营并非一蹴而就。

趋势二:名酒分化

“春节期间,(我们)继续保持增长,大致增长45%。”西安的赵总春节期间状态不错,手握汾酒等名酒资源的他,正在享受清香品类扩张所带来的红利。

五粮液安徽市场的代理商王总今年春节的生意也不错,第八代五粮液的价格一天一个价,他公司的连锁品牌多个门店出现了断货情况。“五粮液的需求依旧很大,厂家(控货)的政策下达后,大家的信心都很足,终端老板之间的调货都频繁起来了。”

剑南春的水晶剑在今年春节也是“硬通货”。浙江、江苏、天津、河南、福建等地的多名酒商都向团队反馈,水晶剑自元旦开始便加速动销了,临近春节时出现了量价齐升的状态。终端成交价格的提升虽然不多,但势头的确不错,白酒市场“硬通货”之名不虚。

但是,部分区域名酒却出现了滞销情况,动销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较大,甚至部分成熟名酒的根据地市场也出现了下滑的情况,且下滑幅度不小,在15%左右。

“在我们省会市场,这个品牌已经保持了十几年的增长,今年部分成熟产品已经出现了下滑。虽然下滑幅度不大,但势头却是不对了,变化来得太快了。”有当地资深酒业人士透露。

趋势三:次高端“塌陷”

“(春节销售)下降50%左右,次高端产品没啥动销,动销产品主要集中在百元价格带。”华东酒商方总谈到他们公司今年春节的销售情况。

次高端可能是今年春节问题最多的一个价格带。与方总同一城市的李总也向反馈:“(今年春节销售)一般般,较之前呈现出‘两低一大一平’的趋势,即销量降低、利润降低、库存大、运营费用基本持平。”

李总告诉,他们公司今年春节的销量相比去年下滑了一半左右,单瓶价格在300元-1000元的产品下滑得最多。究其原因,他认为是消费者收入普遍降低所致。

四川酒商董总也透露,今年春节期间销售情况比较差,量和价都不太好,他所在的地级市,髙、中、低价位的酒类都在减少,次高端价位的下滑得较为突出。

数据分析显示,117名接受调研的酒商中,有28名酒商都反馈了次高端销量下滑的问题,占整个调研参与者的24%,次高端的问题不容忽视。

“次高端其实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价格带,这个价格带上的产品,品牌力不如高端的‘一茅五’,性价比不如百元价格带的地产酒。在行业向上发展阶段,他们可以享受发展红利,但遇到调整期便会出现疲软,这是价格带的特性所决定的。”白酒价格专家孟跃在分析次高端问题时指出。

趋势四:中低端“旺销”

与次高端集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元价格带产品在春节期间出现“井喷”现象,消费降级不是危言耸听,它真的来了!

Q:付总,新年好,今年春节的动销情况怎么样啊?

A:今年春节动销整体一般,没达到预期。

Q:哪些价位的产品卖得好一些?

A:低端价位的。

另有酒商安徽酒商安总反馈,他们公司今年春节整体增长28%左右,240元—360元一箱的产品最为畅销。

有资深酒类营销人士向表示,他们当地售价在200元—300元/箱的,有节日礼品属性的产品,今年春节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余的产品表现一般,200元以上位段的成熟热销产品甚至出现了下滑。

统计数据显示,接近30%的酒商反馈200元以下价位的产品动销同比增长,保住了今年春节销售的基本盘。此外,多名酒企的营销高管也向反馈,百元及百元以下价格带的产品在动销上表现不错,消费降级的特征在今年春节显得比较明显。

趋势五:老酒遭遇“滑铁卢”

“(今年春节)老酒销量也在下滑,大部分商家应该下滑30%打底,差劲的可能下滑50%以上。毛利率就不用说啦,肯定是降低20%起步。”资深老酒玩家费总向透露了今年春节期间老酒的销售和利润情况。

团队从成都、西安、郑州、合肥等地的多个老酒商家处核实了老酒市场的情况,今年春节老酒的确下滑了不少。由于价格偏高、利润滑坡、假酒危害等多重因素,销量下滑是真实存在的。

老酒收藏第一人、曾品堂创始人曾宇也指出,老酒市场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那批贵的老酒现在确实在降温。但是,价格比较便宜的一些名老酒它的价值却在逐步体现,老酒的调整期确实是存在的。

边回收,边跌价。动销周转率大不如从前,导致恶性循环,很多(老酒的)货都不敢去接了。”另有老酒玩家向表示。

华东大商王总透露,老酒市场开始下滑实际上是始于2022年,彼时热度便已经开始下降。虽然整体容量还是在增长,但单瓶金额、利润、鉴定费用等都在走下坡路,到2023、2024年销售量也开始下滑,市场整体不容乐观。

总体来看,“分化”一词便是今年春节旺季的核心趋势,渠道的分化尤为明显。有人欢喜有人愁,正月初十之后动销降速明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2025年上半年不容乐观,大家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心理准备。

(注:以上数据均为调研、采样数据,意在反映当前行业基本情况,并不能完全覆盖整个市场,请以企业或当地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准。)

声明:

所有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