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经济随笔丨民企座谈会:重磅之重一目了然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国际在线 时间:2025-02-19 00:00:37

形容一次会议特别重要,人们常用“重磅”一词。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无疑就是一次“重磅会议”。观察其“重磅”所在,可从这四个视角入手——

2018年秋天召开的那次民营企业座谈会,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三个没有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时隔6年多,总书记再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磅之“重”,一目了然。

这次座谈会召开在重要时刻。外部环境正风云跌宕,国内任务则艰巨繁重。“十四五”收官,少不了民营企业这一重要力量。谋划“十五五”,要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判断。中国式现代化征途漫长,民营经济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此其时也。

乙巳早春,重磅座谈。颇有引领大家“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之意。“势”有三重——中国经济正呈现高质量发展之势;近年来,尤其近期,我国在诸多硬核科技产业领域形成纷纷突破之势;全国上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无论认识还是行动,亦已成势。

读懂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可以抓住这几个方面:

——从制度建设出发,再次亮明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谈民营经济,必讲其重要,反复重申“两个毫不动摇”。这次,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入手,再次亮出鲜明态度。“不能变,也不会变”,掷地有声。

——分析重大机遇,直面困难挑战。两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前一次,举国上下正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这一次,已踏上新征程。总书记立足新的时代方位,深入分析机遇与有利条件,也直面困难和挑战,“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语重心长。

——给各级党委和政府提要求。这是一次分量很重的全面部署。有态度,“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抓重点,构建公平,解决难题,整治乱象。在具体部署的深层,是认识上的全局意识,行动中的系统观念,贯穿全篇的法治精神。

——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期望与要求。总书记这次提的,与以往提的相比,既一脉相承,又结合时与势,有新的推进。讲行动层面的——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完善治理;更讲精神层面的——理想境界、价值追求。殷殷期待,厚重而温暖。

这次参加座谈会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令人耳目一新。

有奋战了几十年、初心不改、锐气不减的老将,也有初生牛犊般、朝气蓬勃的新锐。6年多前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宇树科技才是一个刚刚两岁的企业。而今,90后王兴兴已坐在第一排,并成为6位发言者之一。

这是不拘一格的邀请,更是令人心动的成长。

到场的企业家们,是亿万民营经济参与者中的优秀代表。如果把他们和他们创造的事业视为一个“出场阵容”,那么,与上次座谈会的“出场阵容”相比,有三个新特点——更聚焦,普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前沿,很多企业站在其所处领域的世界最前沿;更厚重,给社会贡献的不仅是GDP和就业,还有与日俱增的创新能力、奋斗精神。

“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这个“分量”,是规模、总量上的,也是位置、作用上的。两次座谈会,跨度6年多。这是中国经济闯过惊涛骇浪、一路攻坚克难的6年多,也是全社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努力不断累积见效的6年多。

这“很重的分量”,是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靠苦干实干、充满创新力的干,赢得的。

重磅会议之“重”,还看它带来的反响。

从2月17日中午时分,关于座谈会的第一条短消息发出之后,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就快速升温。待座谈会的详细报道发出后,到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看看,振奋之感,普遍、真切。

全社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切,从来都是很有分量的。14亿人从其发展中受益,多少亿人就是民营经济的一员。“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

今天,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重磅会议之“重”,还会在实践中持续释放。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真心实意地盼望,那些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能办得好、办长久,能抓得住机遇,能顶得住风浪,能“大有作为”。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