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对话宝捷会黄勇:AI撞上刮刮乐,消费赛道如何二次破局?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2-18 21:00:42

既非传统VC的疯狂逐浪,亦非产业资本的闭环运作,一家隐秘而强悍的机构正以笃行致远的姿态穿越周期。

宝捷会基金成立于2013年,起源于有“消费界黄埔军校”之称的宝洁校友会,以校友会作为资源汇聚平台,与一众知名消费品企业及产业方有着广泛且紧密的联系,用十一年的时间构建了独属于"宝洁系"的生存哲学。

迄今为止,累计管理规模近20亿,投资了50+个消费及数字科技领域项目,其中70%源自于自主挖掘的水下项目,在看似沉寂的消费沃土中掘出柚香谷、INTO YOU、usmile、GOSO等十亿级新物种。

不同于寻常机构"募投管退"的线性逻辑,宝捷会编织的是一张以宝洁系企业高管为核心节点,企业家及创业者为经纬的生态网络,打造了在消费产业独特的资源整合及赋能能力。

当同行在募资路演中展示豪华LP名单时,他们默默地打磨着"资本+人才+产业资源"的三螺旋赋能模型:这里既有校友将奥特乐、爱库存的渠道资源嫁接给新消费品牌,亦有百位500强企业高管化身"外脑"为被投企业破局。

2020年,宝捷会作为第一也是唯一的机构投资人投资柚香谷,一同经历了柚香谷在常山卖出第一瓶双柚汁的艰难时期,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标杆企业,并持续向全国进行布局。

2022年初完成对资生堂旗下两个品牌——Za姬芮及泊美的收购,当时调动了产业方资源网络,协助企业快速实现扭亏为盈,直至2023年九月被贝泰妮收购时的价值释放。

每个案例背后,都是商业教科书里找不到的"非标打法"。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当消费投资鲜少被投资机构提及时,钛媒体创投家问了问宝捷会创始合伙人黄勇:

为何坚持投资消费+科技? 消费行业的增长点在哪里?宝捷会创始合伙人黄勇:

2024年,中国消费市场继续呈现矛盾而复杂的局面。

一方面,消费者依旧在追求高品质、有情绪价值的产品,另一方面,受经济环境影响,价格敏感度提高,极致性价比产品和大牌平替成为市场主流。

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刮刮乐成为年轻人的“另类咖啡”、奥特曼卡牌风靡学生群体——这些现象背后,都透露出当前市场的新变化。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一直在思考,消费行业的增长点在哪里?

回顾过去几年,投资市场经历了从狂热到理性的调整,行业普遍进入降本增效的阶段。但我们始终坚定地认为,“消费+科技”是穿越周期的核心力量。科技提升效率,让消费更加智能,而消费市场的刚需属性,则能帮助科技更好地完成商业化闭环。

在今年的开年会议上,我们围绕这个核心逻辑,讨论了2025年的投资方向和重点布局,继续深耕“消费+科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细分领域:

第一,AI+消费,智能化带来新增长。

这一年,AI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从智能穿戴设备、AI生成内容(AIGC)到AI教育、智能家居,AI已经不只是技术概念,而是真正渗透到了消费领域。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探索AI在供应链、用户洞察、内容营销上的应用,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在提升消费者体验。

2025年,我们会重点关注AI与消费结合的创新模式,寻找能真正落地并带来商业价值的机会。

第二,文化IP与文旅消费,情绪价值的商业化路径。

如果说“口红效应”曾经代表了经济下行时期的消费心理,那么今天的盲盒、卡牌、刮刮乐、短剧出海,都是这一现象的延续。

消费者希望通过消费找到情绪寄托,品牌需要找到能够与情绪价值结合的商业模式,IP的作用在这里尤为关键。我们观察到,除了影视、游戏,IP在文旅、线下商业场景的应用正在快速增长。一个成功的IP不仅能带动商品销售,还能延展到沉浸式体验、跨界联名等更多可能性。

2025年,我们将持续关注文化IP的商业化,包括短剧出海、线下文旅体验、新消费品牌与IP结合等方向。

第三,食品及农业科技,刚需赛道的新机会。

消费市场虽然在调整,但食品依然是刚需。近几年,农业科技和食品深加工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无论是更健康的食品原料、新型蛋白,还是供应链优化、农业科技赋能品牌,这个赛道都充满机会。过去一年,我们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包括支持具备独特原料壁垒的企业,在瓜果、玉米、青稞等领域展开布局。

2025年,我们会继续深化在食品及农业科技方面的投资,寻找那些既能提高农业效率,又能满足新消费需求的企业。

第四,品牌出海,全球化的新窗口。

我们始终相信,品牌出海仍然是确定性很强的方向。全球市场对于中国供应链的需求没有减少,反而在一些品类上展现出更大的成长性。无论是跨境电商、新兴市场品牌化,还是中国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突围,出海的逻辑正在变得更清晰。

2025年,我们会更关注具备供应链优势、能在海外建立品牌溢价的企业,同时观察AI与出海结合的新机遇。

2025年,我们的核心思考不仅仅是投向哪些领域,还包括如何更好地实现投资闭环。秉持“提高投资胜率,找准退出机会”的理念,我们认为投资不仅是选择赛道,更重要的是在投后阶段创造价值。通过更精准的产业赋能、更深入的资源整合,我们希望帮助被投企业提高长期竞争力,同时提升退出的确定性。

整体来看,我们依然对消费赛道保持谨慎乐观。消费不会消失,只是在调整,市场周期的变化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2025年,我们会继续坚守“消费+科技”这条主线,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与投资人、被投企业以及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新的增长机会。

小结

穿越消费的周期,回看消费投资的底层逻辑:消费产业从来不是风口游戏,而是毛细血管级的价值重构,长链条的消费产业需要耐心的陪伴,精细化的运营,与时俱进的更新。

或许也验证了中国消费投资的另一种可能性——深植产业,让价值在生态循环中自然生长。(本文首发于,作者|郭虹妘 ,编辑|陶天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