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广州的网红神盘,走下坡路很久了。
不看贝壳心还跳,打开一秒就疯掉:
• 美林湖畔,买家自刀200万,心理底线还能降
• 兰亭盛荟,往年飙到10万+,今年5万笑哈哈
• 万科欧泊,2字头的成交价,不知还能不能打
这天塌的,女娲都不够补的。
1.
炒家最爱“造神”的金融城板块,“塌房”也是最猛的。
今年腰斩第一大刀,就从这砍下的。
金融城镶边的美林湖畔,往年7、8万,近年5、6万,横盘两年,已经算得上体面了。
没想到,有位大哥,不降价则已,一降自刀1/3。
挂牌一年无人问津,一朝降价204万,火速登上推荐位,一周带看6次,超百人关注。
中介上来就开门见山,这套房是整个小区最便宜的三房,没有之一,急卖的业主很愿意谈价格,明里暗里表明450万不是问题。
并且,因为近期谈价的人不少,这几天应该就能成交。
按照450万的总价算下来,单价只要4.16万/平!
这是什么概念?
往前追溯,也就2017年的上半年,才有过这种价格!
一朝回到8年前啊!这谁敢想?
盈彩美居,大盘均价,说不上大起大落,不过也算阴跌不止。
具体到户型的话,最新成交的大户型四居,23年挂牌698万,小折23万能脱手,均价5万/平。
到了今年,挂牌619万,割肉59万离场,均价4.2万/平,一个方,就损失8千啊!!
改善大户型尚且如此,刚需小户型只会更极致。
80平左右的竖厅两居,23年初5.4万/平,23年底4.9万/平,上两个月,腰斩到3.5万/平!!
短短两年,总价折损100万+,谁能心态不爆炸?
金融城另一位网红——兰亭盛荟,也大跳水。
同样是春节前后,2年前破10万+火爆出圈,2年后的5万+悄然神伤。
除了100平以上的大面积三四房,还有些看头,在6万以上撑着,剩下的2房刚需,基本上全熄火了,齐齐在5字头里躺平了。
成交周期上,两相分化逐渐明显,长则一年,短则一月,成为常态。
除了金融城,牛奶厂、万博、老黄埔,新房市场有多蹦跶,昔日网红就有多心淡。
奶厂四子其中三个,都在去年底出现了4字头的成交单价,梦回首开价,这不就实现了吗?
万博红盘万科欧泊,去年到现在,已经成交过7套2字头的房源。
不仅如此,求卖心切的业主,不仅挂牌单价低至2.1万/平,还能一步配齐车位!
让人不禁疑惑,万科欧泊是什么很脏的东西吗,怎么一堆业主低价抛售?
老黄埔的黄埔花园,去年曾一度低迷在单价2字头,今年初勉强才回血到3字头。
然而,比起21年6万+/平的光景,实在是不够看的。
就比如这套130平的三房,在21年的牛市,拼到808万才能拿下,今年,腰斩到406万,妥了。
这中间,是3年半的时间成本,和400万的现金亏损。
快涨慢跌,犹如划刀放血,这些网红盘的卖家,能做到割肉离场,基本上认命了。
2.
老牌网红很尴尬,次新网红也一样,忙和几年全白干,一朝回到首开价。
曾经占据万博一手独市的铂世湾,2020年首开,如今一二手一起抢市场。
拉一下几个时间维度的价格,你就知道网红盘有多不好当了:
首开均价约3.7万/平,23年均价约4.8万/平;
从去年10月至今,贝壳上成交的5套二手房源,均价在3.2-3.4万/平;
今年春节期间的1.28-2.9,正在售卖的特价房源,约3.4-3.6万/平。
当年称霸老黄埔的富姨、城光、珺合府,都在去年成为二手交易元年。
同为20年年底首开的富姨T区和城光,前者价格在4.2-5.2万/平,后者首开价3.9-4.9万元/平。
作为黄埔二手房市场的新进标杆,业主们都希望能冲上6万+/平。
然而,富姨T区挂牌均价5万/平,成交区间却在3.5-4.8万/平之间。
城光,二手第一套成交是4.6万/平,和开盘价持平。所幸,还没跌下4字头这条线。
科学城顶流大壮,19年10月以来,凭借一己之力拉动科学城均价,就算市场波动,也丝毫不影响。
在二期开盘前,一路上升的均价,最终从3.88万/平稳定在5.8万/平。
随着大壮首套二手房成交,大家才清楚,顶流来到二手,也要被“去魅”。
挂牌的业主有心将价格控在5万+/平,但真实成交中,均价都在3.9-4.7万/平。
谁能想到,曾经高攀不起,现在全是性价比!
3.
抛开熊市和牛市的环境影响,这些老牌网红和次新网红,其高光光环,源于他们几乎都是片区供应独苗苗。
从而,掩盖了他们的缺点硬伤,激发了更强的投资属性。
金融城的兰亭,高速环绕、高密度、无学位;
牛奶厂的四大金刚,交通堵、无商业、地铁远;
万博的欧泊,无学校,楼龄稍大;
当然,现在的次新网红盘,在此基础上,已经尽力避免短板了,产品力更好,配套更全,名校更好……
然而,一旦有了更多的选择,鸡蛋里也能挑骨头。
更恐怖的是,低地价+供应潮+产品新规的三重buff下,产品力迭代,是呈指数型增长爆发的。
这让昔日的网红盘怎么解?
断市的珠江新城,在员村祭出了好几宗地,金融城被秒了;
牛奶厂,风头全被大观片区抢了,成了背景板;
老黄埔,望江一带的旧改集体爆发,“越等等越幸运”;
万博更不用说了,强地段+强商业+强学位+强区域,一手都看不过来了。
于是,在长期低迷的市场横盘期,回顾整一个供应链条——
一级土地市场,超低地价+优质地破市;
二级新房市场,集体上新+新规背刺+疯狂内卷;
三级二手市场,炒家出逃+断贷风险+挂牌增加;
一层层背刺下来,处于链条末端的二手,握在手中最大的那张牌,唯有主动降价,然后恶性循环。
网红?
昔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