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董事长留置风波后:赊店老酒年销售额不及10亿元,筹上市10年未果,如何走出困局?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搜狐酒业 时间:2025-02-18 15:00:17

出品丨搜狐财经

作者丨 柴鑫洋

编辑丨李文贤

2月13日,赊店老酒董事长单森林被留置17天后“闪电”复职,突如其来的风波将这家河南老牌酒企推至舆论风口。

作为豫酒曾经的主要代表之一,如今的赊店老酒在河南超650亿的白酒市场中仅占不足3%份额,更与其他的全国性品牌拉开了不小差距。

自2015年启动上市辅导但多次冲刺A股未果,规模长期徘徊于10亿元以下,赊店老酒折射出本土酒企在品牌升级、资本运作与全国化竞争中的多重困境。

单森林留置风波,17天闪电解除

2月13日晚间,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霸传感”)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单森林的留置措施已被漯河市召陵区监察委员会解除。

公告强调,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单森林能够正常履行董事长职责。

单森林于1月27日被漯河市召陵区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从被留置到解除留置,一共17天。

森霸传感成立于2005年, 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供应商。单森林担任法人和实控人,持有公司约10.5%的股份。

根据森霸传感2015年发布的招股书资料,单森林,1962年出生,大专学历。曾任河南省方城县建筑公司会计,深圳市国利豪光电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公司上市前,单森林就已担任森霸传感董事长、赊店老酒董事长、篮球俱乐部董事长、五谷神农董事长、南阳英宝董事长、香港鹏威执行董事等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赊店老酒原为国有企业,2009年,47岁的单森林收购赊店集团,成立了河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并一直担任董事长至今‌。

天眼查显示,单森林持股比例为40.4312%,其余股东均为个人。

在单森林被留置前,其一致行动人、森霸传感副总经理及非独立董事单颖的减持套现行为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森霸传感发布的公告,单颖计划在2025年2月6日至2025年5月5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30.59万股,占总股本的0.82%。按照当时收盘价测算,套现金额约2215.9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单颖曾担任过赊店老酒销售公司总经理。

发展研究院专家蔡学飞认为,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的象征,一旦卷入负面新闻,尽管不一定会直接重创企业的日常运营。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连带影响也可能会影响企业内部正常的战略制定与执行,从而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

赊店老酒曾位列豫酒之首,现年销售额不足10亿元

赊店老酒为河南白酒老字号品牌,上个世纪90年代巅峰时期年销售额一度逼近7亿元。

2009年,赊店老酒实施国企改制,单森林正式接手。2011年,在“豫酒振兴”大会上首次 “豫酒六朵金花”评选中,赊店位于第六位,前五位分别为仰韶、宋河、杜康、宝丰、张弓。

2018年2月,河南省根据2017年度重点酒企入库税收等指标综合评定,再次评选出了豫酒“五朵金花”和“五朵银花”,五朵金花为赊店、仰韶、宋河、五谷春、洛阳杜康;赊店位列豫酒“五朵金花”之首。

2021年7月份,河南省白酒业转型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再次评出了河南省的“五金五银”。五朵金花分别是仰韶、赊店、五谷春、杜康和皇沟御酒。赊店被仰韶反超。

如今,赊店的规模却一直处于10亿元以下,在当地白酒市场中处于第三梯队。

《2023年河南酒类行业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赊店、皇沟御酒、五谷春、宋河连续多年在6亿元到10亿元销售范围内徘徊。

报告中还指出,豫酒品牌已经形成了梯度发展的态势,仰韶酒业(超50亿)领头,洛阳杜康(24.08亿)、宝丰酒业(超10亿)次之,赊店老酒、皇沟酒业、五谷春酒业、宋河酒业等跟随其后。

产品线聚焦中低端,缺乏全国化品牌势能

曾经的豫酒之首为何节节败退?

据官网介绍,赊店老酒主要产品有赊店青花瓷系列、元青花洞藏年份系列、赊店·名荘系列、“二月河”、“风雅颂”系列,主要市场分布在以郑州、开封、洛阳为主的河南各市县及省外20多个省市和地区。

“近几年虽然表面热闹,实际压力更大了。赊店虽然赞助活动多,但终端利润越来越薄,比如元青花系列价格透明,网上比价严重,卖一瓶赚不到10块钱。” 南阳一位烟酒店老板李女士表示,高端市场根本打不过茅台五粮液,消费者送礼还是认外地品牌,赊店只能在聚会场景卖低价产品。去年库存积压了30%,公司还要求压货,资金周转都困难。

上市未果也成为阻碍赊店老酒的因素之一。

自2015年首次有上市意向以来,赊店老酒的上市计划已经历经10年,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推进。

据了解,自2015年初,赊店老酒启动上市辅导。2017年获小村资本投资后,选定国泰君安证券为辅导机构,正式踏上A股上市之路。2019年,公司目标2020年于主板上市。至2022年,赊店老酒视该年为上市冲刺之年,全员围绕上市与销售开展工作。2023年2月的工作动员大会上,赊店老酒仍志在成为豫酒首家上市企业。

郑州的一位酒类经销商张先生表示:“赊店老酒的规模相对较小,年销售额尚未达到10亿元,在省内市场中位列第三梯队,难以与仰韶、杜康等较量。上市喊了十年没动静,资本运作太慢。产品线太集中在中低端,高端酒缺乏品牌溢价,光靠扫码红包促销治标不治本。若不尽快进行调整,恐怕迟早被外地酒企挤垮。”

贵州白酒分析师李行指出:“赊店老酒的核心问题在于其规模长期停滞于10亿元以下,产品线聚焦中低端,缺乏全国化品牌势能。对比仰韶超50亿营收,赊店在豫酒梯队中已显掉队。”

他还谈到,“要跳出困境,当下赊店老酒需解决三大难题:提升高端产品占比以突破“面子消费”壁垒、加速资本运作以支撑产能与渠道扩张、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国化布局。”

豫酒振兴,外地酒“碾压”下的本土尴尬

赊店老酒的落寞并非个例,河南市场已经被大量的外地名酒企业占领。

报告显示,2023年,全省白酒销售额668.19亿元,省内品牌流通数据销售额为142.36亿元。

这意味着河南超650亿的白酒市场,豫酒占比仅20%左右。

发展研究院专家肖竹青指出,河南市场是中国成长最迅速的酱香酒市场,同时也是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品牌除本土市场外最大的白酒消费市场。尽管河南本土的白酒企业,如宋河、杜康、张弓、赊店等,在历史上曾享有盛誉,但目前它们正面临着颇为尴尬的境地。

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河南市场,销售额位居前十的十七大知名酒企中,外地酒合计占据95%的市场份额。

肖竹青指出,从本质上讲,高端白酒更多地扮演着社交属性和面子消费的载体。而河南本土白酒的平均客单价相对较低,高端白酒市场则主要被茅台、五粮液、洋河等白酒占据。

河南的白酒爱好者王先生提到,“在送礼的场合,我通常不会选赊店老酒,更倾向于茅台或五粮液这样的高端品牌。但在与朋友聚会时,会选择赊店。”他认为,在河南地区,赊店老酒认可度较高,但河南地处中原,对很多白酒品牌都有广泛的认可。

洛阳的白酒爱好者杨先生透露,在送礼的场合,本地酒已不再是首选,很少有人选择它们作为赠礼。

郑州的李女士同样指出,河南市场现如今多被外地酒占据,尤其是茅台和五粮液大行其道。在挑选送礼用酒时,赊店老酒显得相对冷门。

河南南阳一位酒厂工作人员提到,近年来许多白酒厂家面临倒闭,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外地酒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

“河南酒有潜力,比如仰韶年销超50亿,赊店品牌价值豫酒第一,但短板也很明显:高端市场被垄断,品牌溢价不足。要想走出去,必须解决‘低端化’标签,同时借助豫酒振兴政策,联合省内酒企打造‘豫酒矩阵’,避免单打独斗。”业内专家直言道。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