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小米CEO“雷军”配音视频,这些视频内容锐评了堵车、假期、调休、游戏等一切热门话题,不仅言辞犀利,甚至还穿插了一些不文明用语,引发网络关注。
实际上,这些视频中的声音并非出自雷军本人,而是AI配音。
在网络平台上,网友还能看到“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因口型和声音与本人相符,部分老人信以为真而下单。
对此,张文宏不得不向平台方投诉,其表示自己也曾考虑过报警,但对方一天换一个账号,而且全是虚拟的,就像幽灵一般难以描述,只能寄希望于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从恶搞企业家雷军到AI制作张文宏医生音视频为自己带货,甚至还有不法分子利用AI深度合成视频,进行诈骗。
过去一年,AI深度合成音视频侵权现象愈演愈烈,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甚至有人通过“偷”声音,仿冒他人亲属声音进行诈骗。
日前,央视新闻揭露AI合成名人音视频乱象。
据报道,去年3月,刘德华电影公司发布声明,称有网友利用AI制作的刘德华声音,为自己博取流量。这些虚假账号会通过盗版网站散布关于演唱会相关不实信息,收取门票订金等。
央视新闻调查发现,实现AI深度合成音视频并不算难事,甚至在一些购物平台,AI深度合成技术已经成为众多网店牟利的工具,只需花费几十元,就可定制AI深度合成名人音视频。
专家指出,当前有很多开源的这些软件和工具都可以实现这种换声换脸的效果,可以供网民自由下载,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安装和使用。
但不论换声还是换脸软件,不同的场景需要调整相应的参数,步骤较多,属于半专业软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所以不被网民熟知。
然而,目前在短视频平台已有众多主播在教网民使用相关软件。
两年前,因技术尚不成熟,AI生成的语音“一眼假”,但随着算法的不断迭代升级,在高性能设备和高精度模型的双重助力下,如今已升级到“真假难辨”,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未经授权,不得深度合成制作发布他人信息。网店接单AI深度合成制作名人视频,已经属于侵权行为,并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不仅是名人,普通人甚至动画形象,如果未经本人或版权方同意,就用AI合成制作其音视频,也可以判断为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编辑: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