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联合利华猛踩“油门”,四大新政刺激中国区增长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蓝鲸财经 时间:2025-02-17 11:04:18

文|未来迹FBeauty

今日(2月13日),联合利华发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度财报。2024全年,集团营业额为60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09.61亿),同比增长1.9%,大盘业绩有所回暖。不过,营业利润为9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2.67亿),同比下降3.7%,主要受到“生产力计划”的影响,增收不增利。

对此喜忧参半的成绩单,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司马翰(Hein Schumacher)表示,“我们在2024年采取的措施,包括推出‘2030年增长行动计划’、持续投资品牌和渠道优化,让我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有信心在未来几年实现目标。”

这是司马翰自2023年7月继任后,在其领导下完成的首份完整的年报,代表他领导的联合利华“增长行动计划”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持续承压的中国市场,联合利华并没有泄气,而是又亮出了四大新策略,对外释放了颇为积极的信号。

中国市场中个位数下滑,联合利华提出四大新策略

联合利华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太稳定。

《FBeauty未来迹》整理发现,2020年至2024年期间,除了在2021年,联合利华中国获得14.3%的高增长外,其余年份在“下滑”和“上涨”之间“反复横跳”。

2024年,联合利华亚太非洲地区基本销售额增长3.1%。其中印度地区增长1.8%,而中国市场下滑了中个位数。财报指出,除了食品外,联合利华所有类别均表现疲软。

面对这一挑战,联合利华决定采取四项策略,加强中国业务:

1、在市场低迷期,增强自身业务能力;

2、加强投资组合的高端化,并转变自身市场营销方式;

3、利用社交媒体激发消费需求,并通过直面消费者的方式,在新兴且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渠道中推动销售增长;

4、嵌入数字销售工具,扩大在低线城市和小型商店的覆盖范围。

简言之,联合利华正在通过“结构性调整+数字化突围”的双轨战略,重塑中国市场的增长逻辑。除了专注提升业务能力外,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市场、营销及零售端实施的一系列策略,不仅更为详尽有落实路径,而且更加贴近本土实际。

尽管业绩表现跌宕起伏,但联合利华对中国美妆市场一直保持信心。

年初,联合利华大中华区总裁、美妆与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陈戈在接受《FBeauty未来迹》专访中表示,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整体发展具备较强韧性。“美妆企业可通过高效运营、创新研发、品牌矩阵等领域的持续耕耘,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并支撑需求释放。”

在此背景下,“聚焦、超越、加速”成为联合利华中国区2025年的战略关键词。而陈戈和联合利华上述“新四项”的思路大致一致:对现有核心品牌加大资源投入、提质升级;配合“社交优先”的营销策略、持续推动大规模创新、深化高端化布局和加强自身增长渠道,通过全方位业务提升实现“超越”;通过AI等数字工具提升企业效能、加速业务发展。

在联合利华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集团曾屡次“点名”中国市场,并表示中国市场拖了高端美妆业务的“后腿”。为此,联合利华在第三、四季度调整其市场推广策略,以提高品牌关注度,并更新了渠道策略,做出更精准的地域选择。

那么,过去一年,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有哪些具体动作?

联合利华中国,综合实力大幅增强

首先来看被联合利华视作重中之重的高端板块。

近些年,依靠持续投资收购,联合利华组建了由10大品牌构成的高端美妆矩阵,覆盖护肤、彩妆、护发三大赛道。其中,有8个品牌已经完成在中国市场的线上渠道铺设。

与此同时,联合利华开始“指挥”这些品牌进攻线下市场,并采用更具针对性、更贴合品牌理念的营销手法,有效巩固品牌形象。

以2024年动作频繁的纯素奢华美妆Hourglass和高端护肤品牌德美乐嘉为例。

近些年来,Hourglass一直在扩张中国线下渠道。现如今,其门店覆盖了华东、华北、华南、西北等多地区的14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数量近30家。以迅猛之势开店后,Hourglass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2024年12月,Hourglass在苏州仁恒仓街商业广场开设全国首家旗舰店,门店设计别具一格,呈现出简约、先锋等多种风格。今年1月,Hourglass还在上海开设了首场“纯素之红”主题展,以庆祝新款唇蜜“RED 0纯素之红”的发布。

开旗舰店、办主题展,Hourglass正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强化高端品牌形象,传递品牌文化,创造与消费者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而定位功效护肤的德美乐嘉,则专注于塑造品牌的专业形象。去年9月,德美乐嘉在上海开设首家直营美肤中心,旨在通过整合美肤研究、产品功效与个性化体验,将专业护肤方案引入大众日常。

除了市场动作,德美乐嘉也在营销端发力。例如在去年8月官宣宋佳为中国区首位品牌代言人,让实力派演员传递品牌对科技与护肤的深刻理解,并持续开展女性公益,提升品牌温度。

不过,快消巨头联合利华的“高端基因”一直没有摆脱被外界所质疑的尴尬。曾有业内人士直言,“联合利华很会做生意,但他们的团队以销售为主,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做品牌上”。从以上的动作可以看到,联合利华正以一种有序、目标清晰的步伐,在中国高端市场稳步前进,有望改变这种刻板印象。

其次,联合利华的日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扎实布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广阔的销售网络,形成了一个可靠稳定的“底盘”。作为一个老牌企业,联合利华还在持续更新旗下日化品牌产品,在社媒持续发声,巩固优势。而这也为联合利华在下沉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打下基础。

此外,联合利华也敏锐洞悉市场的细分化需求,于去年进博会上引入力士的高端系列——发之补给,创新性提出头发“营养饮”概念,进一步丰富洗护发类别。

值得一提的还有,联合利华正在增强自身“后方”实力。陈戈曾表示,联合利华的目标是通过塑造一个数字化、绿色的供应链体系,以实现端到端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5月,联合利华在广州从化挂牌企业自营出口监管仓,极大提高了出口效率,推动了产品的全球化分销;9月,联合利华全新美妆与健康业务品类工厂在合肥投产,进一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去年年底,联合利华推出了FTC(Factory-to-Consumer)数字化物流模式,极大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

由此可见,2024年,联合利华中国从“后端”供应链到“前端”品牌的实力有了综合性增强。随着中国市场深度落实这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新战略,新的局面将会出现。

核心品牌立大功,联合利华将专注高端

整体来看,联合利华2024年基础销售增长4.2%,销量增长2.9%,这一增长主要由集团核心品牌引领。财报显示,核心品牌的营业额占比超75%,基础销售增长达5.3%,销量增长3.8%。

联合利华旗下有五大业务板块: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和冰淇淋业务。2024年,除了个人护理部门,联合利华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了营业额增长。

其中,美容与健康部门全年表现强劲,全年营业额为132亿欧元(约合1000.7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其中,护发品牌以中个位数的速度保持增长,销量和价格均保持稳定。

此外,多芬、凡士林、旁氏等核心品牌都是推动部门增长的关键。联合利华表示,集团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推动该部门增长:1、强调核心品牌;2、通过有选择的国际扩张,扩大高端美容和健康产品组合;3、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加强整体竞争力。

个人护理部门全年营业额为1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31.1),同比下滑1.5%。其中,洁面产品销量实现低个位数,力士、卫宝两个品牌有所下滑,主要受到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利华正在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接触新品牌。《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2024年至今,联合利华共投资/收购了7个美妆洗护品牌。这些品牌大都成立于2020年之后,且具有鲜明的品牌特色。

这种引入“新血”优化组合的动作在今年还将继续。据外媒报道,联合利华可能在近期宣布对英国可持续个人护理品牌Wild的收购计划。如若传言为真,这将是联合利华开年以来完成的第二笔大额收购案,将成为多年来在个人护理领域最重要的收购之一。

品牌的收购和投资,是联合利华“减脂增肌”的策略重点,集团的转型目前仍在继续。2024年底,联合利华公布了“2030年增长行动计划”,高端美妆与健康板块发生多项重要变动。

其中,北美网红营养膳食品牌OLLY、高端护发品牌K18、奢华纯素品牌Hourglass以及洗护发品牌Nexxus代替四大冰淇淋品牌进入核心品牌阵列。司马翰表示,这四个品牌都属于美容和健康部门,能够推动产品组合的高端化。而集团的下一个关键目标,则是“打造无与伦比的卓越品牌”。

从全球到中国,作为一个百年快消品集团,联合利华正猛踩油门,以寻找新一轮的增长答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