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宁德时代恐终将失去电新王座?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侯兵hoping的光伏笔记 时间:2025-02-17 09:30:56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导读:资本市场崛起,风偏加持背景下,宁王,如何应对比亚迪的崛起?

截至2月15日,宁德时代11877亿市值,比亚迪10358亿市值,两者差距大幅缩窄至14%。随着比亚迪智驾业务的崛起,迅速追赶电新王者宁德时代。电新王座大战一触即发,“宁王”词汇,将成过去时?

宁德时代,如何迎战比亚迪?宁德时代参股多家智能汽车企业,谋求更大合作。后又选择了大举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并意欲进军智能电网领域构建更广泛的商业版图。此外,据传宁德时代也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升华其制造业属性。

比亚迪汽车领域的智能化,似乎更具备想象力。而比亚迪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汽车电池一体化等方面布局多年。宁德时代,略显匆忙。

敢问苍茫大地,电新王座,谁主沉浮?

01

光伏里没有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的骄傲,似乎有一半是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衬托的。

有人常常唏嘘:光伏行业里为何没有宁德时代?

你可以从许多方面回答这个问题,包括技术、产业格局甚至管理层。但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来源于商业模式的差异。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对接的客户,虽然都是汽车厂,理论是TO B的,但实质上却是TO C的。为何这么说?因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形成的高端形象,实际上正体现了对C端客户的品牌、高端和质量的价值认可。

宁德时代的客户清一色都是高端大气的智能汽车品牌或型号。

我们就看看主要竞争对手亿纬锂能及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动力电池客户,便可一目了然:

采用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有很多,以下是部分车型:

奇瑞汽车:2025款瑞虎9 C-DM、星途星纪元新ET增程版、星途星纪元ES增程版、瑞虎8plus鲲鹏e+。

吉利汽车:吉利远程幸福号福悦版、2024款吉利几何E萤火虫龙腾版。

上汽通用五菱:五菱宏光MINIEV。

江淮汽车:江淮EV3。

北汽新能源:自由王国VALA。

蓝电:蓝电E5 PLUS。

悦01:全系车型。

采用亿纬锂能电池的高端电动车主要有以下几款:

- 宝马iX1:宝马集团向亿纬锂能授予了价值超过百亿欧元的电芯生产需求合同,亿纬锂能为宝马iX1提供电池。

- 宝马新款i3:2024年9月上市的北京市场宝马新款i3搭载了亿纬锂能生产的高性能三元锂电池。

- 江淮瑞风RF8:“新国潮智能电混MPV”江淮瑞风RF8基于“MUSE共创智电架构”打造,是该架构下首款量产的中大型插电混动MPV,搭载了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

此外,长安启源等品牌的部分车型也采用了亿纬锂能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

猜你想问的是中创新航,其主要客户和车型如下:

- 乘用车领域: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小鹏汽车、零跑汽车、smart、吉利汽车。

- 商用车领域:吉利远程等。

配套车型

- 小鹏汽车:小鹏X9、小鹏P5。

- 零跑汽车:零跑C11、零跑C16、零跑C01。

- smart:smart精灵#1。

- 吉利商用车:吉利的E5L、远程V6E。

实际上,稍微高端一些的电动汽车主要采用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这就决定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门槛相对较高,市占率也很突出。而中低端汽车,会采用宁德以外的动力电池供应链。

这其实有TO C属性在里面,决定了品牌价值。

而光伏组件却恰恰相反,虽然他的客户理论上更分散,但大多都具备TO B属性。而B端的电力客户有更高的专业知识,对品牌力的认同,自然远逊于动力电池,更加追逐实际的效果和成本。

这种商业模式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光伏组件更内卷,品牌力需要更久的时间去沉淀,包括技术迭代也更加频繁。

然而,落到储能电池领域,情况就恰恰相反了。所以,宁德时代,也很难在储能电池领域复刻动力电池巨大的成功。至少,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难。所以,宁德需要自己下场做系统。

02

储能领域的危与机

危可能更多一些

当前,越来越多的下游储能系统集成商,选择宁德时代以外的电芯供应商了。

2022年,阳光电源与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其90%的电芯都来源于宁德时代。而2024年,阳光电源与中创新航达成战略合作,并在其此前全球最大储能项目中大量部署中航创新供应的电芯产品达到1500套。在其后的英国储能大项目中也大量使用中航创新的产品。此外阳光电源的电芯合作商还包括了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

2022年,海博思创最大供应商宁德时代,占其采购量的80%以上,到了2024年上半年下降为20%!此外,海博思创与亿纬锂能此前刚刚签署50GWH大单,进一步确立了宁德时代不是其优先考虑的供应商。

阳光电源和海博思创,分别是全球和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纷纷“抛弃”宁德时代,并扶持其他“专业化电芯供应商”。

这足以说明,宁德时代储能电芯业务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伴随着宁德时代进一步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这一趋势将愈演愈烈。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危矣!?

而宁德时代在不久前中标全球最大储能项目,中东阿联酋RTC19GWH项目,据说,也是卷价格所致。宁德时代在储能系统的领域的作风,有点像当年华为在组串式逆变器领域的成功一样。当然,宁德时代的电芯优势,决定了其在储能领域可能拥有更为广泛的成本优势。

阳光电源,其实,也已感受到了冲击。来自于系统集成商的反击,可能将要展开!故而,宁德的储能系统集成路径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储能领域正在形成电池企业、系统集成商、组件企业、逆变器企业四大阵营的多路角逐,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03

智驾正在下移

比亚迪智能汽车战略的深度执行,确立了智驾在低端车型的展开。而比亚迪这股智驾能力低价风,可能改变电动车商业格局。

中低端电动车型伴随着智驾能力的大幅提高,销售量也可能有所增加。宁德时代的高端动力电池是否会因此而受损呢?

伴随着比亚迪低价智能驾驶的普及和进入,新一轮电动车价格战是否也会开启呢?对高端电池冲击如何?

不得而知,谨慎观察。

04

宁王的成功

压抑的供应商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总额为1867亿,合同负债226亿,仅此两项,就占有上下游占款高达2000亿。而公司应收票据、账款及贴现1073亿。两者相差达到近1000亿,表明宁德时代通过“压榨”供应商占款,获得近千亿流动资金。其中金额最大的为应付账款。

而宁德时代,通过极致的上游供应商管理,实现了更低的成本。从事宁德供应链的相关人士告诉笔者,和宁德的合作,一些条款,颇为霸道。

当然,极致的上下游占款能力,表明了宁德时代的话语权强大,也体现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商业价值。

宁德与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两强独大,供应商真的是难啊!但是随着供应链体系的适者生存和洗牌,这种能力是否会受到负向影响呢。也不得而知。

05

动力电池的扩张

可能有边界?

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以外市场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排名及占比如下:

宁德时代:装车量达44.9GWh,同比增速12.1%,市占率为27.2%,位居首位。

LG新能源:装车量43.8GWh,增长率为6.9%,以26.5%的市占率位居第二。

SK On:装车量17.3GWh,增长率为6.2%,市占率为10.5%,位居第三。

三星SDI:装车量16.3GWh,增长率为17.9%,市占率为9.9%,位居第四。

松下:装车量16.2GWh,增速同比减少25.1%,市占率达9.8%,排名第五。

比亚迪:装车量6.0GWh,同比增长144.8%,市占率达到3.7%,排名第六。

PPES:装车量4.1GWh,市占率2.5%,同比增长70.1%,排名第七。

中创新航:装车量3.4GWh,同比增速达604.2%,市占率为2.1%,排名第八。

孚能科技:装车量3.1GWh,增长率108.1%,市占率为1.8%,位居第九。

PEVE:装车量2.1GWh,市占率1.3%,同比增长69.2%,排名第十。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在近年一举超过LG新能源,成为中国以外市场全球首位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LG新能源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磷酸铁锂布局动作缓慢,从2023年才开始生产;2、LG电芯+模组的方案成本远比宁德时代的CTP方案更高等。

宁德时代海外融资和产能建设,预计宁德时代海外占比仍将有所提升。但中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增速更快,预计将对宁德时代形成较大冲击,如中航新创增速达到6倍,比亚迪增速超100%等。

06

宁德的下一步

曾毓群曾表示,他预计开发和管理“零碳”电网的业务规模可能高达电动汽车电池业务的“10倍”。

宁德开始大量染指新型电力系统,这是正道,在这一领域,尚无绝对领先企业出现。而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新能源体系的核心之一,曾毓群甚至直言甚至将超过动力电池10倍,

宁德时代,也染指了光伏钙钛矿电池等领域,也曾被爆要收购TOP4之一的某光伏组件企业(当然这很狗血)。

最重要的是,传出,宁德开始进军AI和机器人,开始研究机器人本体了。

面对比亚迪快速推进的智能化战略,宁德又如何能够甘愿做个传统制造商呢?否则被比亚迪超越则是早晚的事了。

宁王,如何应对比亚迪的挑战?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