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业主咬碎了牙,也得看着邻居卷价格。
这两天,有增城中介发帖:总价110万,就能买到一套近地铁的新塘二手,面积约130平。
单价才8422元/平!
有网友表示:这个价格,比我三线城市的老家还便宜...
1
根据帖子,群星新邨这套二手单位,面积约130平。
中介表示:这位业主去年8月底才挂牌,挂牌价才140万,单价约1.07万/平。
得益于总价低,这几个月以来,该房源吸引了59位买家带看。
最终,这套房以110万成交,折合单价约8422元/平,创下了5年来小区成交新低!
帖子一发出来,就有引来了不少网友围观。
毕竟这个价格,放在市区刚需盘,可能连首付都有点勉强。
区仔找到了这个单位的户型图,也算是中规中矩的东北向两房,产品有20年前的风格:
大入户花园、大阳台、大两房。
之所以让周边业主难以接受的是,群星新邨的二手价格,真的太低了。
3个月之前,有媒体报道过新塘爆出的新低价,166万卖182平户型,单价约9100+/平。
现在呢,群星新邨以8422元/平成交,房价再打个九折。
贝壳数据显示,目前群星新邨二手均价约9808元/平,比起去年同期下跌了30%左右。
而且整个社区,光是在贝壳上挂牌的业主就超接近100个,竞争激烈。
事实上,这几年以群星新邨为代表的二手价格,就好像广州的楼市的缩影:
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比如这位业主,四年来一共降价15次。
从挂牌的375万,到24年11月实际成交的171.8万,业主降价了一半以上。
当然,比起“放血”的业主,更难受的是高位入手的朋友了。
早在2021年,群星新邨的成交价一度冲上2.1万/平,1.6-1.8万/平成交也不在少数
仅仅过了4年时间,这批业主如果现在放盘,免不得要面过半的亏损,上百万直接蒸发...
这也是为什么,一套8千多单价的房源出来,让“卷惯了”的增城业主,还是有点绷不住了。
2
区仔梳理发现,除了新塘之外,不少刚需主力板块,均价也扛不动1字头了。
比如,朱村。
在刚刚过去的1月,朱村成交了34套二手房,整个板块均价已下探到1万以下了。
更可怕的一点是,这可能还不是真正的底。
在30多套房中,能够坚守1字头的,大约只有5套!
细看还发现,无论是平层还是复式、是否在地铁口,甚至全新未住的二手盘,基本都在7000-9000元/平。
其中,打破朱村片区二手底价的小区代表,有叠溪花园。
目前,叠溪花园最新二手成交价,已经下探至5000+元/平。
这个价格,比起小区2019年一手网签均价(18940元/平),直接腰斩接近70%!
眼看着这个价格能出货,其他业主也开始跟进了。
可以看到,不少业主新挂牌的房源总价都在70万以内。其中最低仅挂牌6552元/平,是一套99平户型。
有业主降价,就像一条鲢鱼搅动了平静的水面,迅速带动了周边业主的心态波动。
跟叠溪花园类似的降价小区,在朱村一带还有不少。
以融创御园为例,贝壳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二手成交价由1.2万/平跌至8700元/平上下。
近几个月,该小区不少房源挂牌单价徘徊在1万/平。相比2021年高峰时1.5万/平均价,也是大幅回落。
再来看曾经的大热门科慧花园,1月成交均价跌至1万/平。
该小区2018年时,网签均价就高达1.9万/平,2023年成交均价为近几年最低,但也有1.76万/平。
可以发现,很多真心想卖房的业主,照着超低成交价来挂牌。
如此一来,小区价格会越卖越低、越低越卷。
3
对于现在放盘的增城业主,竞争确实很激烈。
但是对于有购房需求的刚需买家来说,却是大大的利好,纯纯的买方市场。
到底现在能不能买增城?
尽管市场上对于增城的争议满天飞,但不妨碍很多刚需买家用脚投票。
用数据说话,纵观最近一年时间,增城的二手成交创下了一个小高峰,四季度成交达到1172套。
据中原研究院监测,在过去一年广州10大一手成交活跃板块中,增城就占了4席,其中新塘、永和、荔城、朱村板块均在列。
当然,真正适合增城的,往往是明确自己需求,以及能真正做出取舍的人群。
1、本地人、通勤需求不高可以入。
对于增城本地人,或者自由工作者等对通勤要求不高的群体,可以放心买。
现在,增城二手房价大多在6000-12000元/平,选择面非常广。
买家用1/2白云价,甚至1/3海珠价,就能买到精装大三房,居住条件会有显著的改善。
广州增城发布
2、 对居住环境有更高要求群体
在通勤方面,最近的新塘距离市区不说最远,但是确实不近,距离珠城约40公里。
至于其他板块的通勤时间,基本不是多数人能承受的了。
用通勤时间换来的是,更舒适安静的环境,毕竟有些人就是想要更纯粹、更私密的生活空间,甚至年轻人来提前养老。
那么增城确实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甚至给到超预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