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实验室即服务”,生物科技出海新加坡的新动力上线了|出海参考 SEA Frontline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瑾瑜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2-15 12:03:58

图片AI生成

近日,新加坡生命科学研发平台Life Science Incubator (后文简称“LSI”)开业,标志着新加坡规模领先的共享实验室正式启动。

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的创新枢纽,LSI为其生物科技生态又添助力。

据钛媒体出海参考了解,该实验室位于被誉为“亚洲硅谷”的新加坡JTC one-north产业园区,专注于全球生物科技、医疗技术、食品科技等领域,为初创公司和跨国企业提供灵活、设备先进的实验空间。与此同时,LSI还将链接孵化器、高校、资本、产业链等方面的合作资源,加速生物技术和医疗创新的进程。

秉持着“实验室即服务”的理念,LSI不仅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加快其创新周期,还能作为加速平台,帮助落地新加坡的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生物产业链,充分利用新加坡作为生命科学创新枢纽的优势。

亚太地区的生命科学创新枢纽

新加坡一直是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枢纽。据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表示,2022年新加坡的生物制药行业的生产总值超过190亿新元。

(致辞者:新加坡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

随着更多生物医药公司和机构在新加坡落户,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从成熟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到众多初创企业通过孵化器加入,新加坡的生物科技产业在不断增长。数据显示, 从2019年到2020年,仅一年时间,新加坡从拥有141家医疗科技初创企业,翻倍至400多家。有咨询公司预测截止2032年,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每年的增长率或将超过61.5%。

目前全球前十大制药和科技企业中,有八家在新加坡设立重要业务。葛兰素史克、默克、辉瑞、诺华、罗氏制药、赛诺菲、艾伯维、安进等顶级生物制药企业均在新加坡设立了工厂。

当下,新加坡拥有超过50家医药工厂和300多家全球级生物科技及医疗科技企业。

LSI增设JTC one-north园区实验室背后的原因,是医药企业对高质量实验室的需求持续上升。此次LSI推出的共享实验室面积约2,000平米,规模是其新加坡首个共享孵化器的3倍。

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中,实验室运营成本往往占到50%-70%。因此,相较于成熟的制药企业而言,初创企业对共享实验室的需求更为迫切。共享实验不仅能帮助降低初创公司的运营成本,还能帮助其更高效融入产业生态。

“基础设施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SI的主要投资者Altea Investments (后简称“Altea”)首席投资官John Ratcliffe在现场的圆桌中强调。此外,更重要的是具备链接全球生态资源,促进产、学、研各界的跨领域合作的能力。Altea执行董事Olivia Geng博士在讨论中总结,Altea会利用其全球资源帮助LSI链接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使其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重要的生命科学创新枢纽。

LSI链接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生态合作伙伴ATLATL飞镖创新中心(后称ATLATL)高级总监Raymond Ng博士在圆桌讨论中提出,作为成功孵化过包括沙砾、礼新、凡恩世、高济、朗昇等一批知名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全球化生命科学研发创新平台,ATLATL所践行的“生命科学工程化”核心理念将与LSI产生高效协同,为更多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涵盖实验室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的一站式平台化服务,加速企业成长。

共享实验室入驻企业不仅能便捷获取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1400多件科研基础设备,也能加快达成与高校、临床研究机构之间的链接,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科研创意变成商业化产品的成功概率。这也是由投资方Altea、生态伙伴ATLATL以及A*STAR等组成的生物科技产业生态各方代表现场达成的共识。

该实验室也将助力中新两国在医疗保健、生物技术等领域实现资源互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瞄向新加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将新加坡选作它们全球化的起点。例如,2022年金斯瑞生物在新加坡启动了占地超过2,700平方米的蛋白质生产基地;2024年药明生物技术宣布将在新加坡投资14亿美元,设立研发与生物制造基地。

新加坡能不断吸引和聚集全球生物科技企业,主要得益于新加坡在软件、硬件及内外政策这三方面构建的强有力支持。

首先,新加坡聚集了全球高端研发及制造设备企业,这打下了新加坡成为高端制造中心的硬件基础条件;硬件基础条件之外,新加坡聚集了众多跨国医药公司、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生命科学商业生态圈,也吸引了专业人才的高度聚集,形成了完备的全球专业人才库。

再次,新加坡持续地在政策、资金上进行扶持,如刘燕玲部长在发言中介绍,生物医药行业一直是新加坡经济的基石,政府在“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RIE2025)中承诺,在2021至2025年期间,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即280亿新元,用于推动知识型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而生物科技作为其中重要的发展产业。除了资金的支持外,还在生物医药领域推行“公私合作”的方式,通过公共科研机构和市场化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和经验互补,加快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进程。

最后,作为全球的贸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不仅出口辐射东南亚,也是出口欧美的合规试验地。

这也是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把目光首先放在新加坡的原因。随着新加坡生物医药行业的多元化生态系统不断壮大和完善,会为以全球化为目标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钛媒体出海参考现场了解到,新加坡计划在2030年前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领域成立孵化多家初创公司。

在LSI共享实验室的开幕仪式现场,刘燕玲部长向钛媒体出海参考表示:“新加坡致力于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创新的中心。我们欢迎更多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与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

(本文首发于,编辑|杨秀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