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一大波新车集中降价,究竟是为何?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如风 智选车 时间:2025-02-15 09:00:54

最近一大波新车降价,其中包括极狐多款新车直降3.2万元、领克08EM-P/07EM-P官宣直降1万元。

才过完年厂商就进行这样的大幅降价,车市明显“卷”疯了。

不过,我们却嗅到了和往年不一样的气息:除了降价幅度之大、车企快速跟进外,不同的是,高阶智驾成为触发“卷”的关键词。

这或许要从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开始说起。

前几天,比亚迪一口气上新了21款智驾版车型,包括秦PLUS DM-i、汉DM-i、宋PLUS EV、海鸥等爆款车型均搭载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其中有几个关键点值得一提:

1、比亚迪海鸥智驾版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指导价已经下探至7万级,并且支持高快领航、拨杆变道、自动/代客/遥控泊车、盲区监测等27项智驾功能,在同级市场中没有对手。

2、搭载高阶智驾后,比亚迪智驾版车型价格基本一致。以比亚迪海鸥智驾版305KM自由版为例,新增高阶智驾功能后,售价保持不变。

3、比亚迪智驾版车型价格区间覆盖7-25万级,品类涵盖轿车、SUV车型,这也是目前传统大厂和新势力都必争的地盘。

以上特点注定今年车市的竞争程度将更为激烈,不只在价格层面,更是在智驾层面,目前蝴蝶效应已经显现。

比亚迪的智驾版车型已经上市,短时间内势必会影响大量用户的选购决策,竞品以往可能在价格、配置等方面与比亚迪车型接近,但是现在就能看出有明显差距了,所以天平会往哪边倾斜相信大家心中已有答案。

此时还未大量上新高阶智驾车型的车企要稳定市场份额,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降价,以此弥补在智驾方面的不足。

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选择降价的品牌,它的智驾能力就不行,很有可能是还未对所有车型进行针对性地升级。

所以接下去一年内,甚至快的话在半年内,车企或将出现两种趋势:一是跟进比亚迪,增加高阶智驾功能的同时不加价,这在传统自主大厂中出现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在于它们财大气粗且体量大;二是不以高阶智驾为卖点的品牌,跟进极狐这样直接降价的方案。

换言之,之后车企要么“卷”智驾、要么“卷”价格,而这对于弱势品牌来说无疑是一场生存大逃杀。

那么有谁已经站在悬崖边了?

肯定有不少人会先想到新势力品牌,但是买它们的用户更追求新鲜感和智能化体验,估计短时间内不太会受到比亚迪这种传统品牌的影响。

另外,小鹏等新势力品牌在智驾能力上的领先优势已经是行业共识,这一大“护城河”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攻破。

所以危险将会率先逼近客户群体与比亚迪接近的合资品牌。现在合资品牌的销量、吸引力均大幅下滑,和主流国产新能源车型相比,普遍没有价格、配置优势。

比如东风日产的纯电动SUV车型——ARIYA艾睿雅,指导价为19.99万-28.29万元,即使终端降价5万元以上,但是销量也没有起色。

所以降价这条路对目前合资新能源车型来说,基本起不到急救效果,那么只能寄希望于领先的智驾技术。

但是合资品牌在智驾领域的自研技术进展普遍缓慢,公开消息显示不少品牌都选择与供应商合作。合资品牌选择供应商没什么问题,但是肯定要面临极大的成本压力,那么就不可能像比亚迪一样给几乎所有车型赋能高阶智驾,毕竟销量少,卖一辆智驾版车型可能比卖一辆普通版车型亏得更多。

所以对合资品牌而言,今年或许走入了一个死局。

最后,又到了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买车要继续观望吗?结合前文分析来看,今年车价将会有较大波动,所以建议最近想买车的朋友等等看。

一方面,现在不少车企都在推出免息政策,可以观望下目标品牌是否会跟进,如果是的话,那么能省下一大笔钱;

另一方面,短时间内其他品牌很难复制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模式,所以大部分车企应该会选择降价。如果你挑中的车是没有高阶智驾的,那么后面降价的可能性不小;

再一方面,高阶智驾现在已经有全民化的趋势,不少车型可能会在改款或者换代时进行针对性提升,那么我们之后买车也许能用相同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体验。

还是那句话,目前买新能源车无法避免被背刺,所以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比亚迪的21款智驾版车型无疑将敦促整个车市提升智驾能力,但是智驾技术费时费力还费钱,所以今年车企的淘汰速度将比往年还要快。

另外,全民智驾将新能源的准入门槛无限拔高,之后或许很难再见到新的品牌,小米或许就是最后一个新势力,你们觉得呢?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