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港股反复上演跳水与反攻的无缝衔接,有ETF换手率超2000%,主力观点大分歧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大力财经 时间:2025-02-15 00:00:28

2月14日讯(记者 闫军)从大跳水到大反攻,恒生科技两个交易日过山车行情演绎了“什么叫惊喜,什么叫刺激”。

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29%,报收5526.22点,单周狂飙7%创下3年新高。自1月14日低点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到30.56%。

指数的上涨体现在ETF上相当直观,2月14日,24只港股ETF涨幅超过3%,5只涨幅超过4%。其中,上涨最高的是博时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涨幅达到4.9%,这只产品场内规模仅1.67亿,但是成交额达到惊人的38.2亿元,换手率达到2140.14%。此外,涨幅超过4%的ETF还有华宝、富国和易方达旗下港股互联网ETF。

行情有多疯呢?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囊括的30只成份股均涨逾2%,22股涨超5%,8股喜提两位数涨幅,整体涨幅中位数高达7.12%。

港股互联网ETF基金经理丰晨成指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态度出现反转,这从电商巨头巨头阿里巴巴近期的走势可见一斑。受到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在外资投资者看来,Deepseek点燃了中国科技股复兴的希望。

多重利好推动港股走牛

AI热潮带动下,港股整体投资气氛高涨,业内机构多数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底层资产价格有望迎来重估,未来有望重新被赋予AI溢价。

随着一波大涨拉开序幕,不过,近两个交易日,在恒生科技指数来到高位后,先是跳水,随后开启强势大反弹。2月13日-14日,涨幅4.64%,回撤-3.7%,振幅达到6.15%,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金在高位上的谨慎。

如何看待这一轮的大涨,华夏基金等机构认为,春节后多重利好叠加推动了本来行情。

首先,AI圈黑马DeepSeek带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成为今年A股、港股的主线。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优势引发市场波动,或推动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科技企业在AI赛道的技术潜力,科技股或迎来价值重估行情。

其次,阿里与苹果合作利好消息催动。2月12日,据the information消息,苹果将与阿里巴巴合作为国内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次日,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确认了阿里与苹果合作传闻。在业内看来,相关消息意义大于具体效益,这说明中美两大巨企有机会携手在科技领域上合作,对于A股、港股上市的科技股掀起了估值释放的正面效果。

在申万宏源看来,从字节/豆包初步验证国内AI需求/应用,到Deepseek唤醒推理放量需求,再到苹果与阿里合作,隐含的均是本土化、多元化的趋势以及云主线的回归。

第三,全球对冲资金在买入中国资产,港股是第一站。在德银、贝莱德、瑞银等外资机构纷纷喊话看多中国后,外资真金白银买入也进一步得到披露。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表示,截至2月7日,高盛全球范围内的主经纪商(PB)业务中,中国在岸和离岸股票合计成为今年“名义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即在2月3日-7日当周,出现了对冲基金4个多月来购买中国资产的最强劲浪潮。此前对冲基金大佬泰珀更是曾放言“买入一切中国资产”,其旗下Appaloosa LP的13F披露文件显示,这家对冲基金在第四季度全面增持了中概股和中国股票基金。

第四,南向资金的加持。2月14日,南向资金实时买入达87亿元。截至13日,南向资金成交总额达到1541.36亿。

在机构看来,南向资金及产业资本回购持续注入,提升了港股的韧性。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达到8078.69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5倍,创下最大年度净买入规模。2025年1月,南下资金月净流入额达到1256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单月最高,显示了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持续看好。

资金在科技股上做“减法”

不过,随着指数大涨,止盈资金在ETF上开始做减法。

截至2月13日,权益ETF(包含QDII股票基金)年内资金净流出近240亿元,资金流出前五名中,涨幅较好华夏科创板ETF流出最多,达88亿元,嘉实科创板芯片ETF流出47亿元,另外三只均为QDII基金,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以及华夏恒生ETF分别净流出55.5亿元、41.6亿元以及35.4亿元。合计20只股票ETF+QDII基金流出超10亿元。

从资金净流出比较大的QDII ETF来看,海外互联网、恒生科技净流出居前。

在业内看来,资金在当前流出并不奇怪,一方面是止盈资金获利离场;另一方面,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指数已经超过去年924行情的5649.27点的高位,按照惯例,资金在回本阶段亦有离场的现象。

牛市能不能继续?机构有了大分歧

对于恒生科技后续如何走?机构观点分歧较大。

华夏基金指出,低估值仍是港股市场的优势。港股市场情绪逐渐回暖,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盈率(PE-TTM)仅为22.69倍,低于成立以来78.19%的时间。这使得港股市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展望后市,丰晨成认为,尽管短期看来,投资者的交易焦点仍然只是中国互联网板块;中期看,中国科技行业的持续增长势头以及政策支持地产行业的迹象,有望持续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情绪。

不过,中金在港股再度大涨的几点思考中表示,在本轮港股大涨中,总体还是一个结构市,而且是更为极致的结构市,只有20%多的股票跑赢指数(924行情有超过60%的个股跑赢指数)。

但就能靠这些小范围个股推动整体指数上涨且跑赢A股,主要的原因是:1)港股整体盘子小;2)港股的软件股和大厂更多,这个A股没有;3)指数构建上,恒生系列指数人为限定了个股权重上限是8%,所以会使得中小公司对指数的拉动效果上更大。

此外,中金还表示,本轮大涨中,长线外资没有参与,应该是被动资金,交易资金等短线外资参与。如果未来科技改变和解决了整体宏观去杠杆和收缩问题,宏观总量政策配合加码,这一轮行情将进一步扩散到整个市场,如无,还是继续结构行情。

(记者 闫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