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DeepSeek引“六小虎”竞逐 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落地苏州,李开复强调要率先实现商业落地闭环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云飞 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25-02-14 23:30:13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文多

宣布与阿里云联合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之后,零一万物又有新动作。

2月14日,零一万物宣布与中细软集团、超媒体集团(原现代传播集团)、创新奇智科技集团、倍漾量化、呈元科技、穹彻科技、随锐科技等企业在苏州共同成立产业大模型基地,打造制造、金融、医疗、政务等多个领域的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一个月前,李开复向外界表示,零一万物将不再追求训练超级大模型,但会继续训练参数适中而更快、更便宜的模型,并基于后者打造可以赚钱的应用。零一万物也成为第一家公开大幅调整发展方向的中国大模型独角兽。如今产业大模型基地落子苏州,并一口气宣布与7家公司在不同领域的产业大模型计划,也可以看出零一万物对于大模型商业化的迫切需求和探索。

2025年开年,DeepSeek的爆火出圈,在中国大模型领域造成了层层冲击,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是:经过2024年不断收敛,字节+阿里+六小虎(智谱AI、百川智能、阶跃星辰、零一万物、月之暗面、Minimax)的格局基本稳定,现在DeepSeek来了,原本的头部玩家们怎么接招?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现场表示,在基座模型性能不断提升的当下,应用将百花齐放,这为中国团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要率先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闭环。

战略转型 零一万物加速商业化落地

在今年1月宣布战略转型并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开复坦言,只有大厂能够“烧”(指重金投入)超大模型,他同时表示,零一万物的内部转型路径,提前规划了至少半年。

回过头看,2024年5月,发布Yi-Large大模型后,零一万物内部对Scailing Law(规模化法则)的边际收益递减进行推演,最终决定放弃训练原定万亿参数的超大模型Yi-X-Large,而转为训练更具商业落地前景的混合专家模型Yi-Lightning。

2024年10月,零一万物对外发布了基于“Yi模型构建”的一整套大模型To B(面向企业)解决方案。

今年初,零一万物宣布与阿里云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补强自身超大参数模型的布局的同时,正式宣布聚焦参数适中、推理速度快、推理成本低的轻量化模型,以产业大模型发力商业落地。如今,零一万物宣布产业大模型基地落地苏州,这也意味着其商业化进程继续加快。

对于零一万物与阿里的关系,零一万物表示,阿里的通义系列大模型将作为具有强大通用能力的“教师模型”,零一万物则拥有高性价比模型能力,能够敏捷、批量地训练垂直、定向的产业大模型。

“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是要考虑怎么样去善用每一块钱,而不是弄更多GPU来烧。”李开复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盲目坚持一些负担不起的东西,对初创公司来说并不是正确和健康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发现,此次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基地合作伙伴名单中的创新奇智、倍漾量化、呈元科技、穹彻科技、随锐科技均为“创新工场”被投企业。官方信息显示,零一万物已在零售、金融、游戏、能源等领域内展开大模型能力的产业化落地探索,后续将探索教育、能源、文旅、消费等更多领域的产业大模型。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图片企业提供

DeepSeek火爆 “六小虎”如何应战?

2025年开年以来,DeepSeek以黑马之姿让基座模型的技术竞赛更加“红海市场”和头部化。

自1月20日DeepSeek-R1模型正式发布以来,DeepSeek的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下载热潮。据SensorTower数据显示,DeepSeek App在上线的18天内累计下载量已突破1600万次,这一数字较ChatGPT首次发布时的900万增长了近80%,其日活迅速突破2000万,超越了豆包、Kimi、智谱清言等一众大模型To C应用。

有业内人士分析,发力模型商业化或许是面对DeepSeek技术挑战时另辟蹊径的发展策略。即便基座模型存在差异,但早早积累起的C端用户心智、B端行业Know-how(技术诀窍)仍可称得上是壁垒所在。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发现,大模型初创公司在2024年已经开始分化,不仅是零一万物,包括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等大模型公司都在探索商业化和B端运用场景。2024年8月,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开始将一部分精力放到B端业务上,他们正式发布了Kimi企业级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探索在B端的商业模式。

百川智能则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推出“一大四小”共5款AI医疗产品。另据公开报道,MiniMax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在2024年的净收入将达到7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收入来自其C端AI社交产品Talkie上的广告。在一直难以商业化的AI初创公司中,这已是一个很高的预测数据。

AI六小虎业务方向出现分化

李开复在现场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产业的关键节点,大模型绝非‘空中楼阁’,而是驱动实体经济的核心引擎。”在零一万物公布To B战略发布会上他也曾表示,中国整个AI 2.0的发展,除了激动人心的技术发布之外,如今已经进入“落地为王”阶段。何为落地为王?就是不谈太多AGI(通用人工智能)和未来的梦想,更多要看到商机在哪里。

早在零一万物宣布放弃超大模型训练时,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曾向记者分析称,对于大模型创业公司来说,2025年商业落地能力会很关键,会有一个明显的加速期。

“因为之前AI四小龙,技术研发走在商业化前面太多,最终都没有跑出来,投资人会吸取这方面的教训,所以对商业化能力的评估会更加务实。”况玉清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