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零一万物商业化加速:苏州建基地 预备量产行业大模型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亿邦动力网 时间:2025-02-14 18:30:24

2025年是AI-First应用爆发的元年,如何让大模型黑科技走出实验室赋能各行各业,创造真金白银的价值,已成为行业目前的核心议题。

继1 月2 日与阿里云联合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之后,零一万物再度于产业大模型方向落子。2月14日,零一万物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成立的产业大模型基地正式授牌。此次于苏州高新区落地的“产业大模型基地”不仅进一步加速了零一万物模型能力商业落地的进程,也为中国大模型产业的商业化进阶提供了新范式。

作为聚焦垂直产业的大模型基地,该基地将重点打造制造、金融、医疗、政务等多个领域的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携手中细软集团、超媒体集团(原现代传播集团)、创新奇智、倍漾量化、呈元科技、穹彻科技、随锐科技等头部产业链伙伴,探索大模型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产业化路径。

2月14日,零一万物与苏州高新区联合成立的产业大模型基地正式授牌。授牌仪式现场,苏州市副市长毛伟,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宋长宝,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马杰共同出席。阿里云CTO周靖人也发来祝福视频,祝贺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基地授牌仪式圆满成功。

1、“产业大模型基地”聚焦制造、金融等领域

授牌仪式现场,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马杰介绍了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基地的首批重点落地领域:

- 与中细软集团合作,共建知识产权大模型;

- 与超媒体集团合作,打造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大模型;

- 与创新奇智合作,瞄准制造场景研发制造大模型;

- 与倍漾量化合作,聚焦产业大模型在金融领域落地;

- 与呈元科技合作,推进生物大模型探索;

- 与穹彻科技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大模型;

- 与随锐科技合作,共同开发视频会议大模型。

整体来看,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基地首批公布的行业解决方案展现出鲜明的产业特征——以行业融合应用为需求牵引,携手产业领军高新企业,把大模型“超级大脑”凝练为领域专家,从点到面深入加速苏州大模型生态发展,实现大模型智赋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

以零一万物与中细软集团合作共建的知识产权大模型为例,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大模型技术能力精准切入该领域的垂直场景,破解行业长期存在的效率与专业壁垒,切实帮助企业实现AI化转型。知识产权相关业务流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言而喻,不仅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繁杂的工作流,具备跨领域专业知识与法律素养,还需时刻紧跟行业前沿和全球政策法规动态。此类高门槛导致传统服务机构普遍面临人才供给不足、服务质量难保障等问题,进而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零一万物选择与中国领先的大型综合性创新科技服务平台中细软集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拥有AI产业应用持续成功经验的智枢资本AI团队,三方合资成立知识产权大模型公司,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虎丘区委书记宋长宝、中细软集团董事长孔军民、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马杰、知识产权大模型公司CEO李旭等共同宣布公司成立并揭牌。

依托零一万物在大模型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知识产权大模型公司旨在结合知识产权垂直场景的具体需求,通过领先的垂类大模型构建知识产权服务AI智能体,融入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流,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务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企业创新门槛,协助企业加速AI化转型,为企业创新转化保驾护航。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产业的关键节点,大模型绝非‘空中楼阁’,而是驱动实体经济的核心引擎。”李开复博士在现场强调。这一判断与苏州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形成战略呼应。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在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后续,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基地将会不断拓展落地领域,基于自身模型能力与合作伙伴深度共建,探索教育、能源、文旅、消费等更多领域的产业大模型,持续把全球最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创新优先带到苏州,加速“人工智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融合创新,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2、探索AI应用弯道超车“中国路径”

随着大模型性能的持续突破与规模化部署成本的不断降低,2025年中国大模型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落地为王”的AI应用井喷期。

在此背景下,零一万物选择立足于中国市场的特殊优势与自身技术能力长板,以“轻量化模型+产业向深耕”破题。

经过为期半年多的探索验证,零一万物认为,参数适中同时性能优异、推理速度更快、推理成本更低的轻量化模型更适合商用场景,会成为AI-First应用爆发的催化剂。

2024年 10月发布的旗舰模型Yi-Lightning已验证了轻量化模型路线的可行性,在保持适中的千亿参数规模的前提下,模型性能对标万亿巨模型GPT-4o-2024-05-13,推理速度远快于GPT-4o的同时,Yi-Lightning模型价格仅为GPT-4o的 1/30(输入输出按3:1计算),更适合大规模商业落地的需求。

今年年初与阿里云共建的“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进一步补全了零一万物在超大参数模型方面的空缺。

零一万物与阿里云展开了独特的合作模式:通义系列大模型将作为具有强大通用能力的“教师模型”,零一万物拥有高性价比模型能力,能够敏捷批量训练垂直定向的产业大模型。双方联手将加速大模型的产业落地,拓宽大模型生态前景。

目前,零一万物已在零售、金融、游戏、能源等领域内展开大模型能力的产业化落地探索。与一批包含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大模型ToB解决方案也获得了中国移动、阿里云、华为、百胜中国、顺丰科技、孩子王、美图、飞书等头部客户的认可。

阿里云CTO周靖人表示,大模型和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中国开启全面智能化时代的必经之路。阿里云和零一万物合作成立了“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就是希望通过大小模型的协同进化,能够加速赋能实体产业,繁荣千行百业的大模型应用生态。苏州在制造、金融、医疗等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落地场景,正是孵化产业大模型创新应用的绝佳基地。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表示,在基座模型性能不断提升的当下,应用将百花齐放,这为中国团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2025年是AI-First应用爆发元年,产业基础扎实、应用场景丰富的苏州,正是产业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试验田。零一万物产业大模型基地会持续推进大模型深度融入制造、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催生出“需求-技术-价值”的正向循环,率先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闭环,以“人工智能+”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