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欧莱雅、宝洁、资生堂暗中角力,SASP究竟是什么?

IP属地 北京 编辑:陆辰风 蓝鲸财经 时间:2025-02-14 15:02:21

文|未来迹FBeauty

2025最有潜力的抗老科研方向已经出现!

过去几年,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抗老护肤市场,除了有基底膜抗老、节律护肤等科技受到企业们追捧传播,还有一些十分前沿科研成果在“暗中较劲”,与炎症衰老相关的SASP就是其中之一。

相关研究发现,机体中的衰老细胞(Senescence cell)会分泌细胞老化相关的分泌表型因子SASP(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用自己的“老人味儿”影响年轻细胞的生存环境,最终带来衰老的“扩散效应”。

围绕这一机制,欧莱雅、OLAY、茵芙莎等各大品牌已经展开了新一轮的科研竞赛,并大大提升原料开发和新品开发的效率。

那么,一个小小的SASP凭什么引起众多国际公司的“重点关注”呢?未来它会成为美妆抗老的主流方向吗?

美妆科研中的SASP是什么?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连相关产品的色系都巧合地选择了“黑色”或者“紫色”等比较“深”的颜色来凸显相关技术的厚重感,OLAY、茵芙莎等品牌甚至专门开辟了一条“黑”色的产品线,呈现最新的“黑科技”。

《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过去两年中,有以下中外品牌已经围绕衰老细胞及其分泌的SASP展开了技术角逐。

基本上,衰老细胞和SASP在各家企业中都属于最前沿的一块成果,应用到最核心的SKU升级或者新系列的开发上。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多个核心品牌“合围”的现象,足见各家企业对相关技术领域的重视。

但另一方面,各个品牌在集体发起抢位赛的同时,也在小心试探,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去针对SASP做科学传播,似乎仍在斟酌和试探一些可能性的方向。

那么,SASP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研究发现,在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之下,皮肤细胞工作和繁殖能力慢慢地下降。经过日积月累,这些细胞转变成了“不工作”也“不繁殖”的“职场老油条”——衰老细胞(Senescence cell),也被称为“僵尸细胞”。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衰老细胞和现实里的“职场老油条”有一个相似点——影响新员工“年轻细胞”的进步,制造更多的“老油条”。

而这些衰老细胞同化年轻细胞的工具正是其特有的“老人味”——SASP因子。研究发现,由SASP因子导致的衰老细胞的“同化效应”也是加速肌肤老化的诱因之一。

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加上外界紫外线照射、压力过大、不良饮食、熬夜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都会加速机体中的衰老细胞释放“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SASP中包含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会显著改变皮肤的微环境,因其中含有各种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SASP也被认为介导了慢性炎症,会导致皮肤的炎症老化(Inflamm-Aging),加速机体老化。[1]

据了解,炎症衰老是一种慢性的、低烈度的全身性炎症,也就是衰老相关慢性炎症,相关研究显示,炎症部位的血清中像IL-6,IL-8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增多,同样也会导致细胞的衰老。

虽然SASP并不是皮肤炎症衰老的唯一诱因,但细胞衰老之后,会加剧SASP的分泌。因此,SASP和衰老细胞之间形成了一种“蛋生鸡、鸡生蛋”的循环链,而这种循环链会导致肌肤衰老的加速。

事实上,炎症衰老的研究里其实包含了许多已有的抗老路径,因此围绕“炎症-衰老细胞-SASP-炎症”的循环开辟一条新科研路径,已经成为许多品牌在抗老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方向。《FBeauty未来迹》访谈发现,许多行业内资深研究专家认为,SASP是一个放眼未来具备确定性的技术方向。

对抗SASP的最好路径是什么?

SASP和衰老细胞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极为复杂,虽然在医学领域已经有相对较多的研究,但真正落地到美妆领域,仍旧非常考验这些“吃螃蟹”企业的科研能力。

在医学领域,靶向衰老细胞的疗法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Senolytic(清除衰老细胞)和Senomorphic(抑制病理性SASP信号),这两种策略在衰老和相关疾病中显示出治疗益处,包括延长寿命、减轻炎症和改善认知功能。

在医学层面,可以采用直接清除衰老细胞的手段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作为化妆品,在针对衰老细胞这一条路上,只能选择减少“衰老细胞”生成这条以“维护”为核心思路的技术路线。

例如欧莱雅的第三代黑精华,正是采用“防微杜渐”的思路,通过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配合S.F.E发酵精粹(鞘氨醇单胞菌提取物),控制“p16”和“p21”的表达, 稳定住大部分的皮肤细胞,避免它们“堕落”和“僵滞”(抑制衰老细胞的产生),成为明确抑制皮肤细胞衰老的代表作。

相对而言,抑制SASP的生成或抑制其发挥作用,成为更多品牌的技术选择。

例如,OLAY去年上市的淡纹黑管精华,率先应用PHCA酸直击衰老细胞,从根源解决细胞衰老问题。PHCA酸15分钟直击衰老细胞,24小时减少44.5%衰老细胞,从源头开始抗老,聚集抗氧、抗炎、抗老的强大功效于一体。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NK-κB进行SASP的“管理”,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在这一领域偏爱的技术方向。

相关研究表明,当NF-κB被激活,会响应各种刺激,其中包括T细胞、B细胞和模式识别受体的激活、氧化应激、物理应激、DNA损伤(遗传毒性应激)、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人们注意到NF-κB可以诱导各种促炎基因的激活和转录,同时在激活、分化和效应功能方面调节炎症T细胞。同时,NF-κB还可以促进氧化应激,对炎症和SASP产生影响。

简而言之,NF-κB对SASP的转录至关重要, 在细胞衰老或DNA损伤刺激时, NF-κB易位至细胞核, 与几个启动子共同作用结合SASP基因, 对其进行转录调节, 是SASP的“主要调节器”。

在NF-κB这条路径上,茵芙莎在新开发的黑晶水精华中,采用新成分南非凤凰草来调节SASP总开关NK-κB,来实现对SASP的“有效管理”。华熙生物旗下米蓓尔在此前发布的“3A紫精华”会通过乙酰基六肽-8减少SASP的释放。绽美娅最新发布的球PDRN能量棒,将球PDRN和球胶原技术相融合,有抑制部分衰老细胞分泌的SASP因子的作用。

就连日化品牌蒲地蓝也一直在探究蒲地蓝牙膏是否会通过介导NF-κB通路减轻口腔问题反应,以期达到显著的减轻口腔问题的作用。

不过,应对SASP还有第三条路径——让衰老细胞“返老还童”。

2025年1月15日,河南省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姬广聚研究员、薛愿超研究员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博鳌国际医院吴红金教授等人在 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该研究证实了细胞衰老可被逆转,并进而提出了一种名为“Senoreverse”的“返老还童”新策略,通过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ESC-Exo)通过其携带的 miR-302b逆转衰老细胞的增殖停滞,从而让衰老小鼠“返老还童”,为衰老细胞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Ago2 Clip-seq分析显示,miR-302b在hESC-Exo中富集,并特异性靶向细胞周期抑制基因 Cdkn1a和 Ccng2。在为期24个月的观察期内,miR-302b治疗逆转了衰老细胞(SnC)在体内的增殖停滞,从而在没有安全性问题的情况下实现了“返老还童”[3]。

不过,受限于技术、法规等多方因素,这一医学路径在美妆领域量产落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动衰老研究更完整

新技术方向的诞生,常常在市场上有一个“试错”的过程,美妆领域的炎症衰老和SASP也不例外,这由衰老细胞和SASP在机体中的作用决定。

事实上,衰老细胞和SASP在身体中并非一无是处。

相关研究表明,SASP如同一柄双刃剑,在正常细胞中能正向调节免疫反应、细胞生长抑制或细胞分化;而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能促进肿瘤迁移、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最终导致肿瘤转移。

可以说,SASP的促炎作用是机体正常修复反应的一部分,能保护人体免受细菌和病毒感染及有害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促进组织再生,例如在皮肤伤口愈合中。SASP因子也有助于胚胎发生过程中肢体和神经管的发育,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因而在生命进化中被保留下来。

简而言之,当身体能够“消化”和“承受”SASP时,SASP相当一条“小鲶鱼”,能够不断激活身体中免疫反应,帮助皮肤完成“新陈代谢”。例如在癌症的细胞治疗中,需要依靠一些炎症因子来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调动”免疫系统。

同样,衰老细胞仍在机体中承担“结构功能”,过度清理衰老细胞,而无法形成有效的补充,有可能破坏肌肤的结构作用。因此,衰老细胞与美白领域的黑色素一样,不能采用一刀切式地“清除”。

正因如此,在开展相关SASP的抗老科研中,品牌需要探究清楚皮肤细胞的SASP形成的机制,找到具体SASP的类型,并给到精准的应对方案,在“打击”有害SASP的同时,不损伤SASP的正常工作机制。

《FBeauty未来迹》在与资生堂科研人员的交流中发现,针对衰老细胞和SASP的基础研究与精准调控并非易事。在这个过于前沿的科技,仍有许多需要探索求证的地方,不少企业仍会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同样,在市场层面,将衰老细胞比作“僵尸细胞”的说法,同样有待商榷。而片面宣传衰老细胞和SASP的负面作用,存在误导消费者认知的可能性。

即便如此,衰老细胞和SASP的相关研究对于主攻抗老的品牌而言仍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SASP本身会作为肌肤细胞衰老状态的生物标志物,例如IL-6和IL-8会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来共同判断衰老的发生。对于认知和评价肌肤衰老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已有的皮肤衰老发生机制和衰老细胞、SASP带来的皮肤衰老属于共存关系,而非颠覆关系,这意味着,光老化、DNA损伤、端粒侵蚀等原有衰老路径上可以进一步添加SASP相关的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品牌可以进一步“补全”衰老机制的研究,并迭代明星产品或开发新的产品线。

同样,对于企业来说,类似喜默因、二裂酵母等成熟的成分,还会在对抗衰老细胞、SASP等通路上找到新的作用路径,进一步拓展相关成分的深入研究,延长明星成分的生命周期,并为科学传播创造更多有利的素材。

此外,相关研究也在推动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

例如,资生堂联合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Health and Welfare,IUHW)共同研发了可视化老化细胞成像技术:观察到正常的成纤维细胞有少量树突结构,而紫外线诱导以及正常老化的细胞则树突消失。并进一步发现老化细胞还能在皮肤内发生“扩散”。

由此看来,衰老细胞和SASP相关的研究,不仅仅是对皮肤抗老研究的补充与创新,对于各家企业而言,同样是一场全方位的科研实力较量。

[1] Boshi Wang, Jin Han, Jennifer H. Elisseeff & Marco Demaria.The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and its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25, pages 958–978 (2024)

[2] 皮肤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功效原料研究进展

[3] 姬广聚、薛愿超、吴红金。Exosomal miR-302b rejuvenates aging mice by reversing the proliferative arrest of senescent cells. Cell metabolism.2015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