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极点商业,作者 | 拉里斯,编辑 | Cindy
“就连最忠诚的三星粉丝,可能也不知道,今天是Galaxy S25国内发布会的日子。”2月11日,一位数码圈知名KOL叹息说。
当天,三星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新一代高端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S25系列,共推出S25、S25+、S25 Ultra三款机型,S25售价5999元起,S25+售价6999元起,S25 Ultra售价9699元起。
从在外观设计、周边硬件参数上,三星S25系列缺乏亮点,和之前产品基本保持一致。最值得一提的卖点是搭载的AI功能,基于端云结合的AI架构,三星强调这将带来更加自然、直观的交互体验,最大程度上发挥大模型的优势。
当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内卷,就连苹果iPhone也惨遭滑铁卢,2024年在中国出货量同比减少2成,1年内减少900万部。如何冲破国产品牌包围圈,AI不失为一个机会点。比如苹果,就选择与阿里巴巴合作,为中国市场的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
不过,相比苹果和阿里牵手消息,在业内外引发的各种震动。三星新一代高端旗舰在国内的正式推出,除了少部分到场媒体的朋友圈,这场发布会悄无声息——就连微博、虎扑等社交平台,也几乎无人讨论和关注,以至于一位媒体人士在朋友圈感慨:三星还有必要在中国举办发布会吗?
从全球出货量来看,三星手机一直稳居前列,但由于华为、vivo、OPPO等国产厂商的海外崛起,出货量承压。而在最大的中国市场,却一直是寒冬状态,在IDC发布的中国手机市场品牌榜中,三星甚至挤不进前十。
一代王者在中国落得如此下场,就连韩国媒体《现代经济日报》,近日也专门发表文章称,三星电子Galaxy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并没有展现出任何存在感。
竞争力不足,收割粉丝意图明显
产品力不足,同时价格奇高,是消费者对三星最新旗舰不关注的重要原因。
与春节前夕的海外发布会相比,2月11日的国内发布会,三星并没有特别新的内容曝光,只是之前发布会国行版本的展出。三星新品的AI功能虽然实力强劲,但在外观设计、内部配置等多方面都没有显著提升,甚至计划中的最强旗舰机此前还被曝出减配。
另外,S25新机发布不久,三星缺陷就被曝光出来了。之前搭载同款高通骁龙8至尊版芯片的三款手机被爆发热严重,没想到三星最新款也没能躲过这一劫。
外媒爆料大神YogeshBrar直接实锤,Galax yS25系列存在过热问题。其中Galaxy S25 Ultra只是小热一下,而标准版热得格外突出,简直就是“发热担当”。
据悉,三星为了解决手机发热问题,还给新机配备了大40%的散热铜管,本以为能“镇住”热量,结果还是失算了,这散热系统还是hold不住。
这也就意味着三星Galaxy S25在手机设计方面其实并不优秀,更何况,三星其他方面也算不得突出,比如充电方面,S25标准版有线充电功率仍停留在25W;S25+和S25 Ultra看齐,充电功率来到45W。同时根据现场媒体的测试,三款手机只支持到15W无线充电。除此之外,三款手机也仅仅是符合“Qi2Ready”的要求,并不是真正支持Qi2无线充电。
相比之下,国产手机品牌在无线充电功率上早已“一骑绝尘”。以小米为例,早在2021年就推出适配小米MIX4的立式风冷无线充电器,功率达到50W。近几年主流旗舰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之所以只有50W,那完全是因为有《规定》的限制——50W只是《规定》的上限,不是国产手机品牌的上限。
除此之外,三星已发布的新机中,外观设计、配置等内容,和售价完全不匹配,比如三星S25 Ultra 12G+256G国行起售价9699,同时还没有任何权益,这在国内手机品牌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同款手机不同配置之间的价格差也很大,比如S25 Ultra 12G+512GB的配置售价10699元,而16+1TB的配置售价13199元,价格差远超以往。
“三星手机总是会迅速跌价的,等待618之时在关注也不迟。”一位三星粉丝就坦言,现在价格入手根本不止。
可以看出,三星虽然在AI方面做的不错,但是整体来看并没有很大突破,这样的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可能并不高。甚至有消息曝出,三星未发布的Galaxy S25 Edge手机将减配。
1月23日,科技媒体AndroidHeadline发布博文,称三星最薄旗舰Galaxy S25 Edge手机将配备“减配”版高通骁龙8至尊版芯片SM8750-3-AB。
在高通官网查询可以知道,骁龙8Elite共有三个版本,型号分别是SM8750-AC、SM8750-AB和SM8750-3-AB,这三个版本都是基于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N3E)工艺制造。这是高通首次在同一代产品中推出三个差异化版本,其目的是满足不同厂商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SM8750-3-AB版本采用了独特的七核心设计,包含两个4.32GHz的Oryon超级核心和五个3.53GHz的性能核心,由于少了一个核心,这块芯片的实际性能并不算顶尖。
事实也正是如此,经过测试,就原始性能而言,该芯片在安兔兔跑分中得分相较于标准版低了2%,在Geekbench多核测试中得分低了7%。
虽然Galaxy S25 Edge的配置三星官方并未披露,但根据Galaxy S25 Edge的厚度和重量,“极点商业”认为减配的可能性不低,毕竟手机机身过薄,更加容易导致散热问题明显。
如果为了散热问题小幅降低芯片配置,那还能原谅。但是根据爆料,Galaxy S25 Edge还在电池容量和摄像头等方面减配了,据爆料称,Galaxy S25 Edge的电池容量不足4000毫安,摄像头像素也有所下降。
总的看下来,三星的这些操作就有点“收割粉丝”的感觉了,不管是此次发布的内容,还是三星宣传的“最强旗舰”,都有比较突出的缺陷,除了真爱粉,“极点商业”想不出有谁会购买Galaxy S25 Edge。
纵观业内,几乎所有手机厂商,最新一代旗舰机相较于上一代都是有提升的,同时还会力求将手机各项配置拉满。比如苹果,最新一代的苹果16 ProMax,其芯片就用上了自研的A18 Pro芯片,处理性能较上一代大大提升,同时在续航、拍摄、外观方面都有改进。
国产手机亦是如此,华为最顶尖的旗舰手机Mate 70 RS非凡大师版,可以说是汇集了手机设计、性能、影像等各方面的顶尖实力,配置方面不但搭载了最新旗舰芯片麒麟9000E,无论是CPU还是GPU的算力都得到大幅提升,还升级了内部架构,让手机在AI方面更加智能。
在“极点商业”看来,三星“蜜汁”操作,就有点收割粉丝的意味在里面了。这也难怪三星在国内没市场,和国内手机厂商一对比,三星能有销量才是怪事。
三星“骚”操作:区域差异化策略
此前在中国市场,三星主要以另一种方式“出圈”。“极点商业”发现,在一些演唱会的手机租用上,部分商家以三星S23U作为主要出租产品。
某手机租赁个体户向“极点商业”表示,如果是在知名歌手的演唱会,租借需求轻松上千,不过自己只有数十台手机,每台租赁价格70元/天,即便是淡季也能保证过万的收入。
不过,这个商机也正在被国产厂商夺走——比如vivo X200称为演唱会的宠儿,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也明确表示“很欣喜成为促进租赁行业的载体”。
演唱会是“小打小闹”,三星“捡起芝麻,丢了西瓜”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放弃了中国市场。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占率达19%,是全球销量最好的手机,但是在国内并非如此。
IDC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市场份额最高的是vivo手机,三星在国内的市占率仅有0.77%,不但距离一线品牌差距甚远,连一加、红魔等小众品牌都赶不上,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三星早些年的区域差异化策略,导致失去了中国市场。
IDC
为什么三星的区域差异化策略,仅仅只有中国不买账?这源自三星对待国内和其他地区的“双标”政策。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2016年的“电池门”事件,当时三星Note 7频繁爆炸,发售之后一个月内就爆了35起,事情发生之后,三星宣布在全球召回Note7,但所召回的市场却并不包括中国。对此,三星的解释是在中国所销售的Note7和其他国家使用的电池供应商不同,所以不存在安全隐患。
但三星很快就被打脸,Note7国行版在我国销售的半个月内,就发生多起电池爆炸事件。这在让我国消费者对三星信心彻底崩溃的同时,也让三星的出货量一路狂跌。据IDC数据显示,2017年Q1,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仅剩350万台,同比下滑60%,市场份额更是仅有3.3%。
此后,三星在国内的销量日渐衰落,伴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三星更是逐渐被边缘化。但即便如此,三星对国内市场依然采取区别对待的市场策略。
在2023年三星Galaxy S23系列全球发布会召开的同时,三星启动了先行者计划,在九个国家为先行者计划提供了256GB版免费升级到512GB版的升级福利,但对比之下,三星给到中国消费者的福利就显得极其寒酸,用户全款预定或能得到一个蓝牙耳机,或以旧换新补贴600元。
不仅如此,三星这几年推出的手机多次被指出存在问题,在黑猫上的投诉高达2967条,在12315上的投诉为235条,投诉内容包括续航、漏液、屏显等多方面内容。
一位消费者就在黑猫投诉表示,三星手机在购买之后出现了屏幕漏液、发热等多个问题,但三星的客服不但推诿责任,在与该消费者沟通的时候态度也不佳,同时,最终给出的方案竟是要求消费者自费修复、三星仅提供7折修复优惠。
另一消费者也遭受了如此待遇,购买手机之后,手机屏幕出现了黑斑,但客服也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虽然三星在全球范围内市场规模庞大,但是三星并未把中国市场放在心里。对中国市场的“双标”对待,伤害的也是为数不多的中国粉丝。
三星,还有多少故事可讲?
事实上,对产业链庞大的三星而言,在中国市场采取双标政策的,不止手机业务。
2月8日,三星宣布了一项大规模召回计划,涉及福特、奥迪以及Stellantis旗下的180196辆汽车,这些车辆所搭载的高压电池组存在故障风险,可能会引发火灾。
三星召回汽车视频
国内方面,使用了三星电池技术的有岚图free,但目前“极点商业”并未收到岚图汽车或者三星发布的召回公告。这是否意味着三星在汽车电池方面,也存在着“区域差异化”措施?
答案是显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召回的汽车型号里,奥迪、宝马、福特等品牌后续都放弃和三星的合作,换成了宁德时代或者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一众车企不约而同都放弃了三星的电池技术,明显反映出这些车企在电池技术方面不“信任”三星。
人不能在一条河里跌倒两次,此前,三星在手机电池上出了事,如今又在汽车电池上摔了个跟头,只能说三星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吸取过去的教训。
两次召回事件,反映出三星的不思进取,而三星电子在半导体方面的操作,则是三星“傲慢”的最好体现。
2024年,拜登开始实施《半导体法案》,三星电子虽然被禁止向我国出口半导体芯片,但法案的推出与实施,三星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这意味着三星在主观上也是想打压我国半导体行业的。
在《半导体法案》推出之后,我国三期大基金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类似于中芯国际等半导体企业,也基本能够满足国内手机、汽车等行业的需求。
这就导致三星电子借由《半导体法案》打压我国半导体企业的目的没有达成的同时,还损失了我国市场。虽说2024年的利润在美国的补贴下没有下滑,但美国的补贴能否持续是个未知数,三星损失的市场却是既定的,长期以往,三星利润势必下行。
三星母公司如此,三星手机自然也存在不少问题。出了上文提及的“减配”以外,最主要的还是缺乏差异化创新。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Z时代正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Z时代在购置新机时却是极其老到的,更加追求高性价比。他们会希望得到越级的性能体验,寻求更可靠的CPU满足游戏性能需求,在选购时,也会更多参考线上的评价和不同来源的信息。
为满足Z时代消费者这一需求,手机厂商们只能推出设计精良、性能到位、性价比较高的新机,华为手机主打的是鸿蒙生态,OV主打的是影音拍摄,红魔主打的是游戏电竞。
相比之下,三星没有特别突出的两点,此前备受好评的拍摄功能早被OV赶超,此次发布会重点提及的AI功能,在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之后也显得毫无特色。
如果只是国内如此,三星还能喘口气,毕竟国内市场一直不是三星的重点。致命的是,国内手机厂商都在拓宽海外市场,华为、OV、荣耀等手机都在寻求出海之路。
目前,华为已计划进军多达60个国家和地区,荣耀在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市场份额的第三大品牌,OPPO的手机业务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出货量占比已达约六成。
可以预见,如果三星还维持现有的发展体系,那么三星迟早会跌至谷底。
微软CEO纳德拉在《刷新》中指出:每个人、每个组织乃至每个社会,在达到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么对三星而言,中国市场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