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今年一月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止跌回稳和持续向好趋势,春节期间,龙头企业在大力促销下也迎来销售开门红。
从目前南方+记者拿到的各类数据来看,不管是政府部门的统计,还是第三方监测结果,都能够直观反映出,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目前在“止跌回稳”上取得的成效似乎更为明显:一手住宅方面,广深网签面积分别同比增长了69%和97.3%,二手住宅方面,两市亦分别有两到三成的增长。在全国楼市成交比较分化的背景下,广深可以说走出了自己相对独立和漂亮的行情。不管是以价换量,还是优惠促销,在市场体量庞大的一线城市,广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无疑也对全国楼市的整体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客观来说,对数据的认知和解读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和角度,不可否认的是,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形势下,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房企普遍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销售压力和转型压力。不管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面对这三种压力的“泰山压顶”,都倍感难受,甚至有点吃不消。一线城市在资源禀赋、政策机制和资本平台等方面,虽然有不少天然优势,这也是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羡慕不来的,但中国也有句俗话,“船小好调头,船大调头难。”在大环境、大气候的日益复杂剧变的情况下,一线城市的这些优势很可能也会成为自身翻越行业调整周期以及攻坚克难的某种包袱和压力。
2025年春节期间,广州楼市迎来开门红。 南方+ 柴亚娟 拍摄
那么问题来了,一月和春节的广深楼市,为什么能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和业内人士口中所说的“漂亮姿势”?在记者看来,不外乎有以下四大主因的推动。
楼市稳健的基石:人口净流入大
广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和全国人口净流入居前的一线城市,在持续吸引新市民前来就业发展和定居方面,自然有着毋庸置疑的独特魅力和活力。新市民群体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的重要来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才政策的优化,以及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建成,来自全球的高精尖缺人才加速集聚,广深的人口结构还将不断优化,年轻、高技能的人才比例持续上升。他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从刚需到改善,构成了支撑楼市稳定发展的首要基础。
新市民群体的扩大,意味着住房需求的持续增长。无论是租房还是购房,这一群体都是市场的活跃力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广深楼市的需求端逐渐显现出韧性,成为推动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因素之一。
市场回暖的催化剂:政策精准施策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广深两地一直未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而是在新政出台上显得尤为稳妥且针对性强。从保交楼到稳交易,再到促发展,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击中了市场的痛点。这些政策不仅注重解决当前的问题,更着眼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力求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转型。
例如,通过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加快项目审批流程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交付;同时,针对购房者的限购、限贷政策也进行了适度调整,降低了购房门槛,激发了市场的购买意愿。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市场下一步的回暖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提振了行业和置业者的信心。
市场升级的驱动力:企业转型创新
广深作为头部房企和龙头企业的聚集地,是许多头部和腰部龙头企业的总部和重仓所在地,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种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在第四代住宅的推广实践中,广深走在了全国前列。好房子的建设不再仅仅局限于居住功能的完善,更注重环保、智能、舒适等多维度的提升。
企业转型意识的增强,使得广深楼市在产品服务标准的迭代升级上更快一步。从绿色建筑到智能家居,从社区配套到物业服务,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市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抓住了市场转型升级的风口,为房企在逆市中崛起提供了可能。特别是保利、万科、华润、越秀、龙湖、鹏瑞、新世界等龙头企业近期在广州推出的一些高品质和高得房率的新一代住宅,受到了广场的广泛认可,成为热销的主力产品。
耀胜新世界春节期间举办了非遗瓷器瑰宝新春特展以及非遗文化 手作课堂,吸引了大量来访。 南方+ 柴亚娟 拍摄
困境中的生存智慧:房企积极应对
面对行业转型的阵痛期,以广深为主阵地的房企,展现出了较高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它们较早地意识到行业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前做好了准备。当外部环境变得残酷和严峻时,大多数企业没有选择放弃或躺平,而是采取了更加务实和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市场变化。
在保交楼方面,房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施工流程等措施,确保了项目的按时交付;在促销售上,它们创新营销方式,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宽销售渠道;在合作融资和纾难解困方面,房企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资金压力。这些有效的措施不仅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也为市场的稳定作出。
综上所述,广深楼市之所以能够在现阶段走出一波独立行情,主要得益于其坚实的人口基础、精准的政策施策、企业的转型创新以及房企的积极应对。这四大主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广深楼市的稳步前行。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和政策的持续优化,广深楼市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为城市的繁荣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冯善书
冯善书;柴亚娟
南方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