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2月13日讯(记者 胡劼)国都证券(870488.NQ)迎来新任总经理。日前,国都证券发布公告,聘任原浙商证券“老将”张晖为公司总经理。
此番人事动作,也被业内视为是浙商证券“入主”国都证券后的重要安排,对核心管理团队进行架构调整,为两家机构后续的业务深度整合做铺垫。
去年12月,浙商证券(601878.SH)受让的国都证券34.25%股份完成过户,正式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不过,从股权合并到业务端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需要经历组织架构调整、人事更替、资源调配的诸多过程,能否顺利度过调整期,通过业务的进一步整合提升经营业绩,也是对双方管理层的一大考验。
张晖履新国都证券总经理
因“工作调整”从浙商证券离职一个月后,张晖的新去向终于明晰。
2月12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根据董事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提名,决定聘任张晖为公司总经理。自张晖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之日起,公司副总经理李锐不再代为履行总经理职务。
张晖作为“券业老兵”,至今已在金融业深耕逾30年。
公开简历显示,张晖出生于1969年7月,1991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1997年5月至2002年10月,张晖在浙江省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行浙江信托改制)工作,历任第一证券营业部负责人,证券管理部负责人。2002年10月至2005年8月,任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管理总部投资银行部负责人。随后,他分别在苏泊尔集团、浙江大佳控股集团有过任职经历,也积累了一定的实业企业管理经验。
2007年8月至2025年1月,张晖扎根浙商证券近18年,历任固定收益总部总经理,债券投行总部总经理,债券投行总部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首席风险官等职务,直到近期加入国都证券。
国都证券表示,此次高管任命符合其经营和发展的需求,张晖的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对公司的经营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张晖长期从事金融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金融、证券管理工作经验,熟悉与证券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财务及法律知识,具备履行职责所必须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另需关注的是,张晖就任前,国都证券前任总经理杨江权因“涉嫌从业人员违法持有股票”,于2024年10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辞职。
今年1月,因存在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的制度建设及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的内部监测检查机制不到位,未能主动发现并向监管部门报告从业人员违法持有股票的行为,北京证监局还对国都证券出具警示函。
浙商“入主”国都后,业务整合成焦点
曾在浙商证券管理层长期任职的张晖,如今被任命为国都证券总经理,或是为两家机构后续业务层面的深度整合做铺垫。据悉,张晖在担任浙商证券董秘期间,还主导了国都证券收购项目的前期谈判与协调等工作。
近年来,多家券商之间的并购整合情况备受市场关注,作为其中一例的“浙商证券+国都证券”,推进速度超市场预期。
去年12月,浙商证券受让的国都证券34.25%股份完成过户,意味着浙商证券正式成为国都证券第一大股东。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7月监管正式受理国都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申请,到完成股份过户登记,仅耗时约5个月。
有业内人士指出,后续,浙商证券若配合董事会改组等方式,很可能会进一步成为国都证券的控股股东,浙商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浙江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则可能成为国都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有望结束国都证券长期无实控人的状态。
市场较为关注的是,长期来看,两者能否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化整合带动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效果?
从业务布局来看,两家券商的地域覆盖各有差异。其中,浙商证券作为浙江上市券商,主要深耕浙江等长三角地区,而国都证券则主要覆盖京津冀等北方市场,借此次收购,两家机构或可打破地域限制,扩大各项业务的版图。
从资源禀赋上来看,国都证券在公募基金业务方面有较大优势,公司持有头部公募机构中欧基金20%的股权,具有较大吸引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欧基金管理规模为5288.3亿元,管理规模排名第23;同期,浙商证券旗下的浙商基金,管理规模仅430.13亿元,管理规模排名第89,差距较大。两者合并后,浙商证券可间接获取中欧基金股权,并借机补足公募业务的短板。
不过,从股权合并到业务端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难免经历组织架构调整、人事更替、资源调配的过程,能否顺利度过调整期,通过业务的进一步整合提升经营业绩,或是对双方管理智慧的一大考验。
最新业绩方面,根据未经审计财报,国都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17.59亿元,同比增长37.13%,净利润9.63亿元,同比增长51.5%。浙商证券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18.96亿元,同比下降5.75%,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减少4.92%。(蓝鲸新闻 胡劼hujie@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