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天准科技(688003.SH)公告称,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9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投入三大产业项目。
其中,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4亿元,半导体量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3亿元,智能驾驶及具身智能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2亿元。三大项目投资总额为9.11亿元,本次公司拟投入的募资金额几乎已全部覆盖。
图源自天准科技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业绩却已经由盈转亏,公司营业总收入8.51亿元,同比下降3.15%,归母净利润-1366.77万元,同比下降133.29%。
此次上市之后的第一次募资,是否能够帮助公司走出业绩困境尚不可知,不过最新募资消息发布后,天准科技2月13日低开低走,收跌8.28%,最新总市值为84.89亿元。
加码主业、押注半导体,还要开辟新赛道
本次募资的三个项目,天准科技有着自己的盘算。一项为赋能公司视觉装备主业发展,一项为继续押注半导体测量设备业务。
其中,工业视觉装备及精密测量仪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实施主体为上市公司。据介绍,该项目将针对三个方向开展研发及产业化——工业AI大模型的检测平台及在线AOI检测设备、PCB行业视觉制程设备、精密测量仪器;半导体量测设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主体为上市公司及全资子公司MueTec,该项目将针对套刻误差量测设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核心部件研发和整机装备研制工作,旨在完成90nm及以上、40~65nm节点产品迭代与核心部件国产化,同时针对28nm及14nm节点进行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而剩余一项涉及当下热门的“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也是公司在2024年明确布局的新发展方向,这也可以从公司2023年财报中窥得一二。
2023年,当时天准科技的视觉检测、视觉测量、视觉制程装备产品以及智能驾驶方案产品四大业务,贡献的收入比例分别为36.88%、32.65%、24.90%、5.56%。
进入2024年,天准科技就开始在相关领域发力。2024年5月,天准科技斥资2.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苏州天准星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准星智”),子公司将聚焦智能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业务,提供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软硬件产品。次月,天准科技新增“机器人概念”。
图源自天眼查
同年11月,天准星智发布了首款专为具身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智能控制器——星智001。该控制器基于NVIDIA Jetson AGX Orin的嵌入式GPU模组开发,算力可达275TOPS,能够满足高清图像处理、大语言模型运行以及数据实时分析等复杂场景的运算需求。
此后,天准科技在交易互动平台表示,星智001是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的产品,正在进行市场推广。天准科技就此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具备了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底层硬件支撑的能力。
伴随着该款产品的发布,天准科技股价大幅攀高,在2024年11月14日达到61.50元/股,创2020年以来新高。
不过在公司1月份的一场投资调研活动中,有投资机构表示,智驾域控和公司原有业务的相关性弱一些,公司是怎么看待这个业务的?当时公司方面表示,“智驾域控确实和工业视觉装备有较大的不同,公司坚定看好智能驾驶的未来,希望能在这个大的市场空间里获得一定的份额。”
而此次募资,不难发现天准科技在2025年,还将围绕车规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具身智能控制器两大产品线,对底层软硬件平台及相关工具链进行研发及产业化。
此外,公司还将提升域控制器产品的性能指标及功能完善度,支持如城市NOA等更为复杂、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场景应用,以及面向人形机器人场景的创新应用,拓展技术应用广度与深度的同时,为公司开辟新利润增长点。
押注新领域的背后,其实是公司目前不佳的业绩处境。
家中“余粮”不多
本次募资之前,上市5年多的天准科技仅在2019年IPO时进行过公开募资,彼时,公司募集资金净额为11.33亿元,其中超募资金1.33亿元。不过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次募资已使用10.13亿元,未使用金额仅1688.99万元。
图源自天准科技公告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仅3.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仅为8.81%。而且公司2024年三季报显示,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转负,为-1.43亿元,公司资金流动性压力不小。
与此同时,天准科技的业绩状况也不乐观。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15%至8.5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转亏为-1366.77万元。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受光伏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该行业部分客户验收延缓,公司前三季度光伏行业的毛利同比下降3748.40万元,同时期间费用同比有所增长所致。
立足当下,资金链紧张的天准科技,既要补足前述尚在建设期内的智能检测系统及产线新建项目的资金缺口,又要同步升级主业并扩大业务范围,赶上人形机器人的风口,仅靠自己的“储蓄罐”远远不够,只能向市场“伸手”募资布局未来。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