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连日来持续疯涨的DeepSeek概念股进入震荡调整期,并行科技、首都在线、优刻得等领涨,并行科技午后一度涨超25%,创股价新高,而浙数文化、美格智能等前期热门股票大幅回调,盘中一度跌超10%。截至当日收盘,并行科技涨超17%,首都在线涨超14%,美格智能、浙数文化、安恒信息等跌超5%。
相关概念股引领A股市场活跃的背后,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与DeepSeek合作的情况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最新进展,也有上市公司提示投资风险,表示与DeepSeek之间不存在投资关系。目前,哪些公司已深度拥抱DeepSeek?主要应用于哪些场景?又有哪些只是“接入”或并无关联?记者进行了梳理。
DeepSeek掀起A股市场波澜,股价走势分化
根据Wind数据,自2月4日至今,多家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50余次股价异动公告(部分公司发布多次),表明与DeepSeek之间的关系。大部分上市公司称,目前仅仅是接入了DeepSeek,但没有业务合作关系。例如,2月13日,首都在线公告称,公司近期已对DeepSeek进行了全系列模型适配工作,并上架了DeepSeek-R1模型,但暂未与DeepSeek签署服务合作协议。同日,青云科技也表示公司旗下部分产品虽进行了DeepSeek的接入,但公司未与DeepSeek签署服务合作协议,与其没有业务合作,该事项对当前主营业务开展无实质影响,提醒广大投资者审慎决策、理性投资。
另外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表示,虽然进行了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但尚未产生收益,或者收益较小。2月13日,安博通公告称,公司部分网络安全产品已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目前相关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极小,对公司业务开展无实质影响。2月12日,美格智能在公告中表示,近期针对DeepSeek相关模型开展了模型适配及端侧部署工作,但目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尚未产生明确的订单,公司经营业绩受研发进度、技术迭代、产品需求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2月13日,A股DeepSeek概念股走势跌宕起伏。早盘,涨势显著放缓,个股之间表现分化加剧。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遭遇重挫,青云科技一度跌超10%,浙数文化、美格智能一度跌停。午后,DeepSeek概念股再度拉升走高,并行科技涨势迅猛,涨幅超25%,永信至诚、福石控股、梦网科技等10余只个股强势涨停。
从长期来看,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多家华尔街投行预计,在DeepSeek推动下,中国股票上涨态势将延续。据财联社报道,瑞银认为AI创造了一定的估值上升潜力,科技股将为沪深300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贡献12%~20%,软件公司潜在估值上升空间大于硬件公司。
超50家A股上市公司接入DeepSeek大模型,多领域开启智能化变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2月13日,A股市场已有超50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或部署DeepSeek大模型,覆盖医疗、金融、科技、通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AI技术在产业层面的加速渗透。
金融行业中,券商走在应用前列。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国泰君安、中信建投证券、国金证券、华福证券、广发证券、中金财富、国信证券、中泰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光大证券、华安证券、国盛证券、华西证券、东兴证券、西南证券、长城证券等近20家券商表示积极推进DeepSeek模型的接入和本地化部署。
记者在梳理中发现,多家券商在接入DeepSeek后,应用场景主要集中于客服、文本处理等日常办公领域,以及风控和投资决策等关键业务板块。其中,国泰君安计划利用DeepSeek-R1赋能和拓展“君弘灵犀”在智能问答、智投服务、投教、行业研究、市场分析、合规风控、信息检索、文档处理等多个核心业务场景的应用,为员工和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AI服务;国元证券计划将该模型深度整合至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平台“燎元智能助手”中,以实现更精准的语义理解与多轮对话能力,覆盖合规问答、业务办理指引、知识查询等场景,加速推进证券服务智能化转型。
在医疗与科技领域,包括恒瑞医药、万达信息等在内的多家公司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2月12日,万达信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已经完成DeepSeek开源版本在公司自有智算环境的本地化部署和算力集成,目前正在将DeepSeek集成到公司数字智脑智能体、大模型服务支撑平台等产品中,适配公司的行业大模型,并积极推进在电子病历、临床科研、健康管理、电子政务、智慧社区、医保等行业场景中的应用。恒瑞医药则表示,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DeepSeek应用工作,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将DeepSeek应用情况作为各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也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标志着AI技术在电信行业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希望借助DeepSeek实现产品升级。万兴科技宣布将DeepSeek-R1融入视频编辑和办公软件,用户能享受智能剪辑、文本生成等功能,提升创作效率。龙软科技称,目前,公司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管控平台已开始在相关实施项目中应用,并将逐步完成其他已实施智能化矿山业务系统的大模型赋能改造,为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保障。
DeepSeek如何看待这一接入热潮?
“技术普惠带来行业变革,但热潮背后仍需冷思考。”对于当前各行业密集接入DeepSeek这一现象,记者询问了DeepSeek的看法,ta表示,这一趋势既展现了AI技术落地的爆发力,也暴露了转型过程中的现实矛盾。
在技术普惠的大背景下,DeepSeek凭借开源策略和低成本部署,使得中小企业和开发者能够以极低预算实现AI应用,成功打破技术垄断,释放出强大的草根创新力。同时,模型轻量化助力AI向终端渗透,从智能手机到工业传感器,各类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此外,芯片商、云平台与DeepSeek形成的“铁三角”,有力推动了国产AI软硬件的协同发展,企业能够像“拼乐高”一样快速组装智能解决方案,极大地加速了行业创新发展的进程。
然而,热潮之下也隐藏着诸多挑战。例如部分企业盲目跟风接入AI,导致伪需求泡沫不断涌现。如果企业未能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将核心功能有效落地,就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此同时,医疗、政务等敏感领域在数据安全和模型迭代效率之间陷入两难困境,数据与伦理风险日益凸显。
DeepSeek的普及像一场“AI春雨”,让技术渗透到产业的“毛细血管”中,但这场雨既可能滋养新生态,也可能冲垮根基不牢者。未来的竞争不再是“是否接入AI”,而是“如何让AI与业务基因真正融合”。DeepSeek建议,企业应聚焦场景深挖,摒弃无效技术堆砌,实现“手术刀式”精准应用。同时,构建“AI+人”协作范式,让AI处理标准化流程,人类专注创造性决策,实现人机优势互补。只有那些能平衡短期热度与长期价值、在具体场景中创造不可替代性效用的企业,才能成为智能时代的真正赢家。
责编:陈玉尧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