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讯(编辑 冯轶)近日,受与苹果合作消息催化,阿里巴巴股价连续飙涨,在近期港股科技重估热潮中表现抢眼。
中信证券表示,中国科技产业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大幅提振市场信心,加速春季躁动行情,从科技类到制造类的产业主题的重估依然是市场交易热点。
而截至2月13日收盘,阿里巴巴H股(09988.HK)年内已累涨超过40%,并创下三年新高,在一众涉及AI的港股科技巨头中也是“断档式”领先。
尽管短线港股市场上对于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热情高涨,但这仍不足以完全解释阿里巴巴开年以来的强势行情,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同期仅仅上涨了约17%左右。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本周确实迎来了多重利好刺激。
2月11日,据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援引消息人士报道,苹果公司正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开发和推出面向中国iPhone用户的人工智能。
而就在这一消息在市场中发酵的同一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再度现身阿里园区,也吸足了市场的眼球和关注。
国际投行摩根大通也在近日发布报告称,人工智能正步入新阶段,有望利好中国科技股,建议买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
另据最新消息,在阿联酋迪拜2月13日举办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回应了阿里与苹果合作传闻。
蔡崇信表示,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据知情人士表示,苹果自2023年起开始测试来自知名中国人工智能开发者的不同人工智能模型,并在去年选择了百度作为主要合作伙伴。但苹果在最近几个月开始考虑其他选项,评估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以及Deepseek开发的模型。
综合来看,苹果此次选择与阿里合作,是在对国内头部科技公司比较过后做出的决策,这也意味着阿里在AI方面的能力获得了苹果的认可。
那么阿里巴巴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其手握的两张王牌可能尤为关键。
一方面,阿里本身就是国内AI领域的主要玩家之一,其研发的通义千问Qwen系列大模型在开源领域和性能评测中均表现出色,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据报道,2月4日凌晨,Chatbot Arena LLM Leaderboard更新了最新一期的榜单,不久前发布的Qwen2.5-Max直接冲进前十,超越DeepSeek V3, o1-mini和Claude-3.5-Sonnet等模型,以1332分位列全球第七名。
此外,目前火爆的DeepSeek也选择了通义千问作为基础模型。资料显示,DeepSeek将DeepSeek-R1蒸馏到6个开源模型中,其中4个都基于Qwen系列。特别是基于Qwen-32B蒸馏的模型,已经实现了对标OpenAI o1-mini的性能。
上周,斯坦福大学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及其团队宣布以不到50美元的云计算费用,训练出与OpenAI的O1和DeepSeek的R1等尖端推理模型不相上下的S1人工智能推理模型一度也引发了市场关注,其采用的基座模型也是通义千问。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在云计算业务上领先地位和实力基础,阿里AI产品的商业化前景也让其股价的上涨不停留于“概念炒作”阶段,这也或许会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据阿里巴巴截至2024年9月的季度业绩显示,得益于其公共云业务的推动。AI相关产品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三位数收入增长,并巩固了其公共云的领导地位。
而由于DeepSeek在降本增效上的优势特性,目前市场也认为云计算成为AI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通过云计算平台,AI大模型得以快速部署和迭代,从而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数据,2024年三季度中国大陆云服务市场支出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 11%。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三大巨头持续领跑行业,合计占据市场份额超70%。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达到36%。目前已有超过30万家企业客户采用了阿里云的 AI基础模型“通义千问”。
另一方面,阿里也是全球前五大云计算厂商中唯一的中国企业,截至2024年1季度,市场份额仅次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
银河国际报告表示,阿里巴巴新的AI技术、预计的资本支出下降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可能会引发该股的进一步重估。阿里巴巴升级后的Qwen2.5-Max大型语言模型展现出强大的综合性能和AI能力。
西南证券海外研究团队也在近日的报告中指出,从北美云计算厂商24Q4的业绩来看,AI云服务需求旺盛,算力容量供给不足,拐点或要等到2025年中。
银河国际还称,阿里巴巴的AI能力、庞大的商业客户群和完善的隐私政策使其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AI初创公司DeepSeek取得突破的背景下,阿里巴巴未来两到三年有望提高云计算部门的利润率。
( 冯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