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淘汰风波背后
“吕老板又说狂话了,但也符合他的个人风格。”当看到上美股份董事长吕义雄被爆出,给各部门下达了裁员比例,要用AI替代人工的新闻时,冯林先是觉得诧异,紧接着转念一想,“倒也正常”。
冯林在美妆行业待了20多年,见过吕义雄太多次“口出狂言”。通过朋友圈,这位70后潮汕富豪、上美股份(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母公司)掌舵人无数次写下自己对公司的规划,也时不时指点下行业江山。其中有些实现了,有些没实现。因为不涉及敏感话题,也就只在美妆圈内引发过讨论。
但最近,因为疑似要大规模裁员,吕义雄连同上美一道,进入了公众视野。
根据流传出的聊天截图显示,吕义雄在一个名为“上美管理信息分享群”的171人群里下达指令,要“开始研究AI代替人的工程”。具体比例是:法务50%的人要淘汰,只留20%能用AI的人;客服95%的人要淘汰,只留5%能用AI的人;内容创新部门80%的人要淘汰,只留20%能用AI的人,并且“这一块要进行整合,一个团队要做出以前20个团队的活”......
▲图源/小红书
截图是怎么流传出来的?没人能给个准信。社媒平台上有人表示,截图里带水印,看着像吕义雄本人截图发出来的。上美股份员工则告诉《财经天下》,他们也是通过网传截图看到的相关内容,不清楚是否是吕义雄本人主动发出。
眼瞅着舆论发酵,吕义雄赶忙通过微信朋友圈“辟谣”,称上美“不是要裁员”。“今年上美总体人数会增加800人,总部人员在今年年底会达到2700人。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减人,让运营更科学化,更有效率。”这是其2月6日发在朋友圈的原话,但没有否认截图的真实性。
针对此事,上美股份方面在回复《财经天下》时,原文引用了吕义雄的这条内容,同时称,上美认为“AI是需要拥抱的未来”,“人才是支撑上美可持续发展的不变的基石”。
2025年开年以来,美妆行业掀起新一轮裁员潮。不久前,雅诗兰黛宣布开启“近10年来最大规模”裁员,涉及5800~7000个工作岗位。再之前,资生堂也被爆出将裁员。至于原因,大多是业绩不好,需要通过裁员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核心业务,提振业绩。
上美股份则不然。自2023年乘上短剧风口,靠抖音翻身以来,上美的业绩接连上涨。截至2024年6月底,其上半年营收为35.02亿元,同比大增120.67%,位列国货美妆上市公司第二,仅次于珀莱雅。
既然业绩向好,为什么要出言裁员?多位上美股份离职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吕义雄向来喜欢“口嗨”,这次不排除出于同样的原因。有业内人分析,这向外传递了上美要启动AI变革,降本增效的态度,虽然数据有些夸张,但也符合上美“大开大合”的管理风格。也有前员工对《财经天下》表示,这很符合吕义雄的狼性作风。
放眼当今的国货美妆圈,上美股份的离职率算相对较高的。林迪在上美工作不到一年,发现企微上70%~80%的人已经离职了,“主动被动的都有”。陈辰在上美只工作了几个月,但“已经算长了,已经送走了好多人”。
至于原因,大都因为工作强度、心理压力太大。陈辰回忆称,她入职后,第一天就连轴干了12个小时,第一个月基本上没休。和她同期入职的,有人受不了压力,早上入职,当天下午就原地离职。
这算是吕义雄以及上美“狼性文化”的具体体现。硬币的另一面是,为了激励员工,上美开出的薪酬在行业里也相对可观。以2023年为例,截至当年年底,上美股份的员工数为1883人,比同期珀莱雅、上海家化的员工数都少(截至2023年底,珀莱雅、上海家化的员工数量分别为2971人、4824人),但薪酬成本比后两者都高,总成本是珀莱雅的2.98倍、上海家化的3.69倍。
“上美的薪资在行业里面算高的,就看你个人能不能扛住了。”林辰表示,不少人把这里当跳板,“出了上美之后,其他工作都挺轻松的”。
从这个角度看,吕义雄要拥抱AI,“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减人,让运营更有效率”,也算是狼性文化的一脉相承。但正如多位前员工所言,“可能还没轮到被上美裁员,不少人就自己先跑了”。
02、吕义雄的两面性
放眼国货美妆圈,吕义雄称得上“个性最鲜明”的一位。
早年间,吕义雄最鲜明的标签,是爱吹牛。上美股份2016年年营收40亿元出头时,吕义雄在朋友圈夸下海口:“7年内,上美的化妆品板块要综合目标做到毫无争议第一,力压宝洁、欧莱雅。”
很显然,其雄心壮志没有实现。直到今天,上美和宝洁、欧莱雅也不是一个量级。但这并不妨碍吕义雄继续“梦想远大”。被问如何看待别人说他“爱吹牛”时,吕义雄直言,他脑子里蹦出的是“井底之蛙”四个字。
如今,近十年过去了,吕义雄还是一如既往表达欲极强。有上美股份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公司内部有一个“CEO专栏”(上美内部群,除了吕义雄,大多员工被禁言),吕义雄时不时在群里侃侃而谈,或指点行业江山,或分享生意经,或贴出销售战报,夸自家产品。
比如他称自家的活肤水,“做得比SK2神仙水品质更好,是SK2神仙水的品质升级版”。
又比如谈及生意经,吕义雄在群里洋洋洒洒上百字,称“做生意和做人一样,想通了就特别简单,特别容易赚钱”。他的方法论包括:基本不去上下游、基本不去工厂、基本不学习、基本不应酬,但积极考虑生意的本质——要让消费者获利、员工年收入逐年上升、合作伙伴赚到钱、把人用好。
因为表达欲强,随时随地输出观点,吕义雄连同上美股份一起,总是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最近的“裁员”风波亦是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是吕义雄这种鲜明的个性,让上美几乎踩准了行业的每一个风口,发展至今。
“吕义雄是典型的潮汕生意人,魄力大、敢赌、敏锐度很高。”冯林告诉《财经天下》,过去23年,从电视购物,到之后的微商、传统电商,再到近些年的抖音,吕义雄因为敏锐度高,踩准了美妆行业的每个渠道风口,又因为敢赌敢all in,让上美极大程度因为押对渠道,吃到了渠道放量过程中的巨大红利。
2008年前后,电视购物兴起,吕义雄敏锐察觉到风口,重金投入,到2009年已经先后和湖南“快乐购”等30多家电视购物频道达成合作。有数据显示,当年韩束的销售额突破了9000万元,隔年就成了电视购物渠道的销冠。
2010年,《非诚勿扰》成为现象级国民节目。3年后,韩束斥资2.4亿元,拿下该节目独家冠名权,2015年更是砸下5亿元续约。行业媒体的数据显示,2015年,韩束投放的电视广告刊例费用总共为5.17亿元,吕义雄的赌性可见一斑。
当然,回报也很丰厚。有数据显示,2013年投放《非诚勿扰》14天后,韩束在淘宝的销量增加了20%。当年,韩束的零售规模同比增加78%至18亿元,其中电视购物渠道零售额超过7亿元。
近两年,抖音抢过淘宝的风头,成为美妆行业的新增量。上美股份也因为布局早,全力重押,吃到了抖音渠道放量的红利。
2022年,吕义雄分析渠道机会,认为“天猫比较难,抖音机会比较大”,紧接着自己下场学习,2个月后宣布掌握了抖音平台的精髓。同年,抖音推出首部定制短剧,营销效果惊人,韩束也迅速找来该短剧的女主角,合拍多部短剧,不仅率先享受到抖音的流量扶持红利,也通过在短剧中植入韩束产品和品牌logo,极大程度拉高了韩束声量。
再之后,上美股份一方面和多位网红合作,试图复制先前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迅速布局自播和达播,以此承接短剧流量。
“上美发展到今天,吕义雄的个人因素占比很高,极度依赖于其个人判断。”冯林对《财经天下》坦言,行业里提及珀莱雅,会想到曾经的“铁三角”(侯军呈、方玉友、曹良国)。但提到上美,除了吕义雄,似乎“很难再想到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了”。
积极的一面是,吕义雄的个人判断能很快落到实处,让上美及时踩中风口。民生证券研究院在复盘上美过往20多年的发展历程后得出结论:其独特路径的核心在于,其一,管理层坚定的执行力和魄力;其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其三,狼性高效的组织结构。
硬币的另一面是,当一个企业只有少数人决策的时候,风险是相对较高的。“业内对吕义雄的看法有些纠结,一方面,大家佩服他的果断、魄力和敏锐度;另一方面,又知道上美的高增长存在一定风险。”冯林向《财经天下》坦言。
03、再放“狂言”
截至2月12日收盘,上美股份市盈率为17,在众多国货美妆上市公司里排名靠后(注:同期珀莱雅、上海家化、贝泰妮、毛戈平的市盈率分别为23、40、29和39)。但从业绩上看,上美已经坐稳了国货老二的位置,仅次于珀莱雅。
近两年,因为乘上风口,上美可谓业绩突飞猛进。2022年,公司营收为26.75亿元,还不及2017年的水平。转眼到了2023年,因为踩准抖音和短剧风口,上美股份的营收同比增长56.67%,达到41.91亿元。时间进入2024年,抖音渠道红利还在放量,上美的业绩也在持续上涨。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大增120.67%至35.02亿元。
一位美妆投资人告诉《财经天下》,上美在业绩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市盈率却不高,某种程度上说明,资本市场对其预期比较克制。究其原因,和吕义雄的赌性有一定关系。
过往20多年,吕义雄和上美几度抓住渠道红利,重押之下,业绩随之起飞。但故事的另一面是,一旦渠道红利散去,上美的业绩也会受影响。
比如民生证券就在研报里提到,2017年至2019年,美妆产品的销售渠道往线上变迁,韩束就因为渠道布局、营销策略没能跟上市场节奏,陷入增长瓶颈。
与此同时,品牌布局方面,上美股份也还没找到第二条腿。2024年上半年,上美旗下的三大品牌——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进一步分化。其中,韩束的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83.6%;一叶子和红色小象营收均出现下滑,占总营收的比例进一步降至3.5%和5.0%。
“吕义雄对上美的布局是合理的。除了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还有其他新兴品牌,涵盖从护肤、彩妆、母婴到个护的不同品类。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通常是,如果某个类目显示出超强的增长,吕义雄就会all in,反之,如果发现某个品类不行,就会收手。”冯林告诉《财经天下》,这种打法缺乏持续性。据其回忆,曾经一度,上美主推的是一叶子,韩束被搁置了,还有一段时间,集团主推的是红色小象。
今年大年初一,吕义雄发表了一篇题为“致奋斗者 致创新者”的公开信。信中,吕义雄给上美提出短期和中期目标:2025年冲刺100亿元,2030年冲刺300亿元,也给自己安排了短期和长期任务。
根据吕义雄的说法,长期来看,他未来只研究四件事:思考战略;立项目,找人干活;分好钱;建立人才梯队。具体到2025年,除了努力提升上美人的工作幸福感,积极纳税之外,他也将推动上美的“2+2+2战略”(即聚焦护肤、洗护、母婴三大赛道,成就6大超级品牌)落地。
公开信发布之后,有从业者在朋友圈转发并评论,“这些年,一直在看着吕义雄吹牛”。之所以再次用到“吹牛”这个词,因为吕义雄定下的营收目标实在过大。“2025年实现100亿元营收有可能,但2030年冲刺300亿元,相当于年均增长率得稳定在25%。这在当前的美妆大盘背景下很有挑战。”上述投资者表示。
至于吕义雄的“2+2+2战略”,同样挑战不小。冯林向《财经天下》分析道,考虑到生育率,现在很少有品牌敢赌母婴赛道,要诞生20亿元、30亿元级别的生意比较难。个护领域,虽说上美已经开始发力,但之后也会面临宝洁的围追堵截。“宝洁这些年在中国,不少品类被抢走了市场,唯独个护还坚挺,竞争会非常激烈。”
接下来,上美股份在吕义雄的带领下,会走多远,业内都拭目以待。毕竟,这些年来,吕义雄吹过不少牛,有些没实现,但也有不少实现了。
(文中冯林、林迪、陈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