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一路 “狂飙”,钱包压力山大,每一位车主都秒变 “省油大师”,绞尽脑汁琢磨省油秘籍。最近,“高速上先把车速提到 120km/h,然后收油滑行到 100km/h,接着再加速到 120km/h,反复这么操作就能省油” 的说法在车主圈里传得沸沸扬扬。乍一听,感觉挺靠谱,滑行的时候发动机不喷油,那可不就是在 “省钱” 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看看老司机们都有啥经验和看法。
想要弄清楚这种驾驶方式能不能省油,就得先搞懂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车在行驶的时候,油耗主要和发动机的负荷、转速有关。当车子以稳定的速度跑起来,发动机的负荷也相对稳定,这时候油耗基本处于一个固定值。通常情况下,汽车在高速上速度快,发动机转速也高,为了维持这个转速,就得不断 “喝油”。当我们收油开始滑行,发动机进入怠速状态,喷油嘴喷油减少甚至干脆不喷油了,从理论上来说,确实能省点油。可是,当再次踩下油门加速,发动机得使劲克服车辆的惯性,输出更大的动力,这就意味着喷油嘴得加大喷油力度,快速提升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燃油消耗自然就上去了。
光说理论可能还不够直观,咱们来看一组真实的数据。有汽车媒体专门做了个油耗测试,选了一辆普普通通的家用轿车,搭载 1.6L 自然吸气发动机,配的是 CVT 变速箱。测试地点在一段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全程保证路况和交通条件都一样。测试分成两组,一组全程稳稳地保持 120km/h 的速度行驶;另一组就按照 120km/h 收油滑行到 100km/h,再加速到 120km/h 的方式循环驾驶。
最后的测试结果让人有点意外:稳定 120km/h 行驶的那组,百公里油耗是 7.5L;而采用循环驾驶方式的那组,百公里油耗居然达到了 7.8L。这数据一摆出来就很明显了,这种看似能省油的驾驶方法,不仅没达到预期,油耗反而还增加了那么一点点。
这到底是为啥呢?听听老司机们怎么说:
加速时的燃油 “大口喝”:前面也提到了,加速的时候发动机要提供更大的动力,喷油嘴就像开了 “大水管”,燃油喷射量蹭蹭往上涨。相比之下,滑行那一小会儿省下来的油,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根本弥补不了加速时多消耗的燃油。 发动机的 “最佳状态” 被打乱: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在设计的时候,都考虑到了在某个转速区间里工作效率最高。车子稳定行驶的时候,发动机就处在这个高效工作状态,燃油利用率高。但要是频繁地加速、减速,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根本没办法一直保持在最佳效率区间,油耗不上升才怪呢。 空气阻力和车辆惯性来 “捣乱”:车子在高速上跑,速度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大,而且这个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从 120km/h 减速到 100km/h,再加速回到 120km/h,这个过程中,车子既要克服自身的惯性,又要对抗不断变化的空气阻力,发动机的负荷一下子就加重了,燃油消耗也就跟着上去了。不过,也有一些车主说,在特定情况下,这种驾驶方式好像真能感觉到油耗降低了。比如说在一些长长的下坡路段,收油滑行能充分利用车子的势能,让发动机歇会儿,确实能省点油。但这种情况太特殊了,在平常的高速公路行驶条件下,可不能照搬。
总的来说,在高速上采用 120km/h 收油滑行到 100km/h 再加速到 120km/h 的驾驶方式,并不能真正实现省油,反而可能因为频繁的加减速,让油耗变得更高。对于大多数车主而言,保持稳定的车速,合理用好定速巡航功能,才是在高速上降低油耗的 “王道”。当然啦,驾驶习惯和车辆本身的性能也会对油耗产生影响,我们在日常开车的时候,还得根据实际情况,多摸索、多总结,找到最适合自己爱车的经济驾驶方式。这样,既能开开心心享受驾驶的乐趣,又能实实在在省下不少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