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春伊始,河南“新春第一会”打响了全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令枪”。2月10日,省委书记刘宁主持召开省管企业座谈会,推动省管企业高质量发展。
省管企业是河南发展的骨干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站在新起点,省管企业如何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争先锋、挑大梁?2月11日,推出 “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 省管企业在行动” 系列报道,采访多位重点省管企业负责人,畅谈省管企业如何聚焦“四高四争先”,展现国企担当。
迎春而来,向新而行。河南“新春第一会”为省管企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金融类省管重要骨干企业,河南投资集团将如何发挥重点省管企业的“头雁”效应?围绕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何规划部署?
记者专访河南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万鹏,从集团的具体谋划中,窥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
加快推进物流枢纽建设
做强做大物流产业平台
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提到,要以高效互联互通为基础,以米字形高铁为牵引,加强各种交通设施的无缝衔接,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网络,畅通数字通道,统筹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产业体系建设,构建通达国内、联通国际的现代化交通运输大通道。
聚焦于此,河南投资集团有何新谋划?闫万鹏介绍,目前,河南投资集团加快推进物流枢纽建设,做强做大物流产业平台,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拓展国际业务,不断提升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能力。具体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完善全省物流枢纽网络。按照省委、省政府“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郑州国际陆港建设。目前,郑州国际陆港专用铁路顺利通车,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全面开工。
郑州国际陆港作业区
打造综合物流服务生态圈。围绕河南产业发展和消费需求,重点发力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专业物流等综合物流服务业务,按照运贸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综合物流服务生态圈。
扎实推进国际合作。深入开展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国别研究,挖掘出海投资机会,拓展“一带一路”合作空间,乌兹别克斯坦工作组已于年前正式进驻。链接牛津大学、汉堡工业大学等国际顶尖创新源头,推动资源入豫,助力打造中部创新高地。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产业布局优化、经营效益提升
河南投资集团作为河南省第一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股权投资运营”为主业,以“基金+直投”为工具,形成了金融与实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基于良好的发展基础,河南投资集团在2025年以首季“开门红”引领全年“满堂彩”。
加快重大项目投资。1月份完成投资32亿元,郑州国际陆港,鲁山、林州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抢抓建设进度,35个在建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鲁山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现场
深挖生产经营潜力。1月份环保产业垃圾发电量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循环产业电废拆解量增长18.7%,跃居全国第一;能源产业居民供热185万吉焦,圆满完成春节能源保供任务。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1月份实现营收43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亿元,上缴税金4.85亿元、同比增长8%。
引领培育新兴未来产业
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
当前,河南高质量发展正处于厚积薄发、崛起倍增的关键阶段。立足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定位,河南投资集团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有何具体规划?
闫万鹏表示,河南投资集团将持续锚定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部署,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大新兴未来产业布局力度,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和平台建设,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以新促质,引领培育新兴未来产业。紧扣河南“两城一谷”创新大格局和“7+28+N”产业链群建设需求,充分发挥千亿基金群作用。上游抢抓科创源头。以“科创飞地”打通跨区域创新资源通道,深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推动创新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衔接。中游加强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科创云平台服务能级,落地转化人才项目;发挥中试优势,推动生物大健康、非粮生物基新材料等领域高附加值产品转化。下游加快产业落地。前瞻布局合成生物、高端显示、氢能产业、先进材料、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淇县智慧农业产业园区
焕新提质,做强做优传统优势产业。综合能源方面,立足省内清洁能源供给、省外能源安全保障“双航母”定位,建设“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大型能源保障及调节基地,扛稳电力保供重任;加强与西北资源富集地区合作,谋划布局疆电、青电、陕电等外电入豫通道。循环经济方面,加快打造循环经济功能性“一平台”、全省回收“一张网”、再生资源交易“一中心”、资源利用“N条链”的循环经济体系,推动河南循环经济产业迈向全国第一梯队。市政基础设施整合方面,按照“一城一企、一企一策”原则,创新整合模式与机制,提升河南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营水平。
加强管理,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建设。以十三大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投资决策科学化、企业经营合规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控制数字化、经营效益最大化”的五化精益管理理念,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打造新时期现代国企管理样板。
责编:陈玉尧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