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酒管财经
不断有酒店管理集团的名字出现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
根据《酒管财经》不完全统计,进入2025年,接近20家酒管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程序。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以“酒店管理”为关键词检索,涉及破产案件的信息为1360条。自2025年以来,有42条。
尽管相关部门披露的出游数据仍然保持增长,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酒店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很多中小酒管集团的生意愈发难做。很多区域酒管集团濒临崩盘边缘,还有中小酒管集团“连而不锁”,对于加盟店的管理和赋能“名存实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头部酒管集团,开始“整合”“收编”中小酒管,另有多家平台型企业也有类似的动作。
对于区域酒管和中小酒管来说,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是自己闯还是抱大腿?这都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一大波中小酒管告别市场
2月11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了苏州大蓝鲸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破产受理民事裁定书、指定管理人决定书及公告、通知书。
该公司旗下的Xsoho自助酒店,定位自助式的酒店服务商,依托“自营酒店+存量传统酒店自助化改造+后台托管服务”三步走模式稳步拓张市场。
但是,受市场影响,自然人叶玉霞申请该公司破除清算,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于2025年1月3日正式立案登记。
根据相关材料显示,叶玉霞与大蓝鲸公司存在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发现大蓝鲸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其存在多起未执行完毕的案件。
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酒管公司,大概率就此与市场告别。
无独有偶,2月7日,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也披露了青岛颐海兄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的相关信息。
根据《酒管财经》不完全统计,进入2025年以来,已有接近20家酒管走向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的程序。这包括山东蓝海、南京恒大酒店、无锡美豪酒店等。
而在天眼查平台上,检索“酒店管理”关键词,涉及破除案件的信息为1360条。自2025年以来,相关信息有42条。其中,大部分为中小酒店集团和区域酒管集团。
事实上,中小酒管集团的处境不容乐观。
根据《酒管财经》了解到的信息,很多区域的中小酒管集团,缺乏足够的获客能力和门店赋能能力,加盟店的实际收益变化并不明显。
同时,在对加盟店的管控力度上,中小酒管集团并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在管理费用的收取、酒店硬件标准把控、耗品方面的供应等诸多方面,酒管公司表现的并不够强势。有一些连锁品牌存在“连而不锁”的处境。
此前就有投资人跟《酒管财经》提到,华北某老牌区域酒管集团,很多门店的管理费都收不上来,但是为了对外展示足够的规模,它们并未采取摘牌等动作。
另外,还有中小酒管集团负责人在权衡收益之后,对自有品牌继续放开加盟,但将自营门店翻牌成某全国性连锁品牌。
行业达成的一个共识是:酒店行业进入存量竞争,头部酒管集团强势扩张下沉,整个消费市场疲软加剧酒旅市场“旺丁不旺财”——三个因素叠加,严重挤压中小酒管集团和单体酒店的生存空间。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在2024年上半年,新三板中的酒店上市公司,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比如古井酒店亏损近百万元,同里旅游亏损超千万,亚米酒店亏损340万元等。
所以,当大家再遇到中小酒管集团创始人或者老板时,除了要关注他们的财务健康情况,还要时不时关心他们的心理承压能力。毕竟,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老板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中小酒管的出路在哪?
我国酒店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集团化、头部化、规模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个过程中,中小酒管和单体酒店需要找到更新的破局之路。
同头部规模酒管集团相比,中小酒管的优势在于:对于某一区域更为了解,在寻找物业、投资人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同时,对于当地文化和消费画像更加清楚,能够更加快速地做出针对性调整。
其劣势更加明显:会员规模和权益以及自有渠道订单;供应链的赋能;市场开发、团队建设等,均处于弱势地位。
在产品端,大部分中小酒管以经济型和中端产品为主。而该类产品正是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来说。
《酒管财经》梳理上述走向破产重整的中小酒管集团,其共性特点可大致总结为:产品集中在经济型的商务酒店产品,缺乏足够的特色。同时,在效率上不占优势,难以为投资人持续赋能。
也正因为此,中小酒管以及区域酒管集团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是寻求做大规模还是稳扎稳打做强每一个门店?如何做差异化产品和差异化体验?
另外,在国内任何一个消费赛道,凡是好的商业模式和产品,都会迅速被复制,并快速出现泡沫化。所以,对于那些追求创新和差异化的酒管集团来说,还要思考如何挖深护城河?在这个过程中,是自己摸索,还是抱大腿?
其实,市场上不乏做的非常优秀的中小酒管集团和区域酒管集团。比如松赞度假酒店集团、诗莉莉度假集团等。
▊ 松赞旅行产品 (图源:松赞集团)
该类酒管集团切准了更具市场潜力的度假市场,并且拉高产品格调,深度融入属地特色文化,建立属于自身的产品特色和矩阵。
曾有某本土高端酒店集团负责人告诉《酒管财经》,在高端度假赛道领域,本土区域酒管集团以及单体酒店,仍然存在很大的市场机会。
走捷径“抱大腿”可以么?
若将视野放置在整个酒店行业的维度来看,很多中小酒店集团,已经成为头部酒店集团实现扩张途中的优质标的。
与其针对存量单体翻牌和开发新的增量酒店,直接整合收编上述中小酒管公司,或许来的更快一些。
截至当下,越来越多的头部酒店集团抛出了类似的橄榄枝。
一种是传统头部酒店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
尚美数智推出的“新联锁、品牌共创”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中,“品牌共创”是尚美对原有品牌孵化模式的迭代升级,将尚美多年积累的连锁发展经验和系统能力共享出来,帮助客户创立酒店品牌,并能够借助尚美平台快速发展加盟店。“新联锁”则是尚美对原有酒店连锁模式的迭代升级,是一种全新的“共同投资、共担风险“联合投资模式,让品牌方与投资人真正结成共同进退的联盟关系。
另外,雅里数科则依托数字化创新,生态化共建,携手中小酒管共享平台化资源赋能。
另一种为传统头部酒店集团与区域国资酒管之间的结合。
比如锦江国际联手贵旅集团合资组建酒管公司,首旅集团携手湘江集团子公司成立酒管平台、与湖北文旅集团联合开发当地中高端城市生活酒店等。
▊ 怒江中交伊拉米拉云居酒店 (图源:携程)
此模式为双方各取所需,除了正常市场开发之外,或还有成绩考核等因素存在。
第三种为平台型企业直接下场,通过其技术、系统等优势,整合中小酒管和单体酒店。
这里包括刚刚升级的丽之呈联盟,还有艺龙旗下的艺龙酒管等。该类酒店集团在数字化和预订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整体来看,这一分支对于中小酒店集团的整合愈发猛烈。
那么,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如果真的希望“抱大腿”,该走哪条路?
《酒管财经》认为,中小酒管集团需要分析自身的短板,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
如果自身的产品扎实,根据地市场稳固,但是数字化能力欠缺,建议同平台型企业合作。另外,雅里数科这类叠加酒店运营能力和数字化能力的酒管集团也是一个选择。
如果自身希望寻求扩张但囿于资金实力因素,创始人愿意让渡出部分权限,可以选择尚美数智等平台。
其实,在商业世界中,有人买、被卖掉,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中小酒店集团直到破产清算,也没有资本关注过一眼。这或许才是最为失败的表现。
对于中小酒管集团来说,是做大还是做强,是做出特色还是随大流,是个人成长还是抱团走捷径,并非是单选项。创始人和股东需要认真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尽快做出抉择便可。
根据历史的经验来看,越早做出理性选择,最终结果往往更加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