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热食品品牌自嗨锅及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
2月10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限制消费令称,因在广告合同纠纷案中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给付义务,杭州金羚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金羚羊公司”)成为被执行人,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蔡红亮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案件涉及的金额为1125.07万元。
杭州金羚羊公司为自嗨锅品牌的经营方。2月1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自嗨锅采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代为转达,同一时间,记者联系了自嗨锅副总裁,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应。
这是自嗨锅第五次成为被执行人。自嗨锅方面曾透露,在后疫情时代,公司的销量腰斩。在自热食品品类里,自嗨锅是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品牌。而在其多次成为被执行人背后,去年以来,自热食品品类的平均客单价不断下滑,但是行业整体的销售额仍然同比下滑。
自热食品难了?
自嗨锅成失信被执行人
公司及创始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称,2024年11月20日,分众传媒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执行广告合同纠纷案,杭州金羚羊公司成为被执行人,因杭州金羚羊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给付义务,2025年2月10日,杭州金羚羊公司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蔡红亮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自嗨锅由休闲零食品牌百草味创始人蔡红亮创立,并于2018年正式投入市场,旗下主要产品有自热火锅、自热米饭、冲泡米饭、冲泡粉等。天眼查显示,2020年和2021年,自嗨锅分别完成5000万美元和逾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这不是自嗨锅首次成为被执行人,在这之前,自2024年4月以来,杭州金羚羊公司四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的案由主要为服务合同纠纷,还有一起纠纷为劳动争议,不过,此前案件涉及的金额较小,合计被执行总额为123.77万元,而最新这次纠纷,自嗨锅则首次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涉及金额超千万元。
2024年4月,杭州金羚羊公司因广告合同纠纷成为被执行人,当时,其相关工人员曾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主要是公司市场人员的离职更换导致双方公司信息不衔接,从而产生了诉讼,案件结束后,双方公司经过沟通达成一致,由对方公司申请强制执行。
而对于最新这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2月10日,南都湾财社联系自嗨锅方面,试图了解原因、限制消费令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其自身经营情况,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回复。
图片自嗨锅京东旗舰店
除了这次与分众传媒的纠纷外,天眼查显示,截至2月12日,杭州金羚羊公司作为被告陷入了多起法律纠纷,主要涉及的是广告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等,今年的开庭公告就有6起。
自嗨锅曾透露:
其销量腰斩,在逐步关停供应链
此前在接受南都湾财社采访时,自嗨锅方面已经透露了其在经营上出现了一定困难。
自嗨锅曾差点获得“味精大王”莲花健康投资入股。2023年3月,莲花健康曾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杭州金羚羊公司不低于20%股份,但同年8月28日,莲花健康称,因双方最终未能就本次收购事项达成共识,无法签署正式投资协议。
根据莲花健康此前回复沪交所的问询函,杭州金羚羊公司曾连续亏损两年,2022年才扭亏为盈。2020年-2022年,杭州金羚羊公司分别实现营收9.58亿元、9.92亿元、8.20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3.13亿元、2752.28万元。其2022年实现盈利的同时营收则同比下跌了17.34%,而扭亏为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自嗨锅大幅砍掉了销售费用,该费用一年减少了约2.58亿元。
2023年及2024年,杭州金羚羊公司的经营情况并未对外公开。不过,2024年4月,杭州金羚羊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曾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2020年、2021年自嗨锅扩张迅速,2021年后其在全国自建了15个工厂。“后疫情时代,我们原本以为销量会上涨,但是发现销量一下腰斩,整个自热食品行业都比较困难。目前我们在供应链这一方面,是在逐渐关停的”。
同时,该相关人员指出,过去自嗨锅的融资大部分投入在基建、设备以及广告宣传方面,在销量下降之后,其目前的现金流较难支撑之前的银行贷款,“不过银行不断贷,我们是正常经营,具备造血能力的”。
自嗨锅此前在品牌推广方面确实花费颇多。2020年,其品牌宣传费用达9694.07万元,占营收比例为10.12%;运营推广费用为4922.48万元,占营收比例为5.14%;2021年,其品牌宣传费用高达1.5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5.73%;运营推广费用为8957.16万元,占营收比例为9.03%。到了2022年,自嗨锅这两项支出都大幅减少,其品牌宣传费为838.40万元,运营推广费用为2159.99万元。
自热食品行业不断下调售价
但是整体销售额仍然不断下跌
自嗨锅在自热食品品类里属于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在品类里排名前五。实际上,除了自嗨锅外,自热食品企业在销售上或存在一定压力,2024年,自热食品相关品类的销售价格连续多季度下跌,整体销售额、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下跌。
根据快消数据公司马上赢对商超、便利店、食杂店等的统计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的市场份额、销售额都出现下跌,以去年第四季度为例,自热火锅的市场份额同比减少了25.05%至0.78%,自热米饭市场份额同比减少了27.25%至0.77%。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自热火锅的市场份额为1.48%,自热米饭为1.36%,对比来看,其市场份额较2023Q1近乎砍半。
而在销售上,2024年第四季度,自热火锅的销售件数同比下跌了29.18%,销售额同比下跌了32.67%;自热米饭的销售件数下跌了32.54%,销售额同比下跌了35.44%。
马上赢数据
为了吸引消费者,自热食品品牌在不断降低售价,但从前述的数据来看,行业整体的销量不涨反跌。马上赢数据显示,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自热食品的销售价格连续下跌,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自热火锅的单件均价为15.42元,自热米饭则不到12元。对比来看,2023年第一季度,自热火锅的单件均价为17.28元,自热米饭的单均均价为13.49元,降价明显。
这一点从海底捞关联公司颐海国际的财报亦可以看出。2024年上半年,颐海国际包含自热火锅、冲泡粉、快捷菜等的方便速食收入同比上涨了22.24%至7.00亿元,但是方便速食的均价出现下跌,每公斤均价由35.1元下跌了12.54%至30.7元;而在2022年,其方便速食每公斤均价曾达到39.2元,2023年则为33.7元,整体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在自热火锅品类,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依次为颐海国际、莫小仙、田小花、自嗨锅、众人火,CR5(即行业排名前五企业的市场份额)为83.73%;在自热米饭品类,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莫小仙、颐海国际、自嗨锅、田小花、宏绿,CR5为82.47%。
相比起颐海国际和莫小仙,自嗨锅的情况明显要更不乐观。2024年各个季度,自嗨锅在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品类上的市场份额都同比出现下跌,而颐海国际每个季度两个品类的市场份额均能录得同比上涨,莫小仙自热火锅品类仅去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下跌,其他季度均同比上涨,自热米饭品类则每个季度都能录得市场份额上涨。
马上赢数据
马上赢数据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