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埃隆·马斯克会成为中国新能源储能的“挑战者”吗?

IP属地 北京 编辑:沈如风 21能闻 时间:2025-02-13 02:30:11

来源/(nengwen-21)

作者/费心懿

编辑/张伟贤 孙晨阳

图源/

随着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2月11日的正式投产,特斯拉正在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玩家。

随着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2月11日的正式投产,特斯拉正在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重要玩家。

当其与中国市场贴得更近,会如何刺激新增长点再创新高?而特斯拉能否凭借差异化的设计思路成为搅动中国储能市场的一条“鲶鱼”?

业绩增长极

相较于疲软的电动车业务而言,储能已经成为特斯拉最为抢眼的增长点。

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装机了11GWh的能源存储产品,是其储能产品装机量达成新纪录,并实现了历史最高季度毛利。2024年全年,特斯拉储能产品装机量是31.4GWh。

其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连年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到2024年,储能业务的装机规模分别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64%、125%、113%,进展可观。

在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首席财务官Vaibhav Taneja还重点介绍其储能业务的进展和位于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进度。

Vaibhav Taneja表示,特斯拉能源的增长得益于Megapack和Powerwall。“正如埃隆马斯克所说,我们正试图通过本季度开始的上海超级工厂的投入使用来提高产量。虽然季度部署量可能会继续出现连续波动,但我们预计2025年的部署量将同比增长至少50%。”

特斯拉储能正决心战略聚焦中国市场,而中国速度不负所托。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当地媒体称,这座超级工厂仅历时7个月时间,刷新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和“上海速度”。

随着当天特斯拉其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

这座超级工厂规划年产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

以当前特斯拉官网公示售价来看,一台Megapack储能系统(2小时)的单价在100万美元,这意味着,这座年产能达40GWh的工厂或将为特斯拉带来约100亿美元的收入。而40GWh产能的投产,意味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产能迎来翻倍。

离中国更近

特斯拉的制造端正与中国贴合得更加紧密。

据悉,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目前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有可能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样,带来产业链聚集。”特斯拉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在特斯拉宣布将在中国投资第二座超级工厂之时,就在中国留下了巨大投资想象空间。

正如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度会面所释放的信号,特斯拉正在深度绑定中国供应链,也将有望受益于中国供应链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制造成本。

两度会面之下,双方商榷的可能包括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等事宜。

而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投产,猜测被坐实。

据记者了解,宁德时代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主要供应商,且此次为特斯拉提供了非标准的定制化储能电芯以满足特斯拉的需求。

另一家国内锂电龙头亿纬锂能也有望被纳入到特斯拉的供应链中。

此前有消息称,特斯拉已与亿纬锂能达成储能电池供货协议,亿纬锂能的马来西亚工厂计划在2026年开始向特斯拉美国供应储能电池。对此,亿纬锂能回复称“公司业务以公司公告为准。”

一位知情人士称,特斯拉扩充供应商后,宁德时代依然是特斯拉储能业务最大的供应商。

而另一家锂电龙头弗迪电池则未能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

去年6月,弗迪电池被爆已与特斯拉达成上海储能工厂的供货协议,计划于今年一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储能电芯。弗迪电池有望成为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的电芯二供。但特斯拉中国的回应则称,比亚迪子公司弗迪电池将向其上海储能工厂供应储能电芯的消息为不实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据公开报道,特斯拉已与日本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达成合作,将为目前日本规模最大的储能设施提供产品。有市场人士推测,特斯拉这一笔订单的产品就将从上海超级工厂发出。

而依托上海工厂的区位优势,未来中国造的特斯拉储能集装箱有望辐射至亚太乃至全球市场。

不同的道路

此次在中国量产交付的第三代Megapack是由特斯拉在2022年9月推出的量产产品,系统容量为3.916MWh,逆变器功率为1.927MW。比第一代产品的系统容量和功率均提高了约50%。电池由第一代采用的三元锂电池转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工厂开工时,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曾介绍,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同时服务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样,储能超级工厂也将是特斯拉全球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那么第三代Megapack储能集装箱柜是否能在中国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首先从售价上看,特斯拉Megapack(2小时系统)对应的瓦时单价为1.8元。而2024年,国内的储能系统的集采价格已经迈入0.5元/Wh。4小时系统更是来到了折合单价0.426元/Wh的价格低谷。

单就售价而言,国内供应链的成本与价格竞争力具有更显著的优势,短期之内特斯拉储能难以凭借价格撼动市场份额。

国内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也正在酣战,主流产品的单体容量规模已经完成了从3.5MWh到5MWh乃至更高规模的系统容量迭代,Megapack的系统能量密度实际也并不及国内主流产品。

但有储能从业人士向记者指出了特斯拉储能产品设计与国内的差别。

其一是,当国内储能电池厂商开始朝着单体电芯大型化、高度集成化的方向降低成本之时,特斯拉并没有激进地选择大容量电芯,考虑到大容量电芯的散热问题,特斯拉采用了定制化电芯以更好地匹配其BMS的方案。而在充放电策略的选择上,选择浅充浅放来实现电池保护并延长系统寿命至15年,从而系统中设置了一定的冗余设计。

第二是,消防设计的不同。“热失控不可避免,那就控制火灾蔓延。这是特斯拉储能与国内集成商最大的不同。”多位与特斯拉储能有过交流的人士透露。

具体来看,特斯拉第三代的Megapack不依赖任何外部或内部灭火系统来缓解级联热失控。Megapack主要采用了被动消防的结构来抵御相邻Megapack的冲击。Megapack的三代产品均未设置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以及灭火剂这类常见的消防产品,核心思路是对单个热失控储能舱进行控制,进行被动保护和防蔓延设计。

特斯拉储能业务入华,在短期内尚难以复制汽车业务进入中国市场之时的撼动作用,也难以迅速打破中国市场的固有格局。但长期来看,这条外来“鲶鱼”或将引发深层次的产业变革,马斯克的差异化技术路线或正在中国市场示以投石问路之姿,在电芯选型策略、热管理设计、全生命周期运营理念等维度为中国储能行业提供全新解题思路。

在投产仪式上,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能源产品与电动车协同,来实现我们的愿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庆祝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它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助力特斯拉开拓更多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