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其实有点像手机圈里的苹果,每一年它都会被各种厂牌拿出来,在发布会上以及新车宣发上花式吊打,但尽管特斯拉目前在售的几款车都已经是老面孔了,但只要出新款必然刷榜。
别的不说,就年前特斯拉发的那台焕新版Y,纸面参数好像也就那回事,续航打不过同价位最强的国产,尺寸配置啥的也就那样,但焕新Y一出来订单量立马就爆了。之前的焕新3其实也是一样的情况,纸面参数谁都打不过,销售数据谁都不是它对手。
所以如果你最近有关注特斯拉相关新闻的话估计都知道,特斯拉真正的刷量车,极有可能今年内会正式登场,而这台被称为Model Q的车,目前看就已经是个相当狠的角色了。
目前我们可以知道的信息并不多,大概有这么几个信息点?Model Q将会是特斯拉尺寸最小也是最便宜的车。根据海外媒体信息,它可能的美国市场售价在3万美元左右,而更多消息则进一步指出,特斯拉为Model Q设定的主力销售市场是中国,国产版的Model Q会有相比北美版更低的价格。多个消息源同时提到,这个可能的国产版定价在14万元左右。
请注意这个“多个消息源”,如果只是一两家媒体或分析师的观点,我们不会在文章中采纳,但有趣的是,国产版Model Q将定价14万左右这个消息,同时出现在了几乎所有近期关于这台车的新闻当中,根据营销上的惯常策略看,我们不排除这是特斯拉中国故意放出来的消息以测试公众对这个价格的接受程度和讨论热度。这其实也是大多数大车企在其重磅新车上市之前都会做的一件事。如果公众对于这个首先放出来的价格信息讨论热度不高或根本没有热度,车企很有可能会制定一个更低的价格。
而从现在的舆论热度看,这台将于2025年6月底(同样是大多数舆论均提到的时间点)正式登场的Model Q,最终定价14万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尽管我们从目前的消息看来,这台车和现阶段14万这个级别的国产车,在尺寸上有相当差距,这个价位现在大多数国产车都已经是中型车了,而Model Q是个紧凑型掀背轿车,而且大家要注意,这个紧凑型,是海外定义的紧凑型,这台车的车长,目前消息是只有3988mm,轴距不清楚但绝对长不了。不到4米的车长,在国内的定义就不是紧凑型车了,而是小型车。
所以千万别觉得Model Q便宜又大个,如果上述消息准确的话,一台4米车长不到的车卖14万,确实算不得便宜。
除了尺寸和可能的价格外,现在这车也有一些产品力相关的消息流出。首先是电池,目前消息是会有53和75度两种电池可选,最长续航里程可以达到EPA标准的500公里。这里同样要特别说明的是,EPA标准是美国电车续航标准,也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最接近实际用车续航的标准。500公里的EPA标准续航如果换算成国标CLTC的话,大概是CLTC 620公里左右。考虑到这车尺寸很小,这个续航其实很恐怖的。
还有消息提到,Model Q会有单双电机两种版本,零百加速最快能到5秒级。智驾方面,目前的信息是新车和Model 3一样,都会搭载纯视觉智驾,而且新车会搭载特斯拉最新的高阶智驾版的FSD,同时车机系统也会换代。
除此之外消息就不多了,还有一条消息是,Model Q这台车在全球的供应都主要依赖上海工厂的产能。也就是说上海工厂将是Model Q最主要的生产地址。考虑到这车的产量必然非常非常庞大,我们现在怀疑的是,上海工厂到时会不会生产不过来,毕竟上海工厂除了要造Model Q,还有大量的Y和3的生产需求。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如果这车上述信息都准确,也如期在6月底登场的话,它恐怕会出现一段非常长的提车等待期,因为就目前信息看,Model Q的竞争力异常强大。不管是续航、高阶智驾还是特斯拉品牌的号召力,14万这个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面对它几乎最大的优势只剩下尺寸了。而如果按照车型级别划分,它要面对的类似于海豚这类对手,那·····几乎是碾压局。
这车会不会热销?这不是个问题,这车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也非常简单:这货就是来刷量刷榜单的。在今年年底,大家就看着吧,各种跟新能源车有关的榜单里,前三位一定有它。大家就想想看吧,一台焕新版的Model Y已经能刷出这么猛的订单量了,更何况是这台老马酝酿了好多年(至少得从2020年开始算起,这个项目就在推进了,当时还叫Model 2),野心勃勃的Model Q?
所以对于所有15万以内的国产新能源车来说,即将面临的就是一个明盘局面:Model Q要来了,没打算卷空间配置多屏幕零重力座椅,但会在高阶智驾和续航这两个点上技能点拉满。接下来就该轮到国产车们接招了。
注:该车未有任何官图放出,文章里所有相关照片全部为外媒猜想图或假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