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资讯 » 正文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马斯克的“秘密宏图”实现了2%|甲子光年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甲小姐甲子光年 时间:2025-02-11 22:00:15

8年前马斯克给小李子“许的愿”,正在逐步实现。

作者|王博

2016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访问了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Gigafactory Nevada),与埃隆·马斯克讨论世界如何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可再生能源,两人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马斯克:我们进行了测算,要让整个世界过渡到可持续能源需要什么?需要100座超级工厂。

莱昂纳多:就是这样的工厂,要100座?

马斯克:是的,100座这样的工厂。

莱昂纳多:那就能就提供整个美国……

马斯克:不,是整个世界。

莱昂纳多:整个世界?

马斯克:整个世界,所有的能源。

内华达超级工厂距离太浩湖不到一小时车程,是世界上电机、储能产品、汽车动力系统和电池产量最高的工厂之一,每年生产数十亿块电池。

而让马斯克有底气“许下宏愿”的产品就是在这里生产的特斯拉储能产品。

到了2019年,特斯拉推出了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最初生产Megapack的是内华达Gigafactory,后来Megapack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Megafactory生产,年产量1万台。

2023年,马斯克公布了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三篇章:希望整个人类社会未来都可以采用清洁能源,在2050年前实现100%能源可持续。

不过, 从今天开始,Megapack不再只是特斯拉美国超级工厂的特产。

今天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特斯拉在华业务正式步入了新阶段。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

作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3年4月9日签约落地上海临港,2024年5月23日开工建设,同年12月26日正式竣工验收,历时7个月时间,这刷新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创下的“当年动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速度”。

虽然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的进度条只完成了2%(加州和上海),但这是马斯克朝着“在2050年前实现100%能源可持续”这一宏愿的迈进的坚实一步,也是迫在眉睫的一步。

因为需求不等人。今天刚刚下线的首台上海产特斯拉Megapack,很快就将运往澳大利亚。

1.“秘密宏图”离不开储能产品的增长

“随着我们新市场的开拓和储能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Powerwall(特斯拉家用储能产品)和Megapack的供应受到了产能限制。”在投产仪式上,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

如今随着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正式投产, 预计2025年特斯拉能源系统装机量将实现至少50%的同比增长。

特斯拉公司能源与充电业务副总裁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

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

特斯拉“秘密宏图”第三篇章显示,想要实现可持续能源经济,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并克服诸多挑战。其中,240 TWh的储能业务装机量排在了第一位。

特斯拉“秘密宏图”

随着世界范围内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加速过渡,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 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问题逐渐显现。这些能源的发电量受天气和时间的影响,供需之间的波动会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巨大挑战。

因此,开发一套高效的大规模储能系统,能够在能源过剩时储存电力、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

2019年,Megapack应运而生。单个Megapack可以存储3900 KWh的电力,可以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或者让62辆特斯拉Model 3后轮驱动版车型从0充满电。

每个Megapack的大小与一个集装箱相似。它们由电力公司部署,存储的能源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例如在电力需求高峰期或电网供电中断时。

近年来,特斯拉储能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球装机量持续攀升:2022年储能业务装机量为6.5 GWh,同比增长了64%,2023年储能业务装机量14.7 GWh,同比增长125%。2024年特斯拉财报显示,储能产品全年装机量达31.4 GWh,同比增长113%。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Powerwall和Megapack的装机量均创下历史新高,能源存储业务装机量合计达到11.0 GWh,并实现了历史最高季度毛利。

特斯拉历年新增储能装机规模

按照表格数据计算,特斯拉目前累计的储能业务装机量已经超过了60 GWh,不过这距离240 GWh(240,000 GWh)的目标,仍有相当的距离。

所以,马斯克说的“需要100座超级工厂”并不夸张。

目前,特斯拉能源产品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应用,遍布全球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

而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生产的产品也将像特斯拉汽车一样,运往全球各地。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占地约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内设焊装、涂装、总装等主要制造工艺,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系统, 规划年产新一代Megapack 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

“工厂将于本季度开始产能爬坡。”斯耐德介绍。

2.“第二增长曲线”的竞争

Tesla Asia官方账号透露,今天刚刚下线的首台上海产特斯拉Megapack,很快就将运往澳大利亚。

为什么是澳大利亚?

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Victoria Big Battery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之一,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以及212台储能系统Megapack机组的建成,为该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备用电保护。

Victoria Big Battery

该项目建设得到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拥有的清洁能源金融公司提供的1.6亿美元贷款的支持,并由法国可再生能源公司Neoen从2021年开始运营,其主要功能是增强电网的稳定性,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并在高需求期间提供备用电力。

除了Victoria Big Battery项目外,澳大利亚还有许多其他项目也选择了特斯拉的技术,或者正在考虑使用。

而在2024年5月14日夜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网约2个小时的用电高峰期当中,电池储能第一次超越天然气、水电、核能等所有能源形式成为该州最大的供电来源,而当地就有很多Megapack项目正在运行中。

Megapack确实抓住了大型储能市场爆发的先机,模块化设计和快速部署能力也使其在初期占据了优势。规模化生产降低了单位成本,这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然而, 规模优势并非特斯拉独有,宁德时代、比亚迪、LG Energy Solution 等电池巨头也在快速扩大产能,推出类似的大型储能产品, 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将不可避免。

全球知名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的《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2024》(Globa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tegrator rankings 2024)显示,2023年,特斯拉以1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

Globa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 integrator rankings 2024,图片Wood Mackenzie

特斯拉虽然排在全球第一,但该报告也指出, 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市场集中度正在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多家中国公司进入储能市场,而中国在2023年安装的储能系统数量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前十大供应商中有六家来自中国。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中国中车凭借成本竞争力跃居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榜首,其次是海博思创,新源智储和远景能源并列第三。

储能是继新能源汽车产业之后最大的电池消纳市场,也是各电池企业竞相追逐的“第二增长曲线”。

「甲子光年」综合多家行业研究机构数据发现,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规模远大于储能电池市场,在储能电池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896.1亿~14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36%~16.45%;

储能电池:市场规模78亿~5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8%~27%。

(备注:各家机构统计范围、预测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在2024世界储能大会上表示,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的蓄水池、“双碳”目标的压舱石,“十四五”以来,我国储能行业迅速发展,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

“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储能行业不能‘乱’,但能源转型的需求也要求我们绝不能‘慢’,行业必须在快速增长中同步实现高质量发展。”曾毓群说。

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也在积极布局储能市场。

就在今天, 宁德时代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招股书显示,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自2021年以来连续3年全球市场市占率稳居第一,海外储能客户包括NextEra、Synergy、Wärtsilä、Excelsior、Jupiter Power、Flexgen等。

此前一些项目也能证明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在海外获得了认可。 ‍‍‍‍‍

今年1月,全球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领导者马斯达尔(Masdar)宣布,宁德时代成功入选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和电池联合储能项目——阿联酋RTC(round the clock)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

该项目总投资超60亿美元,包括总容量达19 GWh的电池储能项目以及5.2 GW的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全天候大型发电项目,能实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清洁发电1 GW,向全球首个“AI+零碳”的绿色数据中心提供不间断的清洁能源。

特斯拉Megapack在中国的应用也将从数据中心开始。

此前,特斯拉与上海临港集团完成了中国首批8台Megapack的签约。临港绿创公司副总经理邓浩强对《解放日报》介绍, 这批Megapack主要用于临港IDC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很大,应用储能设备削峰填谷,能大幅缓解对电网的压力,也能用到更大比例的绿色电力;对终端用户来说,也能节约大量电费。”邓浩强透露,目前这8台Megapack大约能覆盖数据中心约20%的用电需求,每年能为用户节约几百万元费用。

不过,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不仅要面对众多强劲对手,其引以为傲的“垂直整合模式”能否继续带来收益,仍存在不确定性。

特斯拉的“垂直整合模式”指的是公司在其业务链的多个关键环节中,采取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策略,以增强对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的掌控能力。

这种模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Megapack不仅是一个“巨型的充电宝”(硬件),还是一个“智慧能源管家”(软件)。

从电池到系统集成再到软件控制,理论上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优化,但这种高度封闭的生态系统也会让客户的选择受限,B端客户需要选择是否要深度绑定特斯拉的技术体系。对于追求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电力公司和项目开发商来说,这可能成为一个障碍。

在2024年度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说: “2025年将是特斯拉历史上开创性的一年,甚至可能比之前Roadster和S3XY车型发布的年份还重要。”

尽管面对种种挑战,但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后,预计Megapack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而这场“第二增长曲线”的竞争也将日趋白热化。

*参考资料: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开工 有望“今年投产、今年交付”》,解放日报

(封面图来自National Geographic Youtube账号,文中未说明来源图片均来自特斯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