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用了一个星期的S25 Ultra,我有这些体验想和你分享一下

IP属地 北京 编辑:柳晴雪 雷科技 时间:2025-02-11 20:33:57

“均衡的手机千篇一律,有趣的手机万里挑一。”

在这个手机市场趋同内卷的年代,这或许是很多人想要说的真心话。

然而,在如今这个时间点,折叠屏早已经褪去了新奇的光环,模块化手机难以摆脱中看不中用的称号,全键盘手机更是已经销声匿迹,唯有木桶均衡式的手机始终是市场的宠儿,而三星Galaxy S系列则是这种类型里当之无愧的代表之作。

当然了,还得有AI。

当自家在去年公布的功能被友商纷纷跟进后,经过整整一年时间打磨的三星,对大模型和智能手机应该怎么结合在一起这件事有了些新的看法,他们希望让AI功能和应用无缝融入每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不再是用于吸引眼球的“功能焦点”。

(图源:摄制)

我现在拿在手上这台三星Galaxy S25 Ultra,就是这个理念的最好证明。

颜值能打:正面更圆润,边缘更方正

过去的两周里,我一直把这台钛银蓝的三星Galaxy S25 Ultra作为主力机在用。

而在这段时间里,最令我惊讶的一点是——这台超大屏旗舰的手感居然出乎意料地不错。

或许你会觉得很难想象,所以这次我会详细地展开解释一下,以左撇子为例,在我们握持手机的时候,手机的边框高概率会处在我们手心中这三条线的位置,你可以实际尝试一下。

(图源:摄制)

而当你使用靠近外侧或者靠近中心的位置握持S25 Ultra时,你会发现,得益于较宽的直角边框,这款机子完全可以做到像一块积木那样嵌入你的手心,用起来基本感觉不到什么“超大屏”带来的存在感。

(图源:摄制)

在这个过程中,S25 Ultra身上的两处改进起到了决定性效果。

8.2mm的机身厚度,218g的机身重量,造就了三星史上最轻最薄的Galaxy Ultra,作为对比,上一代则是8.6mm和233g,尽管从肉眼上看上去差别不大,但是对于一台超大杯旗舰来说,薄这么一丢丢,手感感知还挺明显的。

(图源:摄制)

如果说之前的S24 Ultra机身两侧还带些弧度,保留了一点Galaxy Note的设计语言,那这次的S25 Ultra则选择了更加大刀阔斧的革新之路,从圆角中框+直角屏幕的搭配,直接变成了微微2.5D的直角中框+圆角直屏的设计,看起来更加硬朗。

更轻、更薄、更窄,搭配上圆角设计,即便在你完全把它抓在掌心时,握持手感也不会有上一代那样的割手感,或者一只手握不住的感觉。

(图源:摄制)

要我说,这是好的。

左上角的相机Deco,倒是基本保持了原本的设计,只是加入了类似Fold6的唱片纹理装饰圈,看起来比前几代一体性更强,钛雾灰配色采用了灰色的磨砂玻璃,搭配上统一更换成银色的钛金属边框,整机质感这块真的足够养眼。

另一个养眼的地方,则来自屏幕。

本来就很大的屏幕,到了S25 Ultra身上变得更大了,这块6.9英寸的屏幕支持2K分辨率、1-120Hz自适应刷新率,峰值亮度可达2600nit,更耐用的第二代康宁大猩猩装甲玻璃陶瓷盖板抗反光的效果更强,提升了视觉观感,屏幕黑边比上一代也更窄了,拿在手上的视觉观感可以说相当震撼。

(图源:摄制)

说到抗反光效果,我常年待在广东,这里即便在冬季依然有暖阳高照,这意味着我能够亲自测试这块屏幕在阳光直射下的显示效果,得益于抗反射涂层的加持,S25 Ultra这块屏幕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具有可观的可读性。

在返乡的火车上,我也拿S25 Ultra看了几部影片。

尽管没有杜比视界加持,三星这块屏幕在色彩表现上仍是一绝,如果你不喜欢高饱和度的话,在开启“自然模式+自适应色调”后,整块屏幕调色则会朝着更加自然的方向发展,恰到好处的精准色彩在观看电影和画作、理解作者心境表达时尤其有用。

(图源:摄制)

至于国内厂商今年开始卷的超声波指纹——三星早好些年就已经开始做了。

实测下来,倒是和我印象中有些不同,三星的指纹解锁依然需要进行多次录入,幸好,超声波指纹该有的优点一个不落,位置适中、反应敏捷,就算湿手也能解锁,在夜里也不会莫名其妙地亮起来,用起来相当爽快,甚至没有严挑钢化膜的困扰。

如今市面上,巨屏旗舰可以说是越来越少,自从vivo X Note以后,市面上基本就没有出现过接近7英寸的巨屏手机了,而S25 Ultra的出现,算是接上了商业人士对这类产品的需求。

在我看来,对当下的旗舰手机而言,把手感和观感照顾好,可能是比单纯提升跑分数字更重要的事情,是真正的加分项。

而三星显然深谙此道。

新的一年,还得看“星”的AI

性能,并不是三星Galaxy S25 Ultra的主要看点。

即便如此,三星依然是照例用上了仅此一家的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CPU和GPU的频率相对常规版本有所提升,对比前代产品,CPU性能最高提升37%,GPU性能提升30%,同时也有面积更大的均热板来辅助散热。

这次S25 Ultra提供了最高16GB RAM+1TB ROM的配置,我手里这台是12GB RAM+512GB ROM的配置,GeekBench 6单核跑分在3000分左右,多核跑分在9700分左右,算是个习以为常的好成绩。

(图源:摄制)

当然,更关键的是实际运行的表现。

实测下来,搭载One UI 7的三星 Galaxy S25 Ultra在流畅度上肯定没啥问题,任务管理也较以往有所改善,就算打开二三十个应用,现在基本上也不会出现动画拖慢的现象,也很少出现杀后台的情况。

至于One UI 7本身,除了更圆润的图标设计,大改后的控制中心也变得圆滑不少,三星今年更是给系统加上了Now Bar“实时窗”,可以在锁屏上显示通知、音乐、倒计时和录音等资讯,多个实时窗可以叠在一起,点击后也会继续放大,方便获取更多的信息以及操作。

(图源:摄制)

配合上全天候显示,我会说这个功能还是挺有帮助的。

至于过往屡遭诟病的动画,从我这段时间的上手体验来看,过往大家比较关注的打断动画、应用切换动画都加入了实时的渲染,做到了几乎无缝衔接的并行动画,不过国行版不能通过Home Up进行进一步调整,这点有些可惜。

(图源:摄制)

对了,这代S25 Ultra的续航配置基本没改,依然是5000mAh电池+45W有限快充的组合。

得益于骁龙8至尊版(for Galaxy)的高能效,S25 Ultra续航较往年是有提升的,我拿着这款产品,在开启2K分辨率+高刷的情况下,持续播放音乐/视频+拍摄样张,基本上可以撑大半天的持续使用。当然,我们也很期待看到,拥有更大电池容量的Ultra机型会有什么样的续航表现。

接下来,就是国行特化的AI功能。

如果说海外版S25系列最令人称道的,是Galaxy AI和Google Gemini联手达成的多模态感知能力,那么国行版S25系列的更新重点,自然就放在了“新一代Bixby”的升级上。

没错,三星终于给Bixby加入大模型能力了。

现在的Bixby,不仅拥有了多轮对话的能力,还可以帮你执行系统设置指令,甚至还能通过语音命令快速调用文案创作等AI功能。

全新升级的多模态感知能力,不仅能通过语音交互,也能解析和识别输入的图片甚至文档,能像人类一样“看、听、理解”,可以更主动、更智能、更准确地参与日常任务中。

比如截图的时候,现在S25 Ultra会跳出一个底部弹窗。

在弹窗里头,除了常见的编辑或分享按钮之外,还会出现一个名为“AI多截图”的功能。

(图源:摄制)

“AI多截图”能够预判你对当前截图后续的操作需求,并提供对应的功能选项,例如快速生成GIF动图、利用生成式编辑产出AI图像、亦或者是框选文字进行提取翻译等,你只需一键即可完成后续操作。

你也可以让Bixby帮你识别照片里的花朵。

(图源:摄制)

受益于多模态感知能力加持,新一代Bixby提供给用户更高的自由度。

现在你不止可以通过语音进行交流,也能感知图片乃至文档。同时,新一代Bixby能够理解上下文,与用户进行多轮对话,还让用户可以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完成任务。

举个例子,你可以查找附近的粤菜馆并导航,可行;设定当日的日程,没问题,它甚至能自动跳转到分享界面,体验足够出色。

(图源:摄制)

最后,三星Galaxy S25 Ultra依然延续了S系列Ultra机型的“传统艺能”,内置的S Pen触控笔,可以在屏幕上实现精确书写、点击、操作,为商业用户提供流畅丝滑的沉浸式书写体验。

(图源:摄制)

论书写体验,这支笔虽然细了一点,但是手感依然不错,还有我个人最爱的“绘图助手”功能:我用S Pen在S25 Ultra上写下了这次评测的标题,而这款手机在几秒钟内就把它变成了极具冲击感的封面。

(图源:摄制)

虽然影像模组有些不忠于原作,但是这样的生图能力,还是足够让人惊叹。

拍照更强,也更专业了

影像,也是不少人选择三星的头号原因。

毕竟演唱会神器这个名头,一开始就是小红书姐妹们给三星冠上的。

S25 Ultra继续是广角主摄、超广角、中长焦和潜望长焦的四摄方案,主摄依然是2 亿像素的HP2传感器,中长焦和前摄的传感器也都没变,继续沿用S24 Ultra同款配置,只有超广角镜头从12MP升级到了50MP。

(图源:摄制)

我的老家是粤西的一个海边小城市,这里娱乐节目很少,商业气息也淡,在街上看不出什么过年的氛围。

不过过年回家,最重要的其实是多陪陪爹妈,所以我带着他们跑到了老家的湿地公园里头瞎晃悠,顺便用S25 Ultra简单记录一下,也算是给自己留下一些宝贵的新年记忆吧。

这颗200MP的主摄,拥有出色的动态范围,即使在刺眼的光线下,我们也得到了很好的色调表现,虽然偶尔会存在一些锐化导致的颗粒化细节,但是色彩输出真的很讨人喜欢,也不会出现过分饱和的情况。

下面是我在湿地公园用主摄拍摄的河畔一隅,茂密的绿色植被和树木,浊绿色的天然溪流,溪中有一座用石头搭建的小桥,显得古朴而自然,整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图源:摄制)

用微距拍摄的紫花风铃木和朱缨花,色彩艳丽,充满活力。

(图源:摄制)

新的50MP超广角,可以拍摄出一些很有“冲击力”的镜头,更加适合压缩巨物或者是比较宽阔的场景。

(图源:摄制)

长焦效果则和去年差距不大,3倍长焦可以拍摄一些漂亮的特写镜头,5倍长焦依然能提供出色的画面细节,由于放大、锐化和AI算法的综合效果,10倍缩放的照片看起来有点经过处理,但总的来说,依然是业内的顶尖水平。

(图源:摄制,三倍静物)

(图源:摄制,五倍远景)

(图源:摄制,十倍融合、三十倍融合)

那么在暗光环境下的表现,又会如何呢?

回到广州之后,出租屋附近的花市居然还未散去,这倒是给我带来了一些难得的新年体验。

在户外的暗光环境下,我拍了这张照片,街道上透露出些许昏黄的摊位灯光,和来往的人群构成了一幅有趣的氛围;其他夜景照片也有,画面素质一如既往地干净,尽管在强光下会有些许溢出的噪点,但整体画面还是拿捏得挺到位的。

(图源:摄制,夜景拍摄)

总的来说,三星Galaxy S25 Ultra的影像系统,基本就是在足够成熟稳定的前代配置上做了一些小升级,最终成像在设计、风格和品质上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平衡,这当然不是一个单反级的影像设备,但拍出来的照片好看,也不像那些影像超大杯那样顶着一个硕大的镜头。

既优雅,也不过时,我挺喜欢。

总结:一款惊喜满满的AI巨屏旗舰

按照惯例,将我对三星Galaxy S25 Ultra的体验,按照评测模板进行总结:

优点:

1、出色的机身设计和质感;

2、全面升级且有AI加持的影像配置;

不足:

1、较为保守的性能调度;

2、电池容量和充电配置没有优势。

最后看看价格,三星S25 Ultra共有三个储存版本,正式价格如下:

-12+256GB,9699元

-12+512GB,10699元

-16+1TB,13199元

(图源:摄制)

在我看来,三星 Galaxy S25 Ultra是当今罕有的巨屏旗舰。

尽管价格不菲,但得益于三星在供应链上的高度掌控力,这确实是目前你能选到的最大尺寸的商务旗舰手机,而且得益于三星对屏幕边框的控制,整机的三维尺寸甚至还有所缩减,这一系列的变化,也表明了三星以实用性为核心进行了调整。

不仅如此,S25 Ultra也少有地将AI渗透到了手机使用的每个角落,将AI从一个“新功能变成了手机的“一部分”。

它没有像国产手机给到固定的对话框式AI入口, 而是把AI功能分散至更多使用场景,有新一代Bixby领衔的人性化交互,有主动识别用户需求的AI多截图,也有看上去很不错的跨应用全局联动……

现如今,几乎每家科技公司都相信人工智能就是未来,三星则希望大家能觉得,他们和还在强调“功能焦点”的友商不同,让手机从数据竞争转向实际体验的竞争,这不仅是三星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也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必然。

总之,如果你垂涎超大杯旗舰手机的性能和影像,手持三星Galaxy S24 Ultra或再上一代的S23 Ultra,或者是其他家的影像旗舰,那影像给力、更有AI赋能和专业录像助力的S25 Ultra绝对会是一个值得你考虑的升级对象。

春节营销战事:

年货产品大赏:

新春数字生活:

春节科技舞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