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去化加速,部分城市库存规模明显减少

IP属地 北京 编辑:钟景轩 新浪财经 时间:2025-02-11 20:30:27

中房网官方微博

中房网讯 (亚晨/文)得益于去年第四季度止跌回稳系列政策效果,以及各类购房需求的有效释放,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得到明显改善。

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12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规模为45265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4%,同比减少10.4%。

整体看,2024年第四季度呈现了比较明显的库存消化态势。其中,环比指标逐月下降,同比指标在连续23个月呈下降态势下,12月份降幅更是首次达到两位数,进一步印证了止跌回稳系列政策积极有效,也为2025年去库存工作创造了较好基础。

各线去库存表现积极,部分城市规模明显减少

具体来看,各线城市在库存消化中表现积极,三类城市均呈现明显的环同比下降态势。

根据报告,2024年12月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面积分别为3222万平方米、21760万平方米和20283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降4.4%、2.9%和1.5%;同比分别下降9.7%、11.5%和9.3%。

从城市排序来看,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库存规模消化状况不错,百城中共有87个城市库存规模出现同比负增长现象。特别是三亚、青岛等城市,库存规模减少明显。

其中,三亚环比增速下降12%,同时其12月份新房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全国 第一,库存规模与房价表现基本吻合。此外,沈阳库存规模环比下降10%,贵阳、湛江和成都均下降9%;同比方面,青岛降幅高达40%,镇江和湛江降幅分别为39%和29%。

对此,易居研究院分析认为,除了关注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传统意义上的文旅城市具有新一轮发力的较好机会。另外,包括青岛、济南等北方城市表现积极,此类城市最近几年楼市总体平稳,市场需求潜力大且动力强,进而促进库存规模较好的消化。

存销比迎拐点,三类城市去化状况均改善

从存销比情况来看,尽管当前百城去化周期仍然偏高,但已呈现积极的改善状况。

报告显示,2024年12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1.3个月,这也意味着市面上新房库存规模需21.3个月时间才能消化完。

易居研究院表示,随着一系列精准政策的落地,去化周期从高位明显下调,说明去化压力较好释放。相比最高点,目前存销比减少了5.5个月,也意味着去库存周期迎来了拐点。

另一方面,各线城市去库存周期均得到明显改善,一线城市是止跌回稳表现最明显的标杆性城市。

根据报告,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2.8个月、18个月和30.6个月,均从2024年高位明显下调。

具体到城市,全国100个城市中有31个城市去化状况不错,去化周期均低于18个月。其中,三亚、成都、中山和济南等城市表现最佳。

报告以成都市场为例。最近几年其房地产市场表现较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全国水平。一个重要原因是,成都户籍政策宽松、房价亲民、城市规划质量高,同时也属于网红城市和年轻人聚集规模较大的城市。

报告认为,成都对于行业和其他城市的启发意义在于,2025年若要积极做好去库存工作,关键是要做好年轻人住房工作,持续促进年轻人住房消费需求的释放。

展望未来,易居研究院认为,新一轮去库存工作还会持续,最核心的驱动力在于购房市场需求将有积极释放的空间。一是,各类购房政策将继续发挥好效应,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和提高交易活跃度;二是,潜在需求将持续释放,包括房东置换房屋需求、城中村改造衍生的购房需求等;三是,好房子项目将明显增多,持续增强购房积极性和性价比。

易居研究院表示,各地要积极把握此类要点,扎实有力促进新房去库存工作。另外,除了传统驱动力外,要关注新动力。在“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部署下,后续增量领域将有所节制,进而限制库存规模拉升。而对存量项目的盘活,尤其结合专项债资金的导入,将持续增强地方政府收储库存房源的动力和能力,更好促进新房的去库存。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