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特稿丨2025年,农业经营者如何做一个高质量的年度规划?

IP属地 北京 编辑:苏婉清 品牌农业参考 时间:2025-02-11 19:30:35

凌晨四点的草莓大棚里,李老板正盯着手机里暴跌的收购价发愁。同镇的张总却在朋友圈晒出与盒马鲜生签约的现场照,自家有机草莓单价突破80元/斤。

这个对比场景,恰是当下农业产业链的生存缩影:当80%经营者还在价格红海挣扎时,20%的先行者已通过精准规划实现价值跃迁。

如何制定一个高质量的年度规划,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农产品能否卖出溢价,关乎品牌形象的树立以及能否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如何跨越从“会种地”到“会经营”这段距离?农参梳理了2025年度农业经营者必须关注的七大事项。不管你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还是农业企业,只要你想把自己优质的农产品卖出去并且产生一定的溢价来解决成本问题,想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品牌并且持续产生复购,那么这篇文章将为你出谋划策,看完请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对号入座并制定出一份更加详细的年度发展规划。

抓包装

包装是品牌与消费者的“第一道语言”,好的包装会说话。

如果你还在为销量发愁,那么先解决包装问题。

具体操作上,首先要深入挖掘产品特色。以特产水果为例,可以实地拍摄产地的自然风光、果农采摘的场景,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中。设计时,多参考国内外优秀的农产品包装案例,也可以找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定制,确保包装风格独特、新颖。在环保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用可降解的纸质、竹质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考虑实用性时,针对不同的农产品,设计合适的包装规格和形状。例如,易碎的农产品,可以采用泡沫内衬、气柱袋等缓冲材料,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设计包装前,要对产品进行分等分级,以确定不同的包装形式,类似:基础款(平价透明袋)、礼品款(文创礼盒)、定制款(企业联名包装),例如大米产品可设计家庭装(5kg牛皮纸袋)、伴手礼(500g竹编盒)。

再者就是包装功能方面的升级:增加溯源码(扫码查看种养殖记录)、保鲜技术(鲜果采用纳米保鲜膜)、场景化设计(办公场景的一人食包装)等。

用名人

以下“用名人、进名店、借名会”是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总结的“三名营销”,是广大中小型农企可以借鉴的经营技巧。对于目前没有条件“砸钱”做品牌的农业经营主体而言,在品牌的基础培育期,学会“花小钱,办大事”实现营销优势是市场上的关键决胜点。

请名人代言、做推广,是提升农产品知名度的有效手段。可以邀请当地知名的农业专家、网红达人,为农产品站台。

寻找合适的代言人,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与农业、美食、健康生活等领域相关的本地网红,查看他们的粉丝数量、互动率、视频内容风格等,筛选出与产品定位相符的网红。二是联系当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咨询是否有专家愿意参与农产品推广活动。

与名人合作时,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与网红达人合作直播带货,提前准备好产品介绍资料、演示道具,策划好直播流程和互动环节;与专家合作时,可以举办线下品鉴会、知识讲座等活动,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提升产品的可信度。

“用名人”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请知名度很高的人,家庭农场可以挖掘更具性价比且贴合农产品特质的名人资源,有时,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方面,可以与当地的 “草根名人” 合作。例如本村的非遗师傅、资深老农民等,他们朴实、有故事,能够传达出深厚的文化,自身就是一面品牌。

另外,年轻的新农人形象也很受欢迎。近年来,在城市辞职回家乡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在社交媒体讲述创业艰辛与坚持,从选种、种植难题到收获喜悦,引发共鸣,为自己的家乡代言成为了一股流行趋势,也在电商平台有了稳定的客流资源。

此外,村书记成优质农产品代言人的形式也越来越受欢迎。

进名店

“进名店”就是把农产品打入知名商超、精品水果店等,借助这些优质渠道,提升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

在进入名店之前,要全面了解名店的采购标准和要求。可以通过名店的官方网站、招商部门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或者直接到店内观察同类产品的陈列和销售情况。根据采购标准,对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产品符合名店的要求。

同时,准备好详细的产品资料,包括产品介绍、质量检测报告、产地证明等。在与渠道商沟通时,突出产品的优势,如独特的口感、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稳定的供应能力等。可以提供免费的样品供渠道商品鉴,争取获得试销的机会。此外,还可以与渠道商协商合作推广方案,如参与店内的促销活动、设置专属陈列区等。

除了连锁商超,餐饮品牌店也是不错的选择。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曾经提出农产品品牌产业化的“死亡之谷”,农产品变成食品,才能更加直接地被人们体验,形成了地标美食品牌可以加倍传播广度。如黑猪肉、农家土鸡等特色食材,可以与餐饮店达成合作,除食材供应外,还在店内设展示销售台,来用餐的顾客都能了解到食材背后的故事,宣传农场的品牌。

借名会

对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除了守好自己的阵地,外出参加各类知名会议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提高参会效率、降低参会成本?

一是珍惜相应的渠道资源,利用好政府推荐的培训、调研、组团参展等机会做好延伸宣传。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

如外出参展,在参展前,提前规划好展位的设计和布置。根据产品特点和品牌形象,设计富有创意的展位,突出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准备好充足的宣传资料,如产品手册、名片、样品等。在展会期间,安排专业的销售人员负责展位的接待工作,主动与参会人员交流,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加展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论坛、研讨会等,与行业内的专家、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同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实时发布展会现场的照片和视频,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展会结束后,及时对收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和跟进,与潜在的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二是充分利用本地的节庆活动。如各地的伏羊节、民族文化节、村BA等等。抓住机会向本地和外地游客展示自身的产品,讲好品牌故事,可以讲百年非遗的故事,讲家里祖祖辈辈的好手艺、好口碑,讲讲村里最正宗的宝藏美食,讲养育自己成长的绿水青山。

拓渠道

在电商飞速发展的今天,线上销售渠道不容忽视。可以入驻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自己的网店,拓宽销售范围。同时,利用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方式,增加产品曝光度。线下则继续巩固传统销售渠道,如农贸市场、批发商等。

入驻电商平台时,要认真研究平台的规则和政策,优化店铺的页面设计和产品详情页。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提高产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

在直播带货方面,可以自己培养主播,或者与专业的直播机构合作。提前策划好直播内容,包括产品介绍、优惠活动、互动环节等。

徐闻菠萝田间直播。图源:央广网

社群营销方面,建立产品的粉丝社群,定期发布产品信息、优惠活动、种植知识等内容,增强与粉丝的互动和粘性。

线下渠道方面,与农贸市场的摊主、批发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争取更多的销售机会。

各类平台各具优势,如电商平台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直播带货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增加购买欲望;社区团购则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但要注意不可“撒芝麻”,要根据企业规模、人员构成及产品特色来对各渠道进行有侧重的布局。

例如元一智库高振博团队为富平柿饼制定的“定制渠道+团购+电商直播带货+线下超市”的模式,布局线上线下渠道。每年年初订好计划,不同的渠道销售不同类型的产品,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加工,最后的包装也不同。

高端定制渠道:主要针对高端客户,适用于第一等级的客户,采用独立包装,以礼品的形式出售。

团购渠道: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主要是第二级别的产品。团购的价格比较高,利润也比较高,这其实也是塑造品牌的过程。

电商直播带货:近几年,电商直播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模式,团队抓住这一潮流,2020年仅在电商直播这部分的销量就占总销量的2/3。

线下超市渠道:超市铺货主要是一些普通的柿饼,价格也比较便宜,适合当地的大众消费者人群。

争补贴

政府为了支持农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比如,农业生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绿色农业补贴、农产品加工补贴等。作为农业经营者,要及时了解当地的补贴政策,积极申请,争取政策红利。

要获取补贴信息,可以关注当地政府的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定期浏览相关的政策文件和通知。也可以加入当地的农业经营者交流群,与其他同行交流补贴申请的经验和信息。

在申请补贴时,要仔细阅读申请条件和要求,按照规定准备好申请材料。例如,申报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省、市要求不尽相同,以浙江省级为例,需要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表和年度发展报告、有资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无保留审计报表等材料,申报成功可获得相应补贴,如嘉兴市对获得浙江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

打品牌

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指出,农业品牌建设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优质优价或优质高价的金钥匙。企业不同,选择的盈利路径也不同:如果是龙头企业,就要积极参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构建区域农业发展的联合体;如果是中小农企,就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如果是家庭农场,要毫不犹豫地围绕品种品质到品牌这个方向去打造。

在品牌定位方面,明确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分析他们的需求、消费习惯和购买能力。例如,如果目标消费群体是注重健康的中高端消费者,可以将品牌定位为 “绿色、高品质” 的农产品品牌。在品牌标识和宣传语设计上,找专业的设计公司或广告公司进行设计,确保标识简洁易记、富有创意,宣传语能够准确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在品牌推广方面,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结语

规划先行,走好2025年的第一步。建议制定《年度执行日历》,将7大模块拆解为52周具体任务(如第一季度重点攻包装+补贴申报,第二季度筹备展会+渠道拓展)。

认真做好规划,不只是“种得好”,还要“卖得好”,更要“经营得好”。

祝农业经营主体朋友们的2025年,是个丰收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