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讯(记者 闫军)QDII基金降费公告不停歇。
2月11日,交银施罗德旗下2只QDII基金、融通旗下1只QDII基金宣布降费,就在前一天,2月10日,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混合基金降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并修改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同日起,富国基金旗下6只QDII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统一降至1.2%、0.2%。
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3家基金公司合计82只QDII基金加入降费大军,“1.2%+0.2%”逐渐成为QDII主动基金的主流。
交银施罗德、融通加入QDII基金降费
2月11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称,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经与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即日起,调低旗下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价值、交银施罗德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2只QDII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此外,融通核心价值混合则从12日起下调上述“双费”。
2月10日,海富通基金公告称,为满足投资者需求,经与托管人建设银行协商一致,决定即日起,对旗下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混合降低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并根据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信息更新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托管协议作相应修改。
同样是2月10日降费的还有富国旗下6只产品,富国基金在8日公告称,自10日起,调低旗下富国全球科技互联网、富国中国中小盘(香港上市)、富国蓝筹精选、富国红利精选、富国全球健康生活以及富国全球消费精选等6只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分别从1.5%至1.8%不等的管理费率调降至1.2%,托管费率则从0.35%至0.3%降至0.2%。
紧锣密鼓降费,1.5-1.8%%管理费率QDII仅剩27只
降费让利,提升投资者金融获得感,已经从监管引导与要求,变成了基金公司的主动选择。
今年1月23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按照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的部署,证监会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目前已形成初步改革方案。其中,强调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以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的费用。
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再次提及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
在基金产品类型的费率调降上,从主动管理基金密集下调后,主动管理基金中,管理费率、托管费率“1.2%+0.2%”成为基本要求,就在2024年,头部大宽基ETF主动下调费率,管理费率、托管费率“0.15%+0.05%”成为标准,后续新发ETF也基本按照这一费率收取。
此外,债券基金也在陆续跟进中,不少基金公司旗下债券基金调降至0.3%左右。而此前被成为最后一块“高低”的货币基金也开启了降费,1月2日起嘉实薪金宝货币市场基金的托管费率从0.1%下降到0.05%。随后第二天,西部利得天添富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从0.065%调低至0.05%。
QDII基金在今年也开启了大范围的费率下调,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2月11日,年内已经有23家基金公司,合计82只QDII基金选择主动降费。
此外, 当前全市场混合型与股票型QDII基金合计264只,经过此番降费后,管理费率在1.5%以上的基金仅剩27只,占比不足10%。
在业内看来,降费对基金公司、投资者均有重大意义。降费短期内会对公司的营收形成一定影响,大规模产品降费的冲击会小一些;但中长期内看,公募费率改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有利于研究机构加强在投研、交易等方面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交易费用对投资收益的短期提升效果虽然并不会特别明显,但对中长期超额收益的获取会有提升作用。
(记者 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