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插混车型最大的的尴尬:买车前可油可电,买车后用一滴油算我输

IP属地 北京 编辑:任飞扬 玩车情报局 时间:2025-02-11 13:00:56

“后悔没有直接上纯电。”这是许多买了插混新能源的车主内心真实的想法。

很多买插混车型的心路历程就是,买车之前有些纠结,到底是选插混还是纯电车型?一年要跑几次长途,过年回老家要跑几百公里,但是都听网上说电动汽车有续航焦虑,而插混(包含增程混动)车型油电两用、没电也能跑、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的宣传,似乎很符合自己的用车需求。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插混车型,但是买了一个月就后悔了。

为什么后悔?买之前觉得插混车型可油可电,市区用就充电,跑长途就加油,非常完美,不过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买了插混车型之后,第一个感受就是,自己的爱车用电和用油,用车成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只用电行驶,而不是加油行驶,但是这时候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就捉襟见肘了,再加上低温、暖风等对续航的影响,所以插混车型真正可用的续航是比较有限的,特别是那些只有几十公里纯电续航的车型。

那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车主不得不频繁去充电,来维持纯电行驶,导致用车体验大幅降低,而且车主还会担心,自己的电池频繁充电,会不会出现寿命降低。而预想到的跑长途可以加油行驶带来的便利性,并没有这么大,非节假日出行,高速充电站根本不需要排队,就算是六七百公里的里程,开了两三百公里之后,也是需要休息的,这时候车主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买一台纯电车型。

而在高速服务区,高峰期节假日会看到很多插混车型在充电,这时候就会有人喷,既然可以加油,为什么要和纯电车主去抢充电桩。插混和增程式车型充电这件事,无可厚非,先来后到,没人规定插混车型不能在充电站充电,即使是高峰期。

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似乎弄错了自己的用车需求和场景,导致后来出现买了就后悔的情况。为了极少数的用车场景而牺牲常态化的用车体验,这种抉择并不太明智。事实上,很多人在购车时都犯过这样的错误。

比如说,考虑到过年回去,小姨子也要坐自己的车,所以买了一个六座车,但是买了之后发现,后排根本用不上,反而第二排只有2个座位,在坐五个人的时候很纠结,到底让谁去第三排坐小板凳。

比如说,想着要去西藏自驾游,买了一个越野车,结果发现工作太忙,琐事太多,根本没时间去西藏,一年到头都在城市内行驶,而越野车油耗高,舒适性差,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买一台城市SUV。

简单来说,一年只有三四次的需求,就是伪需求,压根不需要作为买车的重要考量,你一年能出几次远门,跑几次高速?平时非节假日,跑高速充电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你不也要上厕所要休息吗?现在的电动汽车充电速度也挺快的,十几分钟充个七七八八,等没电了再充就是了。实在不行可以下高速充电,绕不了几公里。

当然了,如果你经常出远门,增程式和插混,用车的幸福感还是强很多的,这时候纯电车型的确不适合你,归根到底,还是要弄清楚自己的用车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