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文/狗蛋分蛋
最近的DeepSeek,用火爆全球来形容不为过。铁柱突发奇想问DeepSeek,如何看待2025年的北京楼市?
它说,北京楼市变了:
2025年北京楼市将进入"结构性机会"时代,建议聚焦"产业+轨交+稀缺性"三重逻辑,优先选择有真实人口导入和产业支撑的板块。
2025年前后,海淀北、通州运河、昌平南等区域将进入价值兑现期,而传统核心区需警惕学区政策进一步调整带来的估值重构风险。
在区域价值分析上,DeepSeek给出2025年买入建议是这样的:
向右下一张
DeepSeek将北京各区分为了5块:
一是以东西城为代表的“核心城区”,二是包括海淀、朝阳、亦庄在内的“产业驱动区”,三是“城市副中心”通州,四是“近郊潜力区”,含昌平南、大兴西红门、房山良乡,最后是第五密云、怀柔、平谷等在内的“风险警示区”。
这个分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铁柱觉得,楼市大方向上,DeepSeek的回答和之前我们得出的“结构牛时代”研判,已经有几分相似了,即核心区域与一般区域加速分化,好房子和普通房产加速分化。
只是在一些板块细节信息上,DeepSeek还稍显落后,可能是因为联网不及时。
站在老地产人的角度上,今年的北京楼市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
市场方面,新房井喷,价格止跌势头初现,二手房成交开始回暖。
2025年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2161套,同比上涨214.1%。成交2654套,同比下跌10.0%。成交均价54881元/㎡,同比上涨1.9%。
图源:克而瑞北京
1月成交下挫,主要原因是淡季叠加春节假期,相比之下,成交均价的回温更值得注意。
铁柱发现,1月的北京市场涌现了一批势头强劲的新盘,比如京西的长安华曦府,1月网签了351套,还有永丰北的嘉华天珺等等。
原因,一方面这些项目在板块内有产品力优势,另一方面,项目所处的板块,条件也足够吸引人。
这种局部火热的情况,这也侧面印证了北京楼市的“结构性”变化,分化加速,强者愈强。
二手房方面,2025年1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12480套,同比上涨0.3%,网签量是近四年来1月份成交量的最高点。
图源:克而瑞北京
从数据上说,其实从2024年下半年起,尤其是930之后,北京二手房成交回暖的势头就已经出现了,里面学区房占到了很重要的角色。
不过,北京学区房也并非普涨,走势同样呈现“结构性”。
一些二流学区的学区房事实上还在跌。比如东城的绿景苑,在1月成交了一套一居室,成交价523万,相比于2021年7月同户型房源,价格跌了187万。
与此同时,西城的德胜、月坛;东城的和平里、安交;海淀的上地等顶流学区却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有直升牛中的学校,变得很抢手。
供应角度看,2025年可能是近几年北京最强的“卖地年”。
去年北京全年供地41宗,相比2023年下降了32%。2025年从已公布的供地计划来看,数量直接翻倍,有81宗。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北京新房市场会非常卷。
同时前几年的产品力突出的次新房也开始集中入市,二手房市场预计也会很卷。对北京的买房人来说是好事,选择会比以往更多。
如果在今年新买房,铁柱觉得有几个点值得注意:
第一,朝阳区东三环黄金地段有三块地预计今年开卖,包括永安里地块、呼家楼地块和太阳宫地块。
第二,通州今年要大规模卖地了,拟供地15宗。
第三,海淀不用执着五环外了,四季青和半壁店开始规模供地,西四环有5宗地今年将亮相。
下面分区来讲讲。
一、东西城
2020年-2023年东西城均价总体是上涨了,只是仅有3%,原因在上文也提到过,非核心学区房大跌,片区房价靠德胜、月坛等撑着。
东城区今年有4块新地入市。
首先是永定府项目旁边的“西革新里危改项目地块”两三年前开始吹风,今年入市的概率很大,规格是8层和10层的小高层。
此外还有前门东区、宝华里、祈西。加上去年6月东城出让的金鱼池地块,2025年东城可能会有5个项目入市。
二、海淀
海淀去年有点萎,能打的项目只有香山樾、中海华富里富园、栖海澐颂等少数几个。
过去海淀被不少人看成闭眼买,主要是GDP破万亿,产业实力和经济在北京数一数二,而且出了名的“惜地”,没那么依赖土地财政,说白了有钱任性。
但现在,这个逻辑肯定是不行了。
海淀从产业上看依旧很强,但从去年开始,海淀供地加速,今年一下又干出8宗。供应巨大意味着分化巨大,地块条件,配套、楼盘品质等差距明显,意味着海淀也正式进入了“精挑细选”时代。
除了考虑实际需求外,2025年的海淀,首看四环四季青和半壁店的动向,其次是永丰南、功德寺、朱房村这类产业核心地段的新盘。
三、朝阳
朝阳今年是真正把压箱底的好地掏出来了,计划卖地18宗,关键四环都不够看了,直接干到了三环,包括永安里地块、呼家楼地块和太阳宫地块都有的选。
朝阳是标准的环线逻辑,三元桥CBD太阳宫首选,只是以前项目相对较少,而且价格比较豪。
望京前几年比较火,涨势迅猛,被当成朝阳风向标。但是实际了解望京的应该也懂,吃亏在配套和没有真正的大厂,板块横盘久,近年也是领跌朝阳。
去年朝阳最卖得最好的项目是北京宸园,四季度开盘成交51.8亿,下来是保利天汇、保利朝阳和煦、缦合北京、中建濮院等,大部分产品力都可圈可点,有尾盘可以关注。
铁柱觉得,如果条件合适的话,还可以关注松榆里地块、化石营旧城区改造两个地块的情况。前者是四环内地铁盘,不远就是合生汇,后者也是环内比较硬的板块,不远就是朝外SOHO,万通中心。
篇幅有限,有机会可以展开聊聊。
四、昌平
昌平今年拿出了8块地,最值得关注的肯定是朱辛庄0029,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昌平买房产业导向更明显,毕竟懂的都懂,主要吃海淀,吃中关村的外溢。在这个基础上,朱辛庄不仅能吃到外溢,还有自己的产业逻辑,更是难得。
昌平南如果迎来价值兑现,首站大概率就是朱辛庄,甚至同量级比较,优先级隐隐超过二拨子。
去年昌平买得最好的盘是建发观堂府,其次是中海寰宇未来、北京国贤府、梧桐星宸、珠江天樾书院。寰宇未来位于朱辛庄,北京国贤府产品力有优势,在北七家卖得比沙河高教园还贵。
五、大兴
2025年大兴有18宗地块出让,不愧为北京土地财政的“奶牛”,重头戏还是西红门,有大概18万㎡的供应量。尤其是西红门东,要买三块地。
整个大兴最值得关注的地块都集中在西红门,可以说没有对手,价值上,西红门东大于西红门西。
去年大兴销售前10楼盘大部分集中在西红门,比如中建玖月府、西红门橡树湾、颐和公馆等。这里可以说也是大兴最卷的地方,不过因为这几年大规模供地,西红门房价其实是承压的。
最早西红门华润一家独大,这些年,中建系崛起,以中建壹品为首一直重仓西红门,或许今年土拍市场还能看到其身影。
在西红门选房,记住两点基本不会踩坑:靠近城央,靠近地铁。
六、顺义
顺义是一个老北京人无感,但新北京人非常喜欢的地区,简单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看:一是围绕中央别墅区概念的天竺、后沙峪、新国展,属于有钱人的玩具。二是顺义城区以及仁和、马坡,第三就是顺义其它了。
今年顺义拿出了7块地,有钱人可以关注温榆河生态走廊地块,温榆河畔,容积率只有1.01,目前北京最低。还有一个是马头庄综合改造地块,紧挨罗马湖,容积率只有1.1。开发商卷产品力的空间很大。
另外,在顺义买房要注意几点:
1、投资尽量绕开顺义,有自主要求,或者追求好环境,好品质可以选。
2、1000万以下的别墅产品看个乐。
3、买新不买旧。
七、房山
房山今年只有三块地供应,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地块、高教园区北部生活区2号地、北广阳城棚改项目二片区。级别上都是围绕良乡大学城,高教园展开。
说白了,大伙都了解,房山的价值就在这里。
在房山买房逻辑毕竟简单,近大学城、近地铁,两条叠加基本上没大错,去年房山销售前十的项目,比如京华国贤府、京熙润府、中建国贤府等,也都是这个逻辑。
八、通州
通州今年属于开始卖地回血了,一下子拿出了15块地。
目前通州基建进入尾声,静等产业迁入,按照规划,未来北京很多国企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央企总部要进入通州,但究竟产业能不能起来,目前不好说。
通州的价值集中在“城市副中心”概念里,虽然出让了15块地,可能最后有竞争力,或者说,真正能拍出的估计不多。值得关注的集中在运河核心区。
除上述八区外,其他区暂未公布供地计划,丰台区据小道消息,今年应该有丰台东河沿、花乡城中村改造、岳各庄棚改等几块地出让。
总之,今年北京各区基本上都拿出了压箱底的好货,当然地块最终能拿出什么样的项目,可能还要看开发商的发挥。
接下来,我们也打算针对2025年入市新盘单开一个“北京新盘”板块,聊聊项目的产品力,以及开发商背后的江湖趣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
最后,铁柱尝试让DeepSeek给北京楼市的变化写个诙谐的总结,画风是这样的——
2025年的北京楼市怕是要上演《甄嬛传》之地产风云——东西城学区房演着宫斗剧,海淀码农区卷成海淀麻花,朝阳三环地块个个端着贵妃架子,通州副中心还在等皇上临幸。
这边住建委刚给学区房打上"房住不炒"的钢印,那边海淀北的新盘已经给程序员配好了24小时debug室;通州运河商务区的塔吊比芦苇荡还密,可运河里划船的依然是老大爷的二手皮划艇;西红门开发商卷完精装卷管家,最后连门口煎饼摊都升级成米其林三星早点车——
当然,煎饼加蛋还是得加价20%。
各位看官且把瓜子花生备好,这场地产大戏,保准比春晚小品还下饭。
春晚小品下不下饭另说,掐指一算,文笔比铁柱好多了。
咱也得变啊。
(转自:风声声)
(转自:风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