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沾DeepSeek就涨,电信巨头盘中也涨停,科技领涨之下的“春季躁动”来了?

IP属地 北京 编辑:朱天宇 大力财经 时间:2025-02-11 01:00:54

2月10日讯(记者 闫军)DeepSeek概念依然活跃,产业链消息迅速传导至投资。

2月10日,市场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巨无霸中国电信的盘中涨停,上午中国电信强势涨停,股价报7.84元,总市值达7174.16亿元。

尽管随后中国电信开板,但截至收盘,仍有6.59%的上涨,全天成交金额为34.05亿元,换手率为2.21%,近5个交易日累计涨9.99%,近30个交易日累计涨7.19%。

电信之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盘中表现同样不俗,截至收盘,中国联通上涨4.4%、中国移动涨幅为1.72%。此外,港股方面,三大运营商同步走高。

三大运营商的上涨原因主要来自消息面的刺激,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2025年春节通信业务相关情况提及,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已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并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实现应用,并针对热门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助力国产大模型性能释放。

DeepSeek引领科技大涨,“春季躁动”热度提高

沪指三连涨,资管行业“春季躁动”的讨论增多,从市场成交额、杠杆资金活跃、赚钱效应均以及外资态度有不错支撑。

一是成交额。春季以来,市场成交额保持在万亿以上。2月5日,两市成交额为1.29万亿,较节前交易日放量1717亿元;6日,成交额数据上升至1.54万亿,7日市场大涨,成交额近2万亿,到10日,虽有回落,但是全天市场成交额仍高达1.76万亿元。

二是杠杆资金活跃。中证金融公布最新两融数据显示,2月7日,市场融资买入额为2064.83亿元,这是继2月6日融资买入额1599.11亿元之后,连续两日创年内新高。杠杆资金重新活跃体现了市场做多情绪的高涨。9.24行情以来,融资买入峰值是10月8日的4063.8亿,而上一次融资买入额超过2000亿元还要追溯到去年12月10日,当天融资买入额为2301.28亿元。

三是市场赚钱效应不俗。截至2月10日收盘,年内已有30只ETF涨幅超过15%,其中,科技股尤为亮眼,天弘云计算沪港深ETF、南方计算机ETF年内涨幅超过20%。

春节首周开门红,路博迈基金指出,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势,市场活跃度较高,日均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一方面,DeepSeek引发的AI+热点题材发酵,带动相关科技板块大幅上涨,成为A股上行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商务部表示一季度消费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叠加央行等六部门发声鼓励发展多样化供应链金融模式,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市场政策预期再度增强。

华宝港股互联网ETF基金经理丰晨成表示, DeepSeek颠覆性改变大模型开发过程的传统认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有望在较低的算力芯片要求下实现有竞争力的效果,使得市场对于中国互联网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下一步的发挥充满乐观预期,在较低的AI使用成本预期下,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人工智能影响力有望不断增强。

“Deepseek使得全球投资者尤其是美国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创新潜能。”丰晨成认为,目前尽管依然面临来自美国对电子商务产品的关税以及美国限制中国获得最先进芯片的措施,但Deepseek的崛起表明竞争的重点并不总是在最高水平的技术上,人工智能在中国的普及可能会是一个让所有人都超预期的事件,而长期看云厂商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APP应用的使用及企业客户的支出。

四是外资态度纷纷转向。近期,包括德银、高盛、瑞银等外资机构“唱多”A股市场。德银研报认为,投资者为主导地位买单,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

此外,外资的动向也敏锐把握到A股市场的机会。来自EPFR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的一周时间内,全球范围内,中国股票基金(主要投资范围为中国公司的股票基金)获资金净流入超过10亿美元。这是自2024年10月第二周以来,中国股票基金第三次获周度净流入。

基金公司布局“新质生产力”产品线

A股在1月经历了倒春寒,DeepSeek的带动之下,科技股向来是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板块,从产品业绩来看,有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年内基金最高回报率已经达到46%。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年内回报率为46.6%,张璐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紧随其后,年内回报率达到45.6%。另有中航、前海开源、平安、富国等旗下科技、新能源主题等30只基金年内回报率超过20%。

二是主动基金跑赢被动。截至2月7日,主动产品包揽了年内回报率的前27名,ETF涨幅最好的是博士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年内回报率为20.55%。

短期涨跌幅并不能用来评价主动、被动产品的优劣。但是从一些基金公司的布局上来看,即便不具备大头部“卷”ETF资源的基金公司,在主动产品打法上亦有创新与突破。

2月10日,永赢基金一篇新质生产力系列产品的推文引起业内关注。其对旗下主动产品“智选”系列进行了清晰定位。比如,关注机器人的永赢现金制造智选、关注AI应用的永赢数字经济智选、关注低空经济的永赢低碳环保智选、关注光刻机的永赢半导体产业智选、关注卫星互联网的永赢高端装备智选。

在业内看来,这种定位与分类,事实上是让主动管理基金产品具备了工具化属性。

永赢基金方面向记者表示,智选产品的打造,一方面是紧跟国家战略导向、积极支持实体企业的原则,通过深度研究与分析,寻找相对最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潜力巨大且颇具稀缺性的“独角兽”行业,助力相关产业实体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提供投资者把握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的“好用/专业工具”。在持续的结构性行情中,帮助投资者发现更前沿更具价值的投资机会。

工具化属性还体现在基金经理对客户的陪伴上,在蚂蚁、天天基金等平台可以看到,基金经理们通过自有账号及直播平台,高频次分享投资观点;在定期发布的季报中,也会详细提示风险,尽可能让投资者清晰了解投资情况。

例如,永赢低碳环保智选基金经理胡泽,在2024年三季报中曾向投资者坦言,“当下低空经济还处于0-1的萌芽阶段,相关商业模式和基础设施都在建设和完善中,在起步阶段相关公司暂时没有较多业绩兑现,我们要对此阶段相关股票的波动有一定的容忍性,当行业逐步有订单和收入兑现之后,波动率或将明显降低”。

(记者 闫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