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洋河的市场动作愈发迅猛,“敢”和“干”的劲头更足。2月4日(大年初七)年度工作大会之后,第二天渠道就传来了消息。
1)关于加强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配额管控政策的通知——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的配额管控政策,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市场暂停接收销售订单。2)关于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的通知——2025年洋河股份将推出第七代海之蓝,率先在江苏省内上市,经研究决定,即日起江苏省内暂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蓝销售订单。
在业内看来,产品的更新换代往往伴随着包装的革新。而第六代海之蓝的停货,更是为新品让路,形成产品的有序更迭,避免新旧产品在市场上的内耗,确保新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份额。新一代海之蓝推出,市场上的老品也将逐渐变得稀缺,这反而激发了收藏属性,厂家也能更好把握营销节奏,实现老款、新款的合理衔接,价格自然而然地趋于稳定。年前(1月17日)洋河还有关于停止向线上平台供货海之蓝和天之蓝产品的通知——经公司研究决定,即日起洋河品牌海之蓝、天之蓝产品停止向各线上平台供货。事实上,所有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控货挺价,改款升级,提升经销商利润,改善渠道关系。我们认为,洋河在2025年开年后渠道政策、动作频出,其韵味十足,也有更多看点和期待。
“基础盘”、“硬通货”海之蓝要更坚硬
本次控货通知最大看点,当属省内暂停第六代海之蓝订单,为第七代提前铺路。自2003年横空出世以来,海之蓝就以独特的蓝色、独特的绵柔口感,成为畅销20余年的白酒经典。如今,海之蓝年销量早已超1亿瓶,年饮用客户超3亿,是唯一凭借大众品牌定位却跻身百亿阵营的超级大单品,成为洋河坚实且强大的基本盘。而在名酒观察看来,海之蓝是全国100-200元价格带的“硬通货”,年劲销在130亿+体量,这也是洋河一直傲立白酒群雄的核心基石力量。这一切说到底,首要在海之蓝的品质。海之蓝自诞生至今,在口感、体验、包装、防伪技术等层面做了多次焕新升级,其品质也在升级过程中,得以雕琢打磨。现在的海之蓝,只用三年以上的基酒,更在原材料、窖池、大曲等方面精益求精,结合绵柔核心酿造工艺,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使酒体更加协调,入口更绵柔。而这次,洋河明显升级了省内竞争维度,海之蓝停货升级首先要在省内开始,这也正对准了省内100-300价格带,而这一价格带,正是洋河在省内强势垄断的价格带。
在名酒观察看来,白酒不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越往下价格带实际上越难垄断。而洋河此次加码海之蓝改款升级,其目的就是顺应当下消费形势,加大省内100-300元价格带竞争维度,让海之蓝更加有价格带话语权、凸显出更多结构性机会。而在今年蛇年春晚首个语言类小品《花架子》中,洋河海之蓝出现在街市场景中。而上次海之蓝出现在春晚还要追溯到2009年首次亮相春晚,2010年春晚小品《家有毕业生》中的经典桥段。
在春晚这分秒必争的宝贵时刻里,海之蓝的亮相足以说明洋河在产品迭代和市场布局上的深思熟虑。而在上述年度工作大会,洋河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钟雨指出2025年企业生产经营总体要求,强调要重点围绕“品牌提势、市场提能、产品提质、管理提档、文化提升、组织提优”六个方面拼尽全力,打赢公司转型攻坚之战。
配额制强化梦之蓝M6+市场掌控力
在梦之蓝M6+上,洋河实施严格配额管控,这是精准调控市场供需关系的关键一招。通过对订单接收的严格把控,洋河能够有效防止市场上产品的过度供应,维护价格体系的稳定。这对于提升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和积极性意义重大,避免了因市场无序竞争导致的价格混乱,确保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形象与价值不受损害。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也认为,梦之蓝M6+是洋河的核心高端大单品,洋河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够成为百亿大单品。核心大单品的价值需要价格坚挺甚至稳中有升来体现,而价格的高低往往由供需关系决定。在名酒观察看来,配额制本质上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管理和分配制度,是对供需不等或者各方不同利益的平衡,由此来看,配额制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来支撑。而这个基础就是产品需求的规模性,和产品的供应很难达到普惠的一致性,这时,需要通过管理手段实现产品供需之间的平衡,而且供应方对社会的需求量和供应量非常清晰。从这方面来看,配额制的导入更适合于较为成熟、市场基础稳定的高端白酒,而随着梦之蓝M6+此次强化配额制,也验证了不仅验证了其已构建起坚实的市场消费基础,同时也从侧面彰显了洋河聚焦核心战略、深化梦之蓝梦6+市场布局的决心与成效。在行业去库存的大背景下,酒业多数核心大单品价格倒挂影响其价值,所以需要控货来提振渠道信心,从而使得价格坚挺直至稳中有升,所以洋河加强对梦之蓝M6+实施严格配额管控政策。名酒观察认为,洋河针对梦之蓝M6+推行配额制管理,调整渠道与产品策略的调整,是应对去库存周期的关键动作。在去库存化背景下,也将为渠道留足发展空间,相信未来梦之蓝M6+市场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