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京东外卖,品质为王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雨柔 零售商业财经 时间:2025-02-11 00:05:10

无论是抢攻本地生活服务,加码品质外卖,还是打造“又便宜又好”的京东式低价,平台间的摩拳擦掌、新旧较量都是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公平方向演进的力量。

作者:喻博雅

出品: ID:Retail-Finance

与刘强东新春高调回乡的热闹场景相比,京东近来的零售业务动作颇显低调:无论是悄然上线的京东外卖(主要依托于“京东秒送”这一频道,且该频道被设置在APP首页首屏位置),还是正式推出的竞价购物玩法“京东指数”,以消费者与商家双方共同竞价形成的商品价格动态交易模式……

当然,上述举措不过是京东多元化发展战略中的一环,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凭借京东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提升“货”与“场”的竞争力,在货架电商价格力与近场电商(本地生活)履约力、服务力的激烈竞争中不落下风。

除一系列新的业务动作外,有关“辛利军离职京东集团”的传闻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京东高层管理架构调整的关注。

据悉,辛利军在京东集团工作超过12年,历任京东商城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京东健康CEO、京东零售集团CEO等重要职务,而早在2022年,时任京东零售CEO的辛利军就表示过考虑进军外卖业的意向。

我们看到,伴随着业务调优与高管流动,京东凭借“基建先行”的策略,在创新与盈利之间闷声干大事的风格依旧不变。

01 基于品质供给的“秒送”到家

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不同,京东外卖业务当前并未上架独立APP,而是以业务内嵌至京东APP的形式展开。

打开京东APP主界面不难发现,“秒送”频道被设置在首页首屏位置。毋庸置疑,京东给予到家场景较高的流量倾斜与业务权重。

现阶段,京东秒送涵盖超市便利、咖啡奶茶、团购、买药秒送、生鲜菜场、急用数码、水果果切、浪漫鲜花、每日赚钱、零食速食、酒水秒送、生活用品、宠物用品、服饰鞋帽、饮料乳品、饮用水、美妆个护、母婴用品、跑腿共计20个细分类目。

图:截至京东APP

笔者注意到,秒送目前以七鲜超市、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物美超市、便利蜂、瑞幸咖啡、沪上阿姨、周黑鸭、尊宝比萨、张亮麻辣烫、大米先生等品牌连锁商家为主,中小商家并不多。

图:截至京东APP

事实上,京东早在2015年便开始试水本地生活服务,彼时平台推出“京东到家”,将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等作为核心服务内容。

在2022年“618”前夕,时任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辛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京东正在研究进军外卖领域的可能性,“公司已经考虑和研究推出按需外卖服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这将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人才团队。”

直至2024年3月,京东上线全新“秒送”频道,打出“最快9分钟送到手”标语,从“小时时代”升级到“秒时代”,由此填上了京东即时零售的一块重要拼图。

从履约方式来看,京东秒送目前分为“达达秒送”和“商家自送”两种,而京东与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的关系转变,正是其外卖业务布局的重要一环。

图:截至京东APP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8月,达达集团全面接入京东小时购系统,实现全国4000个仓储网点与550万零售终端的数据贯通。

近日,达达集团宣布已收到京东集团于2025年1月25日的初步非约束性提议函,拟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收购达达集团所有已发行普通股,建议价格较提议函日期前最近一个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42%。

若该提案生效,达达将被京东私有化直至退市,由此彻底“回归”京东。

图:达达集团上市

在即时零售方面,京东到家方面曾明确2024年的三个突破方向为全品类、小时达、平台化。

伴随着达达全面融入京东生态,将其旗下的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也整合为统一的“京东秒送”品牌,意味着“秒送”不仅能复用达达的资源,更是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一把利刃。

业务前景美好,但京东外卖所面临的市场格局是:美团、饿了么已占据超90%市场份额,用户习惯固化。

因此,京东需投入巨额补贴(如新人红包、免配送费)才有可能争夺用户,这也是有关京东外卖以“只抽 5% 的佣金”为旗号上线,美团降低高佣金应对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并引发公众对外卖平台佣金问题关注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要避开与美团、饿了么在低价市场的正面竞争,京东或许可以基于品牌调性,聚焦中高端市场主打品质外卖(如高端餐饮、有机食品、预制菜等),吸引高消费用户。或与京东PLUS会员体系打通,提供专属折扣或配送服务,增强用户粘性,这也是不错的战略选择。

只有在品质、时效、场景创新上形成差异化,京东才有可能在外卖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需警惕资源分散导致的战略失焦。

02 “价格力”正成为主旋律

货架电商/远场电商的增长见顶,促使即时零售成为消费领域的新赛道,吸引电商企业和零售企业不断加码投入。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卖不仅是高频流量入口,更是撬动全品类即时零售的杠杆。高频外卖服务有助于提升APP日活,将流量延伸至生鲜、日用百货、3C等京东优势品类,反哺主站GMV增长。

从业务属性来看,即时零售只是京东电商业务之外一个新的增长点,如何稳固基本盘才是重中之重。而京东推出的“京东指数”竞价购物玩法,恰恰是一种创新的电商销售模式,能够通过用户参与价格博弈来提升互动性和平台活跃度。

援引“市象”相关报道,据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这一新玩法在去年底已进行过小范围试运营,近期迎来正式上线。

图:截至京东APP

目前,“京东指数”页面入口并非直接可见,用户需在京东APP中输入“京东指数”或“指数”进行搜索,才能找到入口。

该板块的商品涵盖美妆护肤、美酒、黄金珠宝、小家电、手机、粮油调味、钟表眼镜、电脑数码、运动鞋服品类。

图:截至京东APP

从商品呈现方式来看,京东实际上是从部分商家中挑选出那些具备价格竞争力的商品,而非直接展示所有商品的销售主体。

相较于淘宝“拍卖”侧重二手/闲置,拼多多“多人团”强调社交裂变,“京东指数”可能主打破价预期与数据驱动,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

该板块若设计合理,或推动电商从“静态货架”向“动态市场”转型,重构人货场关系。虽然“京东指数”是京东低价战略的又一布局,但其成功取决于能否平衡用户利益与商业目标。京东不仅需要完善规则透明度和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加强用户教育,避免因体验落差导致口碑下滑。

线下方面,京东七鲜将“低价”作为长期策略,并进一步强化“击穿价”这一品牌IP。不难发现,当“价格力”成为京东的主旋律,我们看到,京东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实现可持续的低成本运营。

短期内低价有助于京东扩大市场份额;长期则需警惕对品牌价值和盈利能力的侵蚀,避免陷入“以价换量”的陷阱。

新春伊始,终局未到。无论是抢攻本地生活服务,加码品质外卖,还是打造“又便宜又好”的京东式低价,平台间的摩拳擦掌、新旧较量都是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公平方向演进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