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2月10日讯(记者 张静伦)面对茶饮赛道的内卷,喜茶再次站出来说“不”。
2月10日,喜茶向内部全员发布了主题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邮件。 邮件中指出,在产品品牌高度同质化、门店数量供大于求、经营效益普遍下滑的背景下,行业继续加密扩大规模,可能更多的是对增长、对资本的执念,这既不是用户的需求,也不是合伙人的需求,甚至是一种对合伙人的伤害。面对这一局势,喜茶决定“拒绝无意义的门店规模内卷,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
在内部邮件中,喜茶还表示,新茶饮行业的“数字游戏”已经走到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正严重消耗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新茶饮行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终究要与用户实现品牌连接与共鸣,而不只是短期的热度与喧闹。接下来将以门店体验与品牌内容为核心,携手并支持现有喜茶事业合伙人更好地服务用户。
蓝鲸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喜茶事业合伙助手”微信小程序中选择“我要成为合伙人”后,会弹出“我们已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期间,新茶饮销售数据十分亮眼。其中喜茶多店春节销量涨幅超300%,一些县镇城市、景区门店成为喜茶春节档的销量黑马。此外,奈雪、霸王茶姬、茶百道门店销量也有着大幅增长。春节消费热潮更是印证了新茶饮在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喜茶为何要在此时宣布暂停加盟?
事实上,早在2024年9月,喜茶已经打响“反内卷”第一枪。喜茶在内部信中提到,接下来将不做同质化产品、不做单纯的低价内卷,将推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活动,同时还不会追求短期的开店速度与数量,更注重开店的质量与门店运营品质。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茶饮门店规模内卷对行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利处在于,门店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然而,弊端更为显著,如导致行业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利润下滑,以及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几年,新茶饮赛道可谓被“卷”字所裹挟。
先是经历了疯狂的跑马圈地阶段。规模方面,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已突破4.5万家店,为茶饮行业门店数最多的品牌。即将上市的古茗,同样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消费红利,截至去年9月末门店数量达9778家。紧随其后的是茶百道和沪上阿姨,截至2024年6月,数量达8385家和8437家。
但自2024年以来,茶饮行业多个品牌就已经放缓了开店速度,行业的开店策略整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开店策略调整的背后,行业洗牌加速到来。据窄门眼餐截至2024年12月15日的数据显示,新茶饮门店总数在近一年内减少近1.78万家,同期,新茶饮新开门店近12.8万家。这意味着,新茶饮近一年内闭店超过14万家。
在存量市场中,各大品牌企业也有苦衷。由于茶饮行业的壁垒较低,各头部新茶饮品牌,商业模式、产品口味、客单价都进一步趋同。比如行业中盛行果蔬茶,源自喜茶的一次上新。在喜茶“夺冠纤体瓶”爆火后,奈雪、茶百道等多个品牌也入局其中,进一步加剧竞争。
因此,在这场淘汰赛中,各品牌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打价格战、扩展下沉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地联名营销,力争能够存活到最后。
2024年,9.9元促销活动裹挟整个茶饮行业。在业内看来,尽管价格战能在短期内吸引客流、增加销售额,但长期也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例如无休止的价格比拼,导致餐企利润空间被压缩,门店难以为继。
从“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财报中可窥见这一现状。2024年上半年,奈雪直营门店每笔订单的均价从上年同期的32.4元减少至27.5元。在门店盈利方面,奈雪的茶直营门店的门店经营利润率为7.8%,较2023年同期下跌12.3个百分点。
营销也是诸多新茶饮品牌的新方向。有数据显示,沪上阿姨、古茗等6家新茶饮品牌,2024年共进行IP联名活动175场,涵盖影视、食品、游戏、动漫等多个领域。但高频联名对应的是高额的销售费用。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广告及推广开支为1.13亿元,同比增长了52.1%。茶百道也有类似情况,2024年上半年,茶百道分销及销售费用达1.0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40.2%。
整个行业经历了卷价格、卷万店、卷下沉市场、卷健康概念、卷IP联名、卷出海的激烈厮杀后,新茶饮如何继续保持声量,将是“喜茶们”下一阶段的重要议题。
在高度内卷的市场中前行,没有哪个品牌能够“高枕无忧”,激烈的竞争与淘汰,永远都存在。如今,喜茶“佛系”的反内卷措施是否会导致其在竞争中掉队?
詹军豪认为,从品牌定位视角来看,喜茶的反内卷策略强调差异化,这有助于其在竞争中保持独特性。其高端定位虽价格不优惠,但若能持续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将不会面临被消费者抛弃的风险,反而能稳固品牌地位,抵御竞争对手的市场挤压。
存量市场的“内卷”,既是全方位的竞争,更是拼刺刀式的直面对战。价格战、规模战之外,如何续命下半场,亦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