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exels
2月10日,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公布,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为9905.86亿日元,同比增加1.8%;核心营业利润为363.59亿日元,同比减少8.7%;营业利润为75.75亿日元,同比减少73.1%。资生堂表示,扣除外汇和业务转移及收购影响,资生堂2024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5%。
“旅游零售(Travel Retail)方面的下滑比想象的要严重”,去年11月业绩预报记者会上,资生堂的首席财务官广藤绫子如此解释。
资生堂提到的旅游零售是指在机场或城市内免税商店销售的化妆品。其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1-9月,其旅游零售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1%,降至857.92亿日元。同期,资生堂在中国海南岛的相关业务营收减少了30%以上。
旅游零售的销售管理费较低,利润率高。在顶峰时的2022财年,资生堂该业务利润率高达23%,成为拉动全公司业绩的盈利的主力。尤其是在海南岛,相关市场扩大,成为国际化妆品企业布局旅游零售的重要阵地。
不过,原本应是个人游客购买的免税商品被代购大量购买后在中国大陆的城市等处廉价出售,导致各化妆品企业的品牌受损。为此,2023年,中国加强对倒卖的监管,免税店的出货量锐减。
受此影响,资生堂2023财年(截至2023年12月)的旅游零售的营业收入减少约300亿日元,核心营业利润也减少约200亿日元。
面对业绩的增长压力,资生堂计划在2024年11月底宣布新的结构改革,称从2024年至2025年,资生堂将在日本和中国通过裁员和关闭亏损店铺等,致力于削减400亿日元规模的全球成本。与此同时,资生堂在去年12月推出的中期战略“2025-2026行动计划”中,多次提及要“重振中国市场”。
事实上,资生堂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不断调整品牌线下渠道的布局。
2023年以来,资生堂旗下品牌IPSA频繁撤柜,其中包括2023年12月末才开业的位于上海陆家嘴中心的中国首家定制概念店。
在关闭旗下品牌低效门店的同时,资生堂开始加码新品牌。2024年年初,资生堂旗下“贵妇”护肤品牌御银座The Ginza天猫旗舰店开业,进入中国市场。同年4月底,资生堂旗下醉象品牌官宣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入驻250家丝芙兰内地门店,包含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区,计划2024年下半年覆盖300家门店。
此外,资生堂期望通过涨价能覆盖掉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今年1月,资生堂宣布将在4月17日对旗下多款产品进行涨价,涨幅在2%—10%不等。
一年一涨几乎成为资生堂的惯例。2024年2月,资生堂就宣布过一轮涨价。但资生堂在中国的业务仍未摆脱困境,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出根本性的应对措施,将成为资生堂今后增长的关键。
(幸雯雯综合自财联社、南方都市报、日经中文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