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蛇年春节,游客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轻松登顶“五岳之首”泰山的视频,火爆全网。这款“黑科技”由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推出,“深圳智造”破圈出彩。为了探访“黑科技”背后的创新故事,·读创客户端《掌门访谈》栏目记者专程前往位于深圳南山的肯綮科技公司总部,对肯綮科技CEO余运波进行独家专访。
(图:·读创客户端记者周良成一边体验登山机器人,一边采访肯綮科技CEO余运波)
记者来到肯綮科总部,首先穿戴上一套VICX外骨骼机器人,机器人体型小巧,外形酷似“Π”,记者感觉走路、上楼梯都变得很轻松。余运波告诉记者,这套设备自重仅1.8公斤,专为帮助游客登山而设计,能有效减轻双腿负担。“春节期间,我们这个机器人等泰山的视频全网点击量已超1亿,目前这套设备已经卖断货,不过量产对于深圳企业而言不是问题,我们目前正在紧张地备货。”
从0到1的创新是最难的,余运波形容自己的登山机器人的研发犹如一次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余运波告诉记者,他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最开始是做银行的U盾等芯片,从2015年开始创办肯綮科技。他坦言,肯綮科技是我的第二次创业,创业之初他认为他选择的这个赛道可以改变世界。“我们选择的赛道,可以让机器人助力人类更强大。可以让老年人去登山,可以让宅在家里的年轻人去户外。”
据介绍,助力机器人分为三大类,包括医疗康复类、工业类和消费级产品。其中难度系数最大的就是消费级产品,因为是要穿戴在每个人的身上,既要好看,又要舒适,还要很轻便,而且价格还要很便宜。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销量,资本市场不认可。而且,作为消费级产品,也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十年,我们至少做了100代产品,有90%的产品没有走出我们的实验室,因为我们自己员工穿戴后就不认可。最终有大概10款产品走出了公司,但是有80%的产品得不到用户的认可,不是觉得重了,就是觉得贵了,或者说是佩戴起来腰部不舒适等等。”
在他人生中二次创业的这十年中,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不少合作伙伴选择了离开。余运波坦言:“这十年来,真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我无数次想到要放弃,无数次问自己,是不是这个事已经没有机会了?是不是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是不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这款产品的转机出现在2021年的春节,当时也是在泰山,投放了少量的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一位年轻人在夜晚登上泰山后不知道在哪里归还设备,于是打客服电话咨询。那天晚上余运波接到了这个电话:“我问他你体验怎么样?一个很年轻的声音,在泰山顶上很激动地说,我是爬上泰山的呀,感觉很好。这位用户的反馈对我激励很大。”
余运波坦言,2021年时这款登山机器人还没有火,可能是仍旧存在很多缺陷。这四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又不断的改进,很艰难地对这些缺陷进行了改进,比如重量从3.6公斤下降到了1.8公斤,此外腰部的外观还可以更换皮肤,价格也下降到了国外类似产品的十分之一。“今年春节我们的设备在泰山的视频火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但偶然中也有必然。”
谈及未来,余运波表示,深圳就是创新的代名词,未来他们的团队将让助力机器人变得更轻、更好用、更智能、更便宜,“今后可能穿上一条裤子,这个登山机器人就已经佩戴好了,并且我们会与AI技术进一步结合。深圳智造、深圳创新、深圳效率让每一个平凡的脚步能够丈量梦想的高度。”对于机器人,余运波也提出了他的洞见:“在一般人看来,机器人让人不再被需要,而我们的机器人是让人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