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苏宁系三家公司被申请重整,昔日零售巨头亟待破中求立

IP属地 北京 编辑:唐云泽 大河财立方 时间:2025-02-10 22:00:29

一代零售巨头苏宁,在激进扩张的狂欢后开始收拾资本残局。

2月8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的苏01破2号、苏01破3号、苏01破4号三则公告称,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电器)、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控股)和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宁置业)将由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这标志着三家苏宁系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记者了解到,这三家公司在股权上与苏宁易购的关联并不高。天眼查显示,苏宁控股和苏宁电器合计持股4.15%。但三家公司同时站在破产重整的十字路口,苏宁系能否继续稳住阵脚的声音也开始发酵。

苏宁系三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

与苏宁易购关联较小

2月8日,三则关于苏宁系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告,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信息显示,苏宁电器和苏宁置业被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重整,苏宁控股则被江苏天健华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申请重整。

而早在1月26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已裁定受理苏宁系三家企业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中伦(南京)律师事务所担任三家企业管理人,将于4月2日举行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相关债权人应于3月25日前通过网络申报或现场申报方式向上述破产重组企业管理人申报债权。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申请重整的三家苏宁系企业中有两家企业持有苏宁易购的股份。其中,苏宁电器持有苏宁易购1.4%股份,苏宁控股持有2.75%股份,两者相加未超过5%,并非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2月10日,记者致电苏宁易购,了解苏宁电器、苏宁控股破产重整是否会对苏宁易购日常经营产生影响,该工作人员表示:“全国苏宁家电3C门店、百货门店、电商、政企等业务及相关物流售后服务,均为苏宁易购开设与经营,苏宁电器、苏宁控股不经营同类业务。同时,公司在资金、资产、财务、人员、技术等方面都完全保持独立性。上述股东被申请重整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

对于后续苏宁电器和苏宁控股在苏宁易购的持股比例是否会发生变化时,苏宁易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被申请重整是否会导致其持股比例发生变更,需视后续重整方案及法院最终裁定结果而定。所以,短期内不会因这两家股东的重整而直接改变苏宁易购的股权架构和控制权归属。

盈科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企业风险防范法律事务部主任席腾飞律师告诉记者,虽然上述三家公司对苏宁易购的持股占比不足5%,但也可能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苏宁易购关联风险的担忧,导致股价波动;可能引发供应链、线下门店等资源支持中断和连锁反应,影响运营效率。”席腾飞表示,上述破产重组企业实际控制人若因债务问题导致股权被冻结或处置,可能间接影响苏宁易购的治理稳定性。

从线下“零售王”到多元化扩张

现金流压力拉满

关于苏宁名字的由来,坊间一直有一种说法是“苏”取自江苏的简称,“宁”取自南京的简称。作为立足江苏南京的零售巨头,苏宁曾在家电零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却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多元化扩张让现金流压力拉满。

1990年,南京宁海路一间200平方米的空调专卖店,开启了张近东的零售帝国之路。凭借首创的“淡季订货、反季打款”模式绑定货源、取得成本优势。这让苏宁在上世纪90年代空调大战中击败八大国有商场,以服务制胜,实现立足,成为中国空调渠道之王。

2004年,苏宁电器登陆深交所,市值突破百亿元,开启极速扩张模式。2009年新开连锁店323家,平均每天开1.2家店,2012年门店总数达1705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苏宁在供应链的统治力也如日中天,通过与厂商建立深度绑定,高峰期拥有超过1万家供应商,掌握40%的家电渠道话语权。

彼时的苏宁,是当之无愧的零售之王,其线下门店坪效达1.2万元/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南京新街口旗舰店更是创下年销售40亿元的全球单店纪录。

但随着电商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苏宁的传统零售业务受到冲击,业绩下滑严重。同时,公司多元化扩张战略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加重了财务负担。

据了解,自2012年起,苏宁通过收购红孩子母婴、PPTV、天天快递、万达百货、家乐福等企业,涉足电商、物流、地产、体育等多个领域。然而,这些收购大多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反而成为财务负担。

例如,2017年,苏宁物流宣布将以42.5亿元的价格收购天天快递,但天天快递的年亏损额却在迅速攀升,从2017年至2023年,天天快递的亏损总额高达75.54亿元,而营收只有79.85亿元,成为公司物流旗下近年来主要亏损业务。尤其是2020年对恒大200亿元的战略投资,因后者债务爆雷被迫转为股权,导致苏宁流动性受限。

此外,苏宁以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约70%股份,7.21亿美元拿下英超转播权,13.5亿元注资江苏足球队,这些尝试也均未能和苏宁主营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但实打实的现金流却因旗下众多产业占用而面临流动危机。

聚焦主业,零售DNA能否重生?

在破产重整框架下,苏宁系需要完成哪些救赎?现在聚焦主业,其零售DNA能否重生?

对标电商界的同行,阿里近一年内先后卖了银泰和大润发,而京东则在把德邦、跨越速运“买”来,又让达达全面融入京东生态,将原来的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全面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阿里和京东虽然在策略上操作各异,但都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聚焦主业”。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苏宁系来说,“战略收缩”已成当务之急,理应剥离体育、置业、金融等板块,聚焦家电3C核心品类。回归零售本质才是苏宁系重整旗鼓的基础。这包括修复、重塑供应链,提升整体毛利率。

对苏宁来说是“后辈”的京东、阿里系、拼多多,无一不在差异化竞争方面下足功夫。苏宁积累多年的线下服务优势,也得派上用场,对门店进行“场景体验+即时配送”改造,是降低履约成本的关键。例如,2024年12月10日,继在北京、上海、重庆、福州、合肥、昆明等6地重磅落子后,苏宁易购Max河南首店正式官宣落户郑州花园路商圈,体量超4.3万平方米。

回到苏宁系三公司同时被申请破产重整,作为现代破产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整目标是“救活企业”。“破产重整包括存续式重整、清算式重整和出售式重整。”席腾飞认为,无论是哪种方式,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苏宁可以合法地解决债务问题,减轻财务压力。借此机会优化资产结构,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主业发展,为苏宁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站在废墟上的苏宁,或许该重拾1990年宁海路小店的精神——那时它没有PPT和生态故事,有的只是把一台空调准时送到用户家中的执着。零售业的本质从未改变,穿越周期的密码永远藏在现金流和复购率里。

责编:史健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