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分红,右手IPO,奥克斯图啥?
来源 | 雷达财经
格力的“老冤家”奥克斯,正在冲刺资本市场。
港交所官网显示,近期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下称“奥克斯电气”)递交了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目前上市进程处于“处理中”。
奥克斯并不是一个年轻的品牌,其历史可追溯至上个世纪。根据报道,1986年,25岁的汽车修理工郑坚江承包了一家固定资产不足6万元的乡办钟表零件厂,开始生产电视机天线、录音机配件等产品。这个小作坊在郑坚江的苦心经营下起死回生,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将业务扩展至家电、电力设备、医疗、新技术等多个行业。
目前,郑坚江已经手握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三星医疗、奥克斯国际。在2024年胡润百富榜上,郑坚江的财富为225亿元,排名213位。不过,富豪郑坚江去年还从奥克斯收到了大笔分红。
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九个月,奥克斯电气全资子公司宁波奥克斯向其时任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约37.9亿元。截至2025年1月8日,郑坚江通过Ze Hui、China Prosper及奥克斯控股,控制公司约96.36%投票权,这意味着分红中的绝大部分可能流进入了郑坚江家族的口袋。
业绩方面,奥克斯电气的营收稳定增长,但负债率高企,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84.6%。相比之下,同样主要生产空调的格力电器同期负债率为65.05%。
实际上,格力和奥克斯可谓是一对老冤家,双方多年来诉讼“战况”不断,涉及专利纠纷、“挖人”指控等,而在这背后是空调市场不断内卷的现实。
富豪郑坚江去年获得奥克斯大手笔分红
家喻户晓的奥克斯品牌背后,站在一位草根出身的宁波商人。
公开资料显示,1961年,郑坚江出生于浙江宁波,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的时候他就选择辍学。此后,他曾养过鸡、种过草、做过五金,还修过汽车。
1986年,宁波龙观乡一家濒临破产的龙观钟表零件厂,被时年25岁的郑坚江毛遂自荐接手,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彼时,该小作坊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起步,先后生产过录音机、电视机拉杆天线、电表罩壳等产品。1989年,郑坚江进入仪表业,后创立三星品牌。三年后,郑坚江把电表厂做成了国内第一。
1994年,郑坚江又将目光投注到了空调行业,他看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那时候空调还是‘奢侈品’,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它必将成为普通人家的日用品。”
虽然相比美的、格力等对手,奥克斯在空调市场才刚刚起步,但面对蓝海市场,通过在提升自主品牌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两个方面实现突破,奥克斯在2001年跻身中国质检总局公布的首批20家空调免检产品名单中。
同时,为了占领空调市场份额,奥克斯电气曾在2001年引起行业一轮价格战。
此外,国家层面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比如2008 年推出的“家电下乡”、2009 年推出的“节能惠民”等,奥克斯敏锐的察觉到这正是空调行业深入农村市场的好时机,于是积极响应国策,成为国内最早发力“家电下乡”政策的空调企业之一。
除了生产空调,奥克斯还涉足其他产业。官网显示,2000年公司进入地产业;2006年进入医疗产业;2009年进入投资业,成立汇金小贷公司,参股 2 家银行;2011年三星电气在上海主板挂牌上市,后更名为“三星医疗”。
2015年,奥克斯启动国际化战略,在巴西、印尼设海外工厂,又在澳洲发展海外地产。
同年3月,香港夜店第一股MAGNUM ENT发布公告,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通过旗下投资公司,斥资4.03亿港元,收购MAGNUM ENT69.01%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并将MAGNUM ENT更名为奥克斯国际。
不过截至目前,奥克斯国际的总市值仅1.22亿港元。
奧克斯电气谋求上市时间也已久。2016年初,奥克斯电气子公司宁波奥克斯曾在新三板交易,一年后终止挂牌。2018年,宁波奥克斯电气就进行了上市辅导,拟申请在上交所上市,但2023年6月完成上市辅导后却并未传出新的消息。
最终,奥克斯电气选择弃A转H,上市目的地选择在了港交所。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9月,奥克斯电气先进行了大手笔分红,分派股息37.90亿元。
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郑坚江通过Ze Hui、China Prosper及奥克斯控股控制奥克斯电气约96.36%投票权。这也意味着,IPO前的次分红可能大多数流向了“郑氏”家族的账户。
奥克斯资产负债率超过80%
据招股书,奥克斯电气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集高品质家用和中央空调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提供商。目前除主品牌奥克斯外,公司还开发了‘华蒜’和‘AUFIT’等其他品牌,并计划推出高端品牌。
就财务数据而言,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个月(下称“报告期内”),奥克斯电气保持了较为强劲的收入及净利润增长势头。
具体而言,报告期内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95.29亿元、248.32亿元和242.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和27.16亿元。
出海多年后,奥克斯的海外收入规模不可小觑。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海外市场业务的收入分别为83.86亿元、104.12亿元、111.36亿元,占比分别为42.9%、41.9%、45.9%。
渠道方面,电商兴起之初,奥克斯电气是最早一批布局电商渠道的白电企业,多年前曾通过低价电商策略实现业绩高速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8年,奥克斯电气在线上空调销售排行榜上位居第一,其在电商市场销量的同比增速达54.5%,远超大盘。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线上收入占比分别为23.5%、24.2%、22.9%,低于同期线下销售收入占比。
另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3年,按销量计算,奥克斯是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是中国大众市场家用空调第一品牌,以及按2023年智能语音空调销量计排名全球第一。
然而,这些第一的背后,在国内市场,目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奥克斯的市占率都和主要对手有差距。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奥克斯线下渠道零售额市占为1.43%,排名第八;排名第一、二的美的和格力分别为32.67%、31.53%。同期,奥克斯线上渠道零售额市占为5.85%,排名第5;排名第一、二的格力和美的分别为25.08%、24.94%。
需要注意的是,奥克斯的负债率并不低。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各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3%、78.8%以及84.6%。
公司的高负债也与大手笔分红形成了鲜明对比。2023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亿元,2024年分派股息之后,截至三季度末骤降至约29亿元。
仍在与格力打专利官司
或许让奥克斯最为头疼的,是与格力持续多年的专利纠纷。
据了解,奥克斯与格力积怨已久。有媒体报道,早在2013年,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便直斥奥克斯挖走己方人才,将格力培养的人才从珠海挪到了宁波,为新东家效力。
后来,双方在专利方面展开博弈。比如2015年,格力电器将奥克斯告上法庭,诉讼理由为奥克斯涉嫌侵犯3项格力电器实用新型专利。该案以格力电器胜诉告终,奥克斯赔偿格力电器经济损失230万元。
2017年1月,格力电器再诉奥克斯侵害自己的专利权,赔偿金额4000万元。后该案历时3年之久终于尘埃落定,法院判决奥克斯赔偿4000万元,格力电器收到了相关赔偿款。
在最新招股书中,奥克斯称,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本集团作为共同被告牵涉一宗商业秘密及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具体为,于2022年12月8日,一家公司(‘原告’)对奥克斯电气关联方宁波奥胜、奥克斯电气以及五名个人(其中两人为公司现任员工,三名为前员工)提起诉讼,指控宁波奥胜、公司以及上述五名个人侵犯原告与八项专利相关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商业秘密,并将所涉及的八项专利权转移至原告名下;向被告索赔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9900万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法院已审理该案,但尚未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