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时间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很多小伙伴都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产品,拥抱新能源汽车时代,而由于很多小伙伴担心纯电续航不足、充电不方便。所以很多小伙伴自然而然选择了相对更加稳妥的车型,也就是可油可电的增程式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型,导致的结果就是,目前插混和增程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中的综合占比很高,成为一种风潮。
在很多小伙伴的思维里,既然纯电车可能遭遇续航焦虑、假期出行跑高速充电不方便等问题,那么选择可油可电的插混和增程,显然就弥补了这些短板,日常通勤或者充电方便的时候用纯电行驶,需要长途出行或者充电不方便的时候,就烧油跑。不仅享受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质感,而且相比于油车,也的确能少花不少钱。
但现实却是,很多买完插混和增程,并且开了一段时间这些车型的车主,都表示很后悔,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核心原因很简单,很多时候,人们理性的推断,都抵不过大家感性的第一选择!
很多小伙伴,包括我们的同事,在驾驶了插混和增程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吐槽两个点,那就是插混和增程的纯电续航里程还是太短了,而且充电速度确实不行!
很多插混增程车主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然而然选择尽可能纯电行驶、避免发动机/增程器启动,原因也很简单,纯电行驶不仅非常便宜,而且噪音、振动、加速能力的表现,整体要强于发动机/增程器启动状态下的水平。所以纯电行驶整体的感受要好得多,因此很多车主买完插混和增程,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都拿它们当纯电车开了。
但是很多插混和增程车型,由于布局、成本等多方面原因,纯电续航里程都没有多长,所以如果将这些车型当作纯电车开,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频繁充电,如果有家用充电桩还好,停在车位上充电,啥时候充满啥时候算。但是绝大多数车主都是没有安装家用充电桩条件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频繁到外面快充站充电,非常麻烦。
而且很多插混和增程车型,充电效率还不高,以小编手头的理想L8为例,在1、2月北方相对比较冷的情况下,快充的峰值功率连50kW都跑不到,大多数时候集中在30kW以下,充满一次电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实在太慢了,加上需要频繁充电,实在是很熬人,还不如纯电车型来的爽快,充电速度快,充一次能跑很长距离。
而且很多车主也发现了,不仅可油可电本质上就是一个伪命题,而且纯电车也没有那么不堪,现在快充站的布局已经非常密集了,很多时候跑长途,充电都不是问题,而很多网友老拿春节、十一假期这种极端工况,说电车跑不了长途。实际上,就算是春节、十一驾驶电动车出行,高速服务区充电不方便,也可以下道找就近的城市、乡镇充电,也不会很麻烦。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说,选择任何一种车型,在享受其优势的时候,也要承担其劣势,买油车,续航完全没焦虑,但是高油价、加速能力弱、噪音振动明显都是劣势;买插混和增程,可以没有续航焦虑,也可以更省钱,前提就是频繁充电,且忍受惨不忍睹的充电功率;买纯电车型,日常使用费用极低,驾驶质感也非常好,但是在大家集中出行的时候,就要做好更麻烦的准备。
所以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在选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果只能购买一辆车,那么大概率都会后悔,原因也很简单,各种形态的车型都存在缺点,而人们往往忽视自己车辆的优势,放大自己车辆的劣势,这就导致很多买完插混和增程车型的车主,也会觉得,纯电车型那点续航焦虑,也不算个事儿。